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所属活动: 【翰林No. 192】理性决策六步骤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拆书主题二:有效的批评和表扬 学习目标: 想批评让人接受度高一些,想表扬能说到人心坎儿里,快来学

开场: 学习目标:本次学习后,学习者能弄清抱怨和批评的区别,学会抱怨的正确方式。

大家好,我是拆书帮北京翰林分舵拆书家席梦婷,在拆书帮,大家都叫我娘娘。本宫有3个标签:基督徒,已婚有娃中年少女,梦想赋能班第五期班主任。梦想赋能班是针对职场人士提高通用能力的课程,如果大家对这个感兴趣,可以私下找我咨询。

今天我带给大家的拆书主题是有效的批评和表扬。咱们先说批评。
事件: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批评过别人,也被人批评过,当你被批评的时候,是心悦诚服还是敢怒不敢言,还是直接怼回去?(互动)心悦诚服的时候最少。
提问:为什么被批评的人鲜少心悦诚服?批评的效果也难尽人意?
影响:并且,因为批评而导致无论是上下级、同事、朋夫妻、亲子等关系出现裂痕甚至完全破裂的事件经常发生。
解决:那么,如何批评才能尽可能的减低伤害,让对方容易接受呢?《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给了我们答案。注意这本书不是教我们怎么批评孩子,而是说夫妻之间的批评模式会影响婚姻,进而影响孩子。
下面请大家先阅读一下书中的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婚姻杀手一:批评。我在这里所说的批评,指的是针对配偶人格的负面评论,通常还伴随着指控对方的过失。

 

表面上看批评或许和抱怨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抱怨可以对婚姻产生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当一方感到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实际上,抱怨和批评有着重要的分别。抱怨针对的是具体的行为,而批评则是攻击一个人的人格。

 

抱怨只是描述事实,而批评则会对对方的人格作出评价,并暗示对方应该怎么做。批评的言下之意是,你的配偶实在是糟糕透顶,他身上有严重的缺点,简直是无可救药。例如,你不说“我希望你偶尔也能买点草莓味的冰激凌”,而是用批评的语气说“你为什么老是买巧克力薄荷味的? 你早就应该知道我很讨厌吃”。

 

批评的另一特点是:以偏概全,例如“你从来都不做家务” “你总是让电话费暴涨”。

 

如果挫败感不能得到发泄,愤怒不能得到疏通,夫妻也会动用批评来攻击对方。一个人默默地生气,感到怒火中烧,配偶却无动于衷,不闻不问。当沉默的一方终于忍无可忍,再也抑不住心中的愤怒时,他就会突然发作,发泄自己—肚子的委屈和怨言。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常说的“厨房水槽效应”,即批评者把—系列毫无关联的抱怨汇集到一起,比如“你每次来接我都迟到。你从来都不肯花时间陪孩子玩。你一点都不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最后—次出去玩是什么时候?”

 

如此密集的批评,在听者看来无疑是—种人格的侮辱。听到这些,他会感到很震惊、很受伤,甚至感到自己被暗算、被冤枉了。所有这-切都在带领夫妻关系逼近另一个更危险的杀手:蔑视。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危险的批评方式呢?答案就是,当问题出现苗头时,就及时处理,不要等到太生气或伤心,自己忍无可忍时才发泄;通过具体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或不悦,言论要针对配偶的行为而不是人格或性格;不要推责诿过;只关注于当时当下,而不要一概而论;当表达心中的抱怨时,避免使用这样的句子作开场白:“你本应该……” “你总是……” ”你从来都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对于批评,我们都不陌生。我们看原文开头就给批评设定了一个边界:指的是针对配偶人格的负面评论,通常还伴随着指控对方的过失。当然,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不局限在夫妻之间,用到其他关系上同样适用。

所以,作者是不提倡批评的,可以抱怨,但不要批评。

那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抱怨针对具体行为描述事实,说的是这次怎么怎么样,这件事情如何如何。而批评通常以偏概全,往往会攻击对方的人格,指控的意味很强,比如“你每次都这样” “说了多少次了你还这样。”

举个例子,你上班又迟到了,你上司说:“这是你本月第三次迟到了,会影响考勤,下次注意上班时间。”这种说法你即使不心服口服也不至于有多大的反抗情绪,这是抱怨的方法。如果你的上司劈头盖脸的说:“你怎么天天迟到?说了多少次了注意考勤你没听见吗?还想不想干了?”如果TA这么批评你,估计你心里100个不服:我怎么就天天迟到了?不就迟到了2、3次吗?用得着这么小题大做吗!即便嘴上不敢说,心里也会骂TA,遇上我这种暴炭脾气,也许当场就跟上司吵起来了。

现在,抱怨和批评的区别大家清楚了吗?我来考考大家。我给出一组对话,大家来判断一下是批评还是抱怨。

 

 “你花这么多钱买衣服,我很担心我们的财务状况。”——抱怨

 “你明知道我们有很多账单要付,还花这么多钱买衣服?你真是太爱慕虚荣,太自私了。”——批评

 

 “你周五晚上出去和朋友玩,我一个人感到很孤单。”——抱怨

 “你这人太不负责任了,每个周末都出去玩,让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你一点儿都不关心这个家。”——批评

 

 “我希望你不要再把衣服扔在地上。这会让卧室看起来很脏乱。”——抱怨

 “我不想再给你捡衣服了。你这人真是邋遢,不替别人着想。”——批评

 

好,看来大家都掌握了抱怨和批评的区别。那咱们来总结一下,在你想表达对别人不满的时候,最好用抱怨的方式,不用批评。怎么做才是抱怨呢?原文也给了我们答案:

 

首先,有不满要及时表达,别等着心里的不满累积到控制不住了再爆发。职场中,这样的爆发往往就会离职,夫妻间的爆发意味着长时间的冷战甚至劳燕分飞。

 

其次,抱怨针对具体行为而不是对方的人格。

 

最后,关注当下,一码是一码。这点女生要特别注意,因为女生往往因为一点儿不满就把男朋友或老公之前的“罪行”全部拿出来数落一遍。比如男生最怕女生问的一句话是“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男生往往心里万分恐惧,这时候女生往往从“这么重要的日子你都不记得” 开始,历数男朋友忘了多少重要的日子和事儿,然后就是“你一点儿都不关心我” “你根本就不爱我”。最后男生发现今天是他们俩一起养狗的第299天。本来说的今天是什么日子,结果变成了数落对方根本不爱你,这就是厨房水槽效应,即开始说的是水槽的事情,后来话题就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这种算总账的事情不要在表达不满的时候出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以组为单位,每组来编一个小剧本,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内容是一方对另一方表达不满,抱怨和批评的方法各用一次。要求用到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


场景:周五晚上12点,夫妻二人。


抱怨版:

妻子:现在几点啦?

丈夫:12点多。

妻子:你答应我几点回家?

丈夫:11点半之前。

妻子:你晚了半个小时还多,孩子一直说想爸爸,我哄了半天才好。

丈夫:我下次一定早点儿回来,别生气。

 

批评版:

妻子:现在几点啦?

丈夫:12点多。

妻子:12点多你才回来?!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有没有这个家?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嫁给你这个不守信用的东西!


好,谢谢刚才小伙伴的精彩表演。我们今天学习了抱怨和批评的区别,希望大家以后在表达不满的时候多抱怨,少批评或不批评,你会发现人生都美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