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关键对话之创建共同目的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关键对话之创建共同目的 学习目标: 找到关键对话的共同目的,提升沟通力;

开场: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 RIA 现场学习之后,能够在情景演练中基于与人沟通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运用三个步骤找到共同目标并达成一致方案,让对话继续进行下去,帮助提升沟通能力。
首先我们分2个小组,大家两两一组,自行组队。
今天我拆的这本书叫做《关键对话》。
F:
写《关键对话》的人有四个,是一个作者团队,包括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和艾尔·史威茨勒。这本书核心是两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明确自己对话的目的,即我希望对话达到什么程度,第二个原则是,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即让对方毫无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

A:
这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可见这本书与同类书籍相比较它很受欢迎的地方在于,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B:
学习内容之后,可以帮助你在你与上司,下属,家人,另一半沟通的一些关键时刻,运用书中发的方法和技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选自《关键对话》

 

积极创建共同目的

 

和大部分对话技巧一样当你想重新回到对话中时必须首先做到从审视自我。在这里你必须同意和对方取得一致。要想成功完成对话我们必须停止利用沉默或暴力方式迫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甚至必须放弃错误的对话假装和对方具有共同目的冷静说明自己的看法直到对方愿意接受。在审视自我时我们必须努力维持对话机制直到找到可满足双方共同目的的解决方案。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想停止争论我们必须摒弃下列想法我们的选择是绝对最好的和唯一正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永远都不会开心。我们必须开放思想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或许还有第三种选择一种能让对话双方都满意的选择。

即使在对方想要努力赢得上风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明确说明这一承诺。我们坚信对方表现出沉默或暴力是因为他们在对话过程中感到气氛不够安全我们假定只要营造出更多安全感通过承诺寻找共同目的的方式),对方一定会充满信心对话一定会富有成效。

因此下次当你陷入思想斗争时不妨也试试这个简单有效的技巧。暂停讨论充满争议的话题营造更多安全感。你只要这样说即可看起来我们都在向对方强加自己的观点我保证会继续和你讨论直到找到咱们都满意的方案。然后观察对方的安全感是否有所改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细化行动步骤】

当你和别人谈话时,谈话的内容有冲突,也就是你发现对方期望的行为和你期望行为不一致,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主动积极创建共同目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做才能创建共同目的达到一致方案呢?

可以用以下四个具体的步骤来解决:

第一步,取得对方认同 ,制造期待。

大家觉得,在冲突对话中,有冲突的是立场呢,还是人呢?

面对一场谈话,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有效沟通,所以当我们跟别人意见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要暂停讨论有争议的话题,先取得对方认同,为对话营造期待:  

我举个例子:

周末到了,我想在家看书,堂妹说要去逛街,双方对去看逛街还是看书产生了冲突,在对立的情况下,我不能用沉默或暴力方式迫使她接受我的提议。

那我为了取得认同,可以这样说:你希望明天去逛街,我希望明天在家看书,我们一起想个好的方法呗

第二步,交换彼此实际目的——询问“为什么”

我们选择做一件事,往往是因为需要这件事带来背后的满足,那个才是我们的实际目的。

那对方想去逛街,你就要去问对方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时候我可以这么提问:

→你为什么希望去逛街呢?

她的回答是:趁着周末想出去玩一下,闷在家里太无聊了。

同时我也要告诉她我的原因:外面人太多了,周末又太热,不想出去。

第三步,一起创建共同目的

上一个步骤我已经了解对方的目的,也清楚自己的目的,这时候,双方目的不一样,根据我的目的和对方的目的,开发出一个更高级别和更长远的目标。这个目的可以是在现在目的的基础上,更高级别的一个目标,或者时间上更长远的目标,或者是包括对方的目的,也包括我的目的。

还是刚刚的谈话,

我会说:既然你是嫌待在家里太闷了,而我想待在没有人的地方,那只要咱们出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就皆大欢喜了!对吧?那去公园就是一个很棒的选择!

堂妹:好的,那咱们一起去公园吧!

【举例子】

接下来我们梳理下整个沟通流程:

周末,堂妹商量第二天一起去干什么。说在家看书,堂妹说去逛街。2个人的目标有了冲突。

说:你希望明天去逛街,我希望明天在家看书,我们一起想个好的方法呗(取得对方认同,制造期待)

接着我要继续问:你为什么希望明天去逛呢?(交换彼此实际目的——询问“为什么”)

对方回答:趁着周末想出去玩一下。不然闷在家里太无聊了。

接着,阐明自己的原因,外面人太多了,周末又太热了,不想出去。

我说:既然你是嫌待在家里太闷了,而我想待在没有人的地方,那只要咱们出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就皆大欢喜了!对吧?那去公园就是一个很棒的选择!咱们一起去公园吧!(一起创建共同目的)

这个时候你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个共同目的,这个提议可能对方不满意,那你可以引导对方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所以,综合三个步骤,我们是把一个冲突对话通过创建共同目的的方式神奇地给化解掉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刚学习了用3个步骤来解决双方目的不一致的对话。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进行三个步骤的A3演练。

【场景设计】

我们给出的案例有两个角色:小红妈妈和小红爸爸。

【场景背景】周末到了,妈妈想带孩子去长隆看动物,目的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爸爸想带孩子去看最新的美国大片,目的是带她体验课本外的新鲜事物。

一人扮演小红妈妈,一人扮演小红爸爸。去长隆的妈妈主动找看电影的爸爸进行谈话,去长隆的妈妈要运用创建共同目的三个步骤来沟通,双方达到一个统一的方案。

现在请每2人一组,用刚刚学习的方法进行演练,请问我表达清楚吗?

现在开始!

一会儿我会选一组来分享他们角色扮演的情况。

大家注意,扮演中有很多种沟通方法,但请大家一定要用今天学的创建共同目的三个步骤来解决。

大家表演的非常好,现在请一组小伙伴来当众表演一下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A:这个周末我们带孩子去看动物吧,让孩子了解一些更多动物的品种。

B:   我想去看美国大片!

A: 为什么呢?

B:很酷啊,见识新鲜事物。

A:我们都想让孩子见识新鲜的事物,我们就找一个第三方案。

B:我觉得美国大片挺好的。

A:那你看啊,画画啊,学跳舞啊,都可以呀!你看哪个合适些?

B:也成,培养下色彩搭配,那我们就带她去看画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