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所属活动: 探讨领导力、沟通力、亲子关系三大主题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亲和关系 学习目标: 提尖锐问题前,请加目的

开场: 大家好。我是张姣丽Amy。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出自《被赋能的高效对话》,【F】这本书以高度精炼、隽永优雅的风格介绍了一场高效对话的关键点:先建立亲和关系,通过有效的倾听和提问激发对方设计梦想并促发行动和反思。【A】与同类沟通类书箱相比,这本书重在激发潜能,举例贴近生活,话题丰富。跟这本书相关的课程已经扩展到45个国家,70多个城市。【B】大家有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吗?两人聊天时貌似很热闹,聊完后发现各自说各自的,发觉建立更深的联结好难。朋友碰到难题时找你倾诉,你放下手头的事,掏心掏肺提了大堆建议,最后朋友说你是帮不到我的。如果你想与人建立深层联结和更好地帮助他人,就来读《被赋能的高效对话》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587153910612940753.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断出自书中的第一章“关系始于亲和的建立”,亲和力平衡轮包含8个维度,提前说明目的是其中之一。【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聪明地提尖锐的问题,用“提前说明目的+请求”的方式。什么是提前说明目的?在提问之前告诉对方你提这个尖锐问题的原因。为什么要提前说明目的?这个问题有些尖锐,比如涉及隐私或痛处。我们既想解决问题,又想保持关系。如果一个普通朋友问你,“你的年收入是多少?”平常来说,我们都是排斥的,要么转移话题,要么敷衍过去。我之前也碰到过被拒绝,因为我是帮客户做家庭保障的,在前期做需求分析时,需要问到年收入,我直接问,很少有人会爽快地告诉我。后来我转变我方式,加上了目的。“为了让您知道您每年付多少保费是合适的,您能否告诉我您家的年收入是多少?”这样客户就知道我问这个问题,是支持他得到他想要的成果(年交保费多少是合适的)。支持对方得到他想要的成果,我们必须问一些尖锐的问题,但又不想影响关系。于是在提问之前先说明目的(也就是他想要的成果)。【异议预防】说到这,可能有小伙伴就有疑问了,在平常的工作中,我问别人问题,几乎都是在寻求别人的支持,比如“你的方案什么时候交?这样不会拖我的进度。”你说的方法是说支持对方得到他想要的成果,我觉得跟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确,这种情况是会碰到。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换位思考和放大范围。比如说刚刚问方案什么时候交的事情,换位思考:对方也是希望,他做好后,立马能有人接手做后续工作。放大范围:我们的协作,是为了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改写“为了跟你的工作进度匹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想知道我哪天会收到你的方案?”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尊重,对方能收到你提问的目的是为他好,他便容易放下攻击性,达到心平气和地裸露心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

我们坐到办公桌前,不管你是公司职员,还是自由工作者,总会有一些事情需要协作的。在你的脑袋里很想问别人的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有些尖锐,你担心会影响关系。请用一张便签写下关键词,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再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现场案例】有加班文化的企业,某员工最近很少加班。

询问下属最近加班为什么那么少?

 

非常好,刚刚我们写下了想提出的问题。接下来,结合今天学到的“目的+提问”的方式,找到支持对方得到他想要的成果,改写问题。


【现场案例】我问他加班少的目的,是想知道他的工作近况,是不是有一些情况发生。“为了支持你更好地工作,我想问题你最近的工作状态?”

 

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在尖锐的问题前加上有利于对方的目的,有助于亲和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