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力管理》 所属活动: 学会共情式倾听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学会共情式倾听 学习目标: 学习者设定的应用场景的演练中,能够成功应用共情式倾听的四步骤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房明。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方便等一下讨论。请从我右手边开始两人分为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进行倾听时,能够:(1)区分【行为】什么是共情式倾听【界定】(2)在学习者设定的应用场景的演练中,能够成功地应用【行为】共情式倾听的四个步骤【界定】


                              【场景法介绍图书】


    今天我们一起拆解的书是《精力管理》。

【场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停地忙着追赶时间。早餐永远都是在赶着上班的路上匆匆解决;加班到深夜也已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周末挤出时间与家人一起聚餐,手机也总是响个不停……又或者面对喘不过气来的工作压力,焦虑、急躁亦或不自信等负面情感也纷至沓来。

【提问】在我们与时间赛跑时,大家会不会没有想到我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它需要休息、恢复和再生呢?

【影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消耗精力,而不重视精力的储备,我们很难做到全情投入和高效工作,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引发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解决】本书作者从与职业运动员合作中总结出经验,指出我们的精力分为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种精力源,通过管理好精力的消耗和恢复的节奏,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可以获得精力的恢复和再生,从而全情投入工作和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情感精力再生的一个锻炼方法——学会倾听,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共情式倾听。


                          【R拆页为原书完整案例】


《精力管理》 第五章 情感精力 P106-107

不会倾听的阿伦   

阿伦是一家大型消费品公司的市场部总监,凭借敏锐的思维和超强的创意为人称道。他喜欢主导自己参与的每个项目,在他看来,这仅仅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成效而已。但是他的同事和下属却认为自己不受重视,甚至觉得受到了侮辱。阿伦始终没有发现别人对他的不满。纵观他的全情投入问卷数据,他的聪明与创意的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大家同时也评价他疏远、不爱交流、行事挑剔。他本能地将这些反馈归咎为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风格,并对自己部门高居不下的人事变动率也给出相同的解释。他先是告诉我们,跟下属“一起玩”没有意义。随着我们进一步追问,他承认自己不习惯亲密的关系,并且觉得闲聊会尴尬。他也头一次意识到,当他以强硬姿态加入某个合作项目时,从来都没想过别人的感受。

有些人在某些情感方面的确比他人更为生硬,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锻炼这块情感肌肉,提高它的灵活性。“共情”一词根本就不在阿伦的情感词典里。如果要他拋开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势必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我们首先求助于阿伦的逻辑思维,给他的建议是,只有真正学会倾听他人,不插嘴,也不作武断的判定,他才能公平地评判他们的能力。如果他的行为让人们认为他并没有真心倾听,人们怎么会接受他的鼓励,创造出最好、最有创意的作品呢?

若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既定安排,至少是暂时放下。阿伦决定建立新仪式习惯,更加专注地倾听他人,设身处地理解谈话对象。他改变了会议方式,从积极倾听别人的意见开始,而不是急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不时用自已的语言总结别人的讲话内容,而不是加以批判。阿伦觉得很受启发,他发现并不需要赞同他人才能尊重异见。他用“我明白这为什么说得通了”和“我理解为什么我的话会让你这样想”等表达方式来显示尊重。当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他会选择“我建议换一种方式看待这个问题”或者“我在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并试图降低音调。他希望看到自己言语风格的改变会给办公室内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公司工作多年,阿伦发现系统地建立用心倾听的能力,并与同事进行更为密切的交谈,让他头一次兴奋地发现了别人意见的深度和丰富性。他意识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他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位更有效,更能激励人的领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我想先问一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原文片段里提到阿伦的情感词典里主要缺少了一个词,是哪个词呢?

学习者:共情

拆书家:没错,是共情。

    作者给他的建议里说要做到共情先要学会真正地倾听,这样可以与人进行深入交谈,从而建立有深度的人际关系,最终获得正面情感精力再生。

【强化讲解概念的I】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倾听呢?比如你的朋友跟你抱怨家人对自己的不理解,你还没听完就迫不及待地评论对错,并滔滔不绝地给出建议,这是真正的倾听吗?不是,因为真正的倾听,不会随意打断并评论他人,我将这类倾听误区称为“一味顾自己说”。再比如,你妈妈在饭桌上“唠叨”一下你为啥到现在男友还没有着落,你一边听一边刷手机,好不容易耐着性子听完,三言两语就把妈妈的抱怨给打发了。这又是不是真正的倾听呢?不是吧,因为真正的倾听也不是心不在焉地听对方说个没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将这类倾听所犯的误区称为“一味听他人说”。

blob.png

那怎样做才能避免以上两个倾听误区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做到共情式倾听呢?

