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伙伴们早上好,感谢各位来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
(事件)伙伴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单位汇报工作中,当我们看到同事或领导犯错误时,我们不愿意给他们提出建议,尤其是不敢指出他们的错误;或者是当我们看到同事或领导犯错误时,鼓起勇气提出了建议,却不被采纳,反而让对方不高兴。
(提问)遇到类似这些事情,大家感受是怎样的呢?有没有想过你提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是想鼓励他,还是想指出他的错误?还是想对他做出评价呢?
(影响)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通常,我们会容易指责别人。批评就会造成对方的自我辩护,甚至会引起争论,危及到彼此的人际关系。而且,当我们去批评别人时,会让我们有一种置身事外的的感觉,而不是去帮助对方。
(解决)然而,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可无法置身之外,我很喜欢《横向领导力》这本书,书中“反馈的艺术”这部分内容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作者不仅介绍了提供反馈的原则,还给出了具体的观点和建议。帮助我们从自身做起,帮助同事及团队实现有效反馈,让我们明白不是领导也能够发挥领导力。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拆书活动之后,大家能够使用四个步骤提建议给需要反馈的人,帮助他人改善工作方法,从而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阅读原书拆页:
提出建议以改善人们的表现(P166)
提供建议或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别人提高技能,开发潜力。你应该侧重于对人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进行指导。你的目的不是说明你比别人更聪明。你并不是在同别人争夺利益。“我想你应该去倒垃圾(这样就不用我倒了)”并不是指导。真正的指导应该是:“如果你想倒垃圾,我有个主意可以帮到你。”当你的指导能够满足对方的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工作,这种指导是最有效的。
表达感谢针对的是人:“谢谢你的帮助。”指导则相反,对事不对人的指导是最有效的。你应该谈论对方可以选择和避免的具体做法,你的关注点应该是如何在不同工作方法中作出选择。
当你就事论事,对方不会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如果你关注如何改进工作,而不是如何改变人,那么你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最理想的状态是两个同事讨论为完成一个目标应该采取的不同方法——就像两个垂钓者研究哪种鱼饵能钓到更多的鱼一样。你们的比较对象应该是当事人正在使用的工作方法与其他可以选择的工作方法。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建议,什么是建议呢?根据书中的观念,建议是指出你认为对方的哪些具体行为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改变。建议不是评价,不好的评价会让对方感受到沮丧、焦虑。(概念对比)例如,一位大学老师花了大半个周末的时间为一个同学的论文写了详细的评语。这个同学收到论文后,首先翻到最后一页查看评分,如果评分是A,他会非常高兴;可如果得了C,他一天都会没精打采,或者觉得自己水平低,或者抱怨评分不公正。不管是哪种情况,他基本上不会花时间认真阅读老师在评语中提出的建议,建议往往会淹没在评价带来的情感冲击中。
(适用边界)建议是为了改进工作方法,不是针对人,评价则会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当学生不受评分的影响时,当看到老师的建议是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帮助他更好地写论文时,他才有可能接受老师的建议,修改出更完善的论文。
应该怎样合理的提建议呢?我归纳出4个步骤给大家:
第一步,通过对话询问对方的想法。
当你提出建议,你要明白自己和别人一样也存在缺点和偏见,这样提醒你避免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对话的方式。如果你想对人们的做法提供建议,你可以先询问对方的想法;知道了对方的想法之后,你可以告诉对方你想要提出一些建议,问他什么时候合适。这样,他就会觉得接受指导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从而更有可能接受你的建议,你也有机会在效果最好的时候提出建议。
第二步,对有效的工作方法给予肯定。
对别人发表意见时,你可能只关注那些存在问题、需要改变的的地方,俗话说:“出头的钉子挨锤子。”你可能不太注意那些一步到位的钉子。人们往往会忽视正常的工作表现,忘记对这些表现给予肯定。你可以告诉他具体做得好的地方,鼓励他继续坚持这样的方法。
