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所属活动: 泰安筹备分舵第2次线下练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学习发送完整的“我---信息” 学习目标: 学习发送完整的“我---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影响

开场: 大家好我是孙莉,是一名财务工作人员,很高兴能与各位伙伴一起做拆书分享。【拆书目标】通过本次的拆书分享,各位伙伴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发送完整的“我---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影响。 图书介绍(FAB法):【F】:今天的拆页片段选自《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作者是托马斯.戈登,被誉为沟通之父,这本书教给你作为父母的一些沟通技巧。【A】: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实践手册,非常畅销,作品被翻译成32种语言,畅销600万册,书里的方法非常实用,容易操作,目前,有50多个国家超过100万人参加过PET父母效能训练。【B】:你有没有跟孩子沟通时,苦口婆心,孩子却无动于衷;你有没有随意说了一句话,却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导致他泪流满面;你有没有给孩子制定了很多规则却形同虚设;你有没有觉得随着孩子的长大,你们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那么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可以为你提供作为一个父母需要的支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95-96页,作者:托马斯·戈登

当孩子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问题,而父母的“我---信息”未能影响孩子去改善自己的行为,这通常是因为父母们使用了一个或多个不完整的“我---信息”。一位妈妈描述了下面这样一个场景—4岁半的苏伊使劲瞪着自己6岁半的哥哥弗兰克,弗兰克很心烦意乱,直到开始又哭又喊。

妈妈:你这样一直瞪着弗兰克,我感到非常难受。你的这种行为让我不高兴。

这个“我---信息”里缺了什么?除了妈妈在表达自己感受是模糊不清(“难受”和“不高兴”),还缺乏了一些较重要的信息—她未能告诉苏伊,她的行为带给妈妈什么样的具体后果。苏伊在妈妈说完这句话后可能会对妈妈的“难受”和“不高兴”有些诧异—她的行为到底给妈妈带来了怎样具体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我---信息”需要3个部分:

(1)对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2)父母产生的感受。(3)对父母造成的具体的影响(或者是结果)。这位妈妈的“我—信息”中仅包含了两部分。不可接纳的行为和感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一定要记得,发送“我---信息”的目的是要使孩子改变他们正在做的事。通常仅仅描述不可接纳行为本身和告诉他们你的感受(你很伤心、生气、沮丧)还不足以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设身处地的从孩子角度出发思考这个问题。你在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现在,仅仅是因为你的父母说:“你现在做的让我觉得很失望”,你会很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吗?大概不会。因为你必须要听到一个好的理由才会去改变。

【why】父母们需要明确地说出孩子的行为对父母有什么实质而具体的影响。如果父母没有将这层意思传达给孩子,孩子就没有改变的理由,因此孩子就不会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这样做坏处

【how】一个有效的“我---信息”包括3个部分:

(1)对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2)父母产生的感受。(3)对父母造成的具体的影响(或者是结果)。

 反面案例

 上周末我休班时,带孩子去买衣服。我想让孩子试试衣服是否合身,但是孩子不想试穿。我说你不试衣服,我生气了,孩子始终不想试穿。结果我就买了个大号的衣服。

 书中建议,反例变正例

这里的我信息只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没有包含对我造成的具体的影响,因此孩子不愿意试穿。

我用完整的“我—信息”表达:你不试穿这件衣服(不可接纳行为),我生气了(感受),因为如果衣服不合适,下周末我又要再来一趟换衣服(造成的具体影响)。由于孩子知道我工作很忙,很少休班,希望我休班多陪他,这样考虑到我的感受,他很快就试穿衣服了。

【适用边界】“我—信息”是当对方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问题时可以使用的最好的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方的自责、挫败和怨恨的心理。这是因为对方关心你的感受。当对方根本不关心你的感受和你正在做什么时,“我—信息”往往没有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大家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以下的情况呢:领导布置了任务,你表达你的困难时,领导体会不到你的感受;你跟爱人沟通他的做法不对时,他感到无所谓;你安排孩子做事情时,孩子却不配合你?你跟朋友倾诉时,朋友却不理解你?请想一想你当时的“我---信息”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分组进行讨论,两位老师成为一个小组,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时间为3分钟,然后我会请一个老师分享他的失败案例。

好的,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哪位老师想分享一下?好的,曹老师。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上周四的时候,晚上孩子在她的房间里写作业,我在客厅加班,单位要召开会议,我在写领导的讲话稿,但是写的过程中,孩子一会就出来了好几趟,这时候我的思绪被打乱了,我就把孩子训斥一顿,“你一趟一趟出来进去的干嘛啊?真烦人,没事干了么?”孩子很委屈就跑会自己屋里抹眼泪了。我这时候没有用完整的“我—信息”与孩子沟通。

      A1+刚才各位伙伴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现在请各位伙伴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结合我们片断中的步骤,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根据拆页中的方法,大家怎样用书中的三个步骤,用完整的“我---信息”帮助我们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从而使对方更愿意配合你?请大家用2分钟思考举出一个例子,用2分钟组内分享。

好的,大家分享的差不多了,哪位老师想分享一下?好的,曹老师。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如果我用完整的“我---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事情对我的影响,应该这么说,爸爸工作也很忙,你这样一趟一趟的出来,影响我的思路,我很焦虑都没法工作了,如果讲话稿写不好,工作完不成,明天没法跟领导交代。孩子听了告诉我,她有作业不会做想问问我,但是看到我忙着,就又回去了。这样跟孩子的沟通就更顺畅一些,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沟通失败了。

小结: 好的大家都分享完了,今天咱们的拆书活动就结束了,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拆页学会准确的表达“我---信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