【具体行动步骤】我从原文阿伦的案例中提炼出了以下四个步骤:

(1)倾听。专注的倾听状态是共情式倾听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时需要放下手里在忙的事情,并借助肢体语言,比如眼神交流、不时点头、身体稍前倾等。通过专注的倾听,表明自己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所说的话,当然,要做到共情式倾听更要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所以在这一步不要急于打断对方,或者提建议。

(2)重述。在倾听过程中不时用自己的话总结和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以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对方的话和感受。可以用“听起来你似乎在说……”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3)反馈。为了进一步表达对对方想法和感受的尊重,可以在对方说完后及时给予具有同理心的反馈。比如,“我理解你为什么这样想了”,“我明白为什么你会这样难过(感受)了”。

    (4)建议。如果对方需要你给出看法和建议,要用和缓的语调,给出自己的建议。比如“我建议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或“我想还会有其他的解决方法”。有时,我们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把提建议换成提问题,引导对方自己说出解决的办法,因为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想到的方法,而不是被人说服。

blob.png

【适用边界】这样的共情式倾听,不仅适用于在工作中面对有情绪的客户或者与自己的下属交流,也适合在生活中与家人、朋友聊天谈心。当然,在工作中上级向下级发布指令,或面对紧急情况需要处理时,一般来说就不需要采用共情式倾听了。

【例子】那我就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现在有一部很火的剧《我的前半生》,有一集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妻子罗子君发现自己的丈夫有了外遇时,她跟自己的闺蜜唐晶倾诉她的痛苦,唐晶刚听她说完一句话,就迫不及待地给出她的看法“你老公之所以有外遇,是因为你们夫妻俩进步的速度不一致,丈夫在向前跑,而妻子在原地踏步。”紧接着,她又以像是在处理工作时的冷静态度给出了她的建议“我的建议是,不管现在你老公有没有外遇,你都应该学会自食其力。” 而罗子君听完后,气呼呼地反驳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老公有了外遇,我都烦死了,你却这样说”。

大家看这个案例里,唐晶是不是陷入了“一味顾自己说”的倾听误区呢?虽然唐晶的建议很正确,但是罗子君在当下非但没有听进去,还对唐晶这样给建议感到非常生气。如果按照共情式倾听的四个步骤,唐晶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她可以专注倾听,不急于打断,在倾听过程中可以借用肢体语言,比如不时轻搂罗子君的肩膀;其次,倾听中重述她的感受“你现在很痛苦,对吗?”;然后,在罗子君倾诉完,及时给予同理心的反馈“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最后,再用和缓的语调给出自己的建议“学着自食其力吧,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我都会支持你…”,或者通过提问题让罗子君自己想到解决方法。这样是不是更容易让罗子君体会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闺蜜唐晶也是感同身受的,因而也就更愿意接受建议呢。

【预防异议】当然,共情式倾听也不一定要全部按照这四步骤来做。比如,有时面对朋友的诉苦,也许并不一定需要你给出建议。其实,哪怕是有选择地使用其中一两个步骤,比如在倾听过程中不时点头,总结别人的话,就足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来想象一下,现在可能有两种场景,一种是工作中的场景,比如面对有情绪的客户或者与自己的下属交流,另一种是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倾听遇到困惑的朋友或爱人的倾诉,或者是想获得认可的孩子的心里话,以及总是为你操心的父母的唠叨……请大家跟着我的描述想象一下现在或未来你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中使用共情式倾听呢?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你想到的应用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勍勍: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话,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与自己唠叨。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编剧本】大家知道吗?如果能够将知识应用的场景在大脑中过一遍,就近似于实际中应用一遍的效果。现在请每一位小伙伴设计一个剧本,以刚才你想到的未来有可能遇到的场景为蓝本,请在我发给大家的纸上编一个小剧本,一百字左右的摘要即可。

我来具体说一下剧本的要求:

1、有事件的背景、人物、对话以及起因、经过、结果。

2、在对话中使用了共情式倾听的四个步骤,剧情的结果能体现共情式倾听的效果。

大家把摘要写在这张纸上,时间4分钟,4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讲讲他的剧本。

我的指示足够清晰吗?

   (写剧本期间提醒时间+重述要求)

小伙伴已经写完了,哪位愿意分享一下ta的剧本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勍勍:当下周我妈妈跟我抱怨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我会先专注倾听,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不时点头。听得过程中也会轻抚一下妈妈的肩头。倾听中不时重述对方的感受“妈,咱家孩子老是到饭点不吃饭,您心里很烦是吗?”妈妈说完后,我会给予反馈“妈,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了,带孩子辛苦了,你们帮我们分担了很多”。最后,给出我的建议“今晚我们来喂孩孩子吃饭,你今晚去跟隔壁王婶一起去跳广场舞吧,以后孩子要是说不饿,就等一会儿再让他吃,也许就好喂饭了,晚一会儿吃饭没关系的”。


                                    【结语】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说过“心灵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今天所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用“情”倾听,也就是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以达成双方的共鸣,让交谈更深入,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密切,从而获得正面情感再生。请大家记住今天我们拆解的共情式倾听的四个步骤:(1)倾听;(2)重述;(3)反馈;(4)建议。只要我们不断的应用和练习,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够拥有直达对方心灵世界的倾听能力!

    最后请大家用便签写下想对我说的话,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