第三步,对需要改变的地方提出建议。
你还需要指出别人应该做出改变的地方。有时候,你只需要把你不满意的地方告诉他,让他自己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有时候,当对方没有想出替代方法时,你应该提供可行建议的做法。
第四步,分享具体思路。
你提出的建议越笼统,越有可能被对方看成是对他的指责,而不是对其行为的专业分析。具体的建议能让人们理解他们在你眼中的表现,以及你欣赏这些表现的原因。通过分享具体的信息,你们可以齐心协力,共同找出更好的方法。给大家分享完了提建议的四个步骤,需要强调的是,这四个步骤并不是要按部就班的来,在具体的应用中,是可以调换顺序的。
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今年7月份,我很荣幸的担任了第三期便签训练营的助教。9月份,又要举办第四期便签训练营。营长还希望我继续担任助教,但9月份事情多,我有点担心自己的精力顾不过来,所以就打电话和营长沟通,看看是否有好的解决办法。营长询问并倾听了我的想法,知道了我的顾虑(通过对话询问想法)。然后呢,他对我第三期的整体表现给予了肯定,还明确的说了在整体的推进方面做得比较好(对有效的工作方法给予肯定)。说实话之前我觉得可能做的不太好,营长的鼓励给了我信心。他还分享了他坚持办训练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处在迷茫中的,有需要的伙伴,他也希望这个团队的伙伴能够稳定的发展,说可以找一个人和我一起担任助教,这样任务就不是很重了。最后,他还给我提了两点建议:考虑如何激励伙伴能够坚持完成便签;还有如何激励导师做好及时的点评(对需要改变的地方提出建议)。并设置了相当数量金额的奖励金,让我去激励学员和导师。我很感谢营长的分享,他给我的反馈让我有信心继续做好下一期的助教(分享具体思路)。
(预防异议)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提供建议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很麻烦。确实,提供具体的反馈的确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我们留心记住对方说过的话。不过,这样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某种技能,从而免去为他们纠正错误和进一步指导的麻烦,长期来看,可能会节省更多的时间。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通过以上讲解,我们学习了运用四个步骤向对方提建议。现在,请伙伴们自己编写一段小剧本,剧本里要体现出主人公运用四个步骤去帮助对方改善工作方法。故事需要包含:人物角色,人物对话,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五个要素。给大家五分钟时间,五分钟后,我们请伙伴来分享你的剧本。
案例记录:
小组伙伴分享:
场景:两位朋友甲(女性)和乙(女性)在餐馆聚会,在聊天中,发生如下事情。
甲:“我亲戚家的姑娘12岁了,不好好学习,很早就谈恋爱;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她差点自杀,幸好被抢救了过来。我是看着她长大的,看到她这样我很心疼。”
乙:“嗯,你希望怎么帮助她呢?”(询问对方的想法)
甲:“我希望她快乐地成长,但现在很少看到她笑,总感觉她不开心。有一次,我抱了抱她,感觉她身体颤抖了一下,我知道长大后她妈妈几乎没抱过她。我还想介绍孩子去找心理咨询师,帮助她接受治疗。”
乙:“看来你的拥抱能够让这个女孩心里感到温暖,让她感受到被爱,你这样做很好。”(对有效的方法给予肯定)
甲:“我也觉得这样可以帮她一点。”
乙:“但是对于找心里咨询师,你直接去帮孩子介绍可能不太好,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如果你能和女孩的父母多沟通,让父母能够多关心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的(对需要改变的地方提出建议)。另外,我自己是心理咨询师,我么中心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例,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我可以给孩子和家长介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分享具体思路)
甲:“这也是很好的办法,我会找合适的机会跟孩子家长好好聊一下的,如果有需要,我再联系你吧!”
乙:“好的,我也希望能帮助到这个孩子。”
结语:
感谢小伙伴们给出的案例,在剧本中朋友乙很好的用到了刚才学习的提建议的四个步骤去帮助朋友甲,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温暖。无论是在朋友之间,还是在团队中,如果我们都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给别人建议,那么我们之间的反馈也会更加有效,我们团队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谢谢伙伴们今天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