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什么是拆书呢?我想到一个类比:拆包装!一样的道理,去掉包装,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读书呢,也是符合二八定律的,即80%的部分是铺陈解释是那20%的精华理论和方法。我们读一本书,就是为了学习其中的20%的精华。拆书就是用一种RIA方法论把这些精华转化,内化,为我们所应用。“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运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法。 R读,读书籍原文,I就是讲解,拆解知识 A联系过去和将来,帮助自己和他人能实践应用这些知识。分为个人学习法和组织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什么是拆书帮呢?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当我们的问题涉及“模糊不明”的情况,或触及及敏感地带的时候,对方可能因为固有的习惯而沉默下来,变得抽离并停止沟通,甚至变得烦躁。以下有一种工具:无论你的客户(朋友)对这个问题如何抗拒,都能够打开沟通的川流。 工具一:语言柔顺剂 我们之前说过,当一个人感觉到你对他是真诚的关心、理解和尊重的时候,最深层的亲和就建立起来了。在沟通中,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或者直接的提问,会破坏已经建立的亲和和信任关系。 提问之前所有的话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讲问题变柔软。这种提问的方式不会激起他人的自我保护反应。实际上,让客户感觉到,你希望与对方真诚的分享一些东西,而不要让对方怀疑有暗藏的意图,或在兜揽生意。 在提任何有关个人的,或者带有侵入性问题的时候,语言柔顺剂会表达我们对对方的尊重。就像我们在请求对方的允许,看是否可以提问这个问题。如果柔顺剂使用得当得话,对方会放松下来,感到教练是真正对他们感兴趣,而不是为了挑战或是操控他们。 柔顺剂举例: 你介不介意我问一下你对……的看法? 我很想听你的看法,你对……是怎么想的呢? 我能不能问问你……? 我很好奇,你介不介意告诉我……? 你能不能告诉我……,我真的很想知道……? 如果我说错了,就请你纠正,不过……? 我在想你能否告诉我…… 你跟我说服的时候,我想到…… 你有没有注意到…… 你有没有意识到…… 这很有意思,你认为…… 你及不介意告诉我…… 我有个问题,能问问你吗?
|
当我们充满好奇或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感兴趣的时候,我们想问问究竟,但如果单刀直入的问,有时候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或者被窥探,因而会退缩或者拒绝。而使用了语言柔顺剂后,会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用意,表达自己为什么会对此问题提问,从而轻松下来卸下防备,才能彼此真心交流。
A1:看完这个工具后,我就想起来以前跟我妈打电话的时候,其实是想关心关心她,但我直接问出来的话是“妈,你在家干嘛呢?你去邻居家干什么了?”我能感觉我妈就是不想回答就直接敷衍说没事瞎聊天,然后就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了?看了这个理论后,我就发现其实我是想关心妈妈,但说出来的感觉像是在窥探或者监视,会让长辈有不舒服的感觉。
A2:那么我学习了这个理论之后,要怎么做呢?本周日打电话的时候,我会先表达“妈,我在西安挺想你的,最近天热,你在家平时做什么呢?” |
拆完书后到明天我会给一个朋友分享如何跟父亲好好沟通,让父亲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