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31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建立平和沟通 学习目标: 通过四要素来实现

开场: 大家好!我是傅珊。我的三个标签:一家高新技术研发公司的采购,第二个是宝妈,最后是新手拆书家。拆书不是把书拆散,或者说快速拿到书中的重点或得到书中的精华,因为拿到重点和精华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为我创造价值,为我解决问题,能不能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这才是拆书的含义。拆书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阅读原文片段,其次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第三部分学习者拆为己用,分为联系过往经验以及规划将来运用。 总的来说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拆书帮就是学习爱好者的社区,聚集了一群善用拆书法的拆书家们的公益组织,这些拆书家熟练运用拆书法带动更多人更好地读为己用,将书本中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暴力沟通是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的一种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沟通方式使我们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寻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昨天我对正在看电视的儿子说:宝宝去洗手,咱们吃饭了。然而孩子却无动于衷,“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不知不觉中,我做出了评论。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你这个自私的人,你一点都不体贴我,你太任性了,等等,对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极其行为,而进行评判或者指责,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听的人就会倾向于理解为批评,要么沉默对抗,或者开口反驳,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导致对话或者沟通无法顺畅进行。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这里我们要用到片段中的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描述事情的经过和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描述客观的事实而不是主观的评论。比如说:宝宝,妈妈已经喊你两次要洗手吃饭了,但是你还是盯着电视看没有动。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描述完事实以后表达出你此刻内心的感受,也就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比如:我很紧张,我很失望,我很失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区分感受和判断,比如: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这是一个判断 ,而: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则是表达感受。

    是什么原因引起我们的感受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要素,因为我们的需要和期待,导致了我们的感受,比如说:你不过来吃饭,妈妈感到很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通过了解我们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不会再习惯性指责他人,而是把关注点放在我关心的事情上。

表达完我们的观察,感受以及需要以后,接下来就是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做什么,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我们的请求越具体,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比如:你和妈妈一起去洗手,然后回来吃饭好吗?当然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需要注意语气,以免对方认为是在命令他。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表达感受,引起感受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请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在我们工作和生活沟通中避免冲突及误解,使友爱互助成为现实。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昨天晚上吃完饭后,觉得很累不想洗碗,于是和老公说:好累啊不想洗碗了。老公说:那你明天再洗吧。我马上就有点生气了对我老公说:你怎么这么懒啊,一点都不体贴我。虽然最后老公乖乖的洗了完,但是我们两个的心情都不好 。通过今天的片段我发现我并没有通过事情表达我的感受和需求,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请求,所以导致老公理解错了我的期待,造成两人的沟通不畅和感情的不和谐。


A2:

    下周我会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和老公来沟通,请求他的帮助:老公你吃完饭就直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事实),我感觉好生气啊(感受),我最近经常加班,腰很疼,刚才一直手插腰,我以为你留意到了(希望)。那你现在能不能帮我去洗碗。我需要多休息一下(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