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思考,快与慢》 所属活动: 书展后,来掌握非暴力沟通和延迟满足的核心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延迟满足感 学习目标: 延迟满足感有助于实现我们长远的目标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潇潇,我的三个标签是阅读、写作和育儿,我喜欢阅读个人成长类书籍,最近已经开通了个人公众号践行写作相关的文章,家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快满2 岁的宝宝,来到这里是希望通过知识分享,认识更多的朋友。



【分组】因为待会儿我们需要分组讨论,所以我先给大家
分组,从我左边开始,三人一组。(根据现场策略调整分
组计划)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思考:快与慢》P31:

在心理学发展史中有个著名的实验,瓦特·米舍(Walter Mischel)和他的学生将一些4 岁大的孩子置于残酷的两难处境中。这些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是要一个随时就可以拿到的小奖励(一块奥利奥饼干),还是在充满考验的环境中苦等15 分钟,然后得到更大的奖励(两块小甜饼)。每个孩子得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面前有张桌子,桌子上有两件东西:一块饼干和一个铃铛。孩子可以随时摇铃通知研究人员并能领到一片饼干。

根据描述,实验如下:“玩具、书、图画或任何其他会使孩子分心的东西都不在房间里。研究人员离开房间15 分钟后才会回来。不过,孩子要是摇了铃、吃掉饼干、站起身来或者表情痛苦,研究人员也会回来。”

研究人员通过一面单面镜观察这些孩子,他们等待期间的行为总会使观察者大笑。有些孩子成功地经受住了15 分钟的考研,其成功原因是他们能把注意力从诱人的奖励上移开。0 年或者15 年后,那些忍住了诱惑和没忍住诱惑的孩子之间会出现很大差别。忍住了诱惑的孩子 在认知任务——尤其是高效地重新分配注意力方面的控制力更强。当他们还年轻时,他们染上毒品的可能性更小。智力水平的巨大区别也随之出现:在4 岁时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得到了更高的分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 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ABCD 法延迟满足感,先处理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及时行乐。


【书籍介绍】

事件场景:

大家先来看看下面这两张图,通过我们的第一反应就知道左边这张是开心的脸,右边这一张是愤怒的脸。 

(两张人脸图)blob.png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道乘法公式“24*11=?”的时候,却很难在第一反应就能得出结果。

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能直接看到结果,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大脑仔细思考、逻辑分析后才能得出结果。这就是一个人的两种系统思维方式,这里请大家重点关注自己的第一反应。

提问: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自己的第一反应去思考问题,但我们能保证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对的么?

影响:

当然不能,我们的大脑其实很多时候都会在自己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欺骗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遇事的时候总是喜欢按照自己大脑的第一反应去处理事情,很多时候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比如我们平时第一反应就是要及时行乐,刷朋友圈的时候停不住手,看电视剧的时候总想看完直到结局,先拖延而不是处理重要的任务。


解决: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会告诉大家我们的这个第一反应会在哪些情况下会欺骗我们自己,怎么做会让我们在自己完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第一反应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用书中讲的延迟满足感让我们去避免按照第一反应做出的及时行乐短期行为。


刚刚拆页已经发给大家了,现在给大家1 分钟的时间阅读下原文。

【I】拆书家引导讲解

相信大家都已经阅读完毕了,这是从我们这本书中节选出来的一个片段。

【What-对比讲解法,什么是延迟满足感?】

百度百科里给延迟满足感的定义是这样的:“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那么我们平时追剧的时候,特别是有些美剧每星期才出一集,等待的过程多么煎熬呀,也是要消耗我们的自控力的,这是延迟满足感么?不一定吧,虽然我们在等待期中展示出了自我的控制力,但是追剧这件事情很难产生长远的价值。

那么我们平时所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一种延迟满足感么?这句话鼓励年轻人要多努力学习少浪费时间,努力学习的确需要自我控制力去约束自己,但是它没有明确这样做了之后能达到的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是什么,所以它也不是延迟满足感。

那么真正的延迟满足感是什么呢?它是一个处事理念,核心是在等待期里的自控力;它也不是单纯地学会等待、一味压制自己的欲望,而是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价值结果的能力。

【How】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延迟满足呢?

可以具体细化为以下几步,我们可以称它为ABCD 法则:

A=觉察自己目前正在进行的行为(正在拖延什么事情呢?)

B=想想现在想做的无价值事情是什么(先刷一会儿微信)

C=明确未来要做的重要事(还有一件更棘手的事情)

D=采取改变现状的策略(调整一下呼吸,让自己安静而一会,与微信隔离,开始做重要的事)


【案例】

比如,昨天下班前,还带了一些工作回去准备晚上做。回到家后,先床上躺了一会儿,然后吃个饭,洗个澡,这时候晚上的时间才刚刚开始。想到工作的事情真是令人头疼,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还没看完呢,要不先看看再说。这时候脑子里一个小人跳出来,告诉我说还记得延迟满足感ABCD 法么?

A:我正在做的事情是看电视剧;

B:现在想做的无价值的事情:再看一集电视剧;

C:未来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处理棘手的工作;

D:调整下自己的呼吸,安静一会儿,关掉电视剧,然后开始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抵制诱惑,先做重要的事情,放弃一时的快感,获得长远的利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我请大家编一个故事,剧本是这样的:

以未来有可能经常发生的一件事情为基础,想象我们大脑中出现多个角色,设计出一段内心不同角色的独白,他们在你的大脑中有什么样的对话呢?这个角色可能是想获得即时满足的声音,可能是告诉自己要延迟满足感的声音,又或者第三方提问的角色等等。要求运用我们今天的ABCD 法。

给大家5 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花3 分钟时间在组内讨论。

下面我们请1 个小组推荐一位同伴把TA 的剧本简单的说出来。


【剧本】

故事背景:马上要考研了,英语是自己的薄弱环节,每天给自己设置了背100个英文单词的目标。但是我平时很喜欢看小说,最近迷上了《红楼梦》。一天晚上吃过晚餐后,我又开始看《红楼梦》……

心中的小恶魔说:哎哟,这个小说真好看,真想马上从现在这个120回看到结束。已经是最紧张的时间了,后面会发生什么呢?我要赶快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一点都不想落下,真是激动呀……

解说:这里A是我正在看小说,B是我还想继续看小说。

心中小天使说:难道你忘了你马上要准备考试了么?你想想你六级还没过呢,考研可是比六级还难哦。单词都没背出来,还怎么考呀。你自己设定的一天背100个单词的目标呢?今天还没开始看呢,你现在后面还想再继续看到什么时候呢?今天很快就要过去了,今日的目标还能完成么?

解说:这里的C是我要背英语单词,完成今天的预定目标。

心中小裁判说:哎哎哎,你们都别吵啦,还像不像话啦。我说,小恶魔先把小说书关上,小天使呢把今天的任务——背100个单词先完成后,完成后如果有时间小恶魔还可以再看会儿小说再睡觉。各自负责完成自己的任务,今天先这样,都回去吧。

恩,然后小恶魔和小天使就都各自回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解说:这里的D是把书关上,与小说隔离,然后开始今天背单词的计划。

【完】


【总结】延迟满足感有助于实现我们长远的目标,希望今天学过这个ABCD 法之后,从小事做起,延迟满足感,做一个自律的人,实现人生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