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8月3日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让忠言变得不那么逆耳? 学习目标: 通过四步法来表达

开场: 大家好,我叫代美林。我是一名HR。想成为一名合格的HR,掌握和人高效沟通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仅HR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涉及到和人打交道,高效沟通都非常有必要。【F】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片段就来自一本讲述如何高效沟通的书籍《关键对话》。这本书的作者是四个美国人。他们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演讲师,已经影响了数百万的精英人士。【A】其实市场上关于沟通类的书籍特别多,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为了完善书中的沟通技巧,四个作者联合相关机构专门对10万优秀人士做了20几年的跟踪调查。所以不管是数据支持还是沟通技巧提炼,这本书都极富参考价值。【B】说到这里,你可能开始好奇,这本书到底讲的什么沟通技巧?我想问下各位,你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场景?对话双方正在就某一个能对未来产生一定影响的话题展开讨论,双方观点迥异,谈着谈着,你不知道刚才哪句话错了,对方莫名其妙就陷入沉默或是开始对你冷嘲热讽。然后你一脸懵逼,不知道对方怎么了。如果你对处理此类问题有难度,那么本书可以帮你找到答案。不仅如此,今天的片段我们也将一起学习如何在谈话中了解对方动机,相信也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要想鼓励观点的自由交流,帮助对方摆脱沉默或暴力的错误应对方式,你应当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应当在对话中表现出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安全感。

然后,你可以使用四种有效的倾听技巧,从对方的行为中寻找潜在的动机。

●询问观点。表明你很有兴趣了解对方的看法。

●确认感受。通过表示高度理解对方的感受增强安全感。

●重新描述。当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你应当重述他们的表达,表明自己不但理解其观点,而且鼓励他们分享内心的想法。

    ●主动引导。如果对方还是退缩迟疑,你应当“先发制人”,对他们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情况的猜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再遇到对话双方陷入沉默或用语言暴力拒绝进一步交流时,可以用坦诚相对的四步法了解对方动机.1.询问观点2.确认感受3.重新描述4.主动引导

负面一般做法】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正在和朋友对话,突然对方情绪不对了。出于关心,你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他这样回复“我今天很累,改天吧”,或者直接对你咆哮一句,“别来烦我“。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都是等对方心情好点再说。当然也有比对方更生气的, “居然敢这样对我,反了你了”。以上处理方式,显然都不是最好的。【坏处】选择改天再说,不仅错过了最佳的了解时机,可能以后再也没机会了解当时的感受了。选择以暴致暴(一般父母对待孩子)要想再打开双方之间沟通之门会更加困难,比如孩子更叛逆,家长再也管不了了,只能送去变形计。

【更贴近实际的例子】我自己在生活中就遇到过类似的例子。上个月的某天我和老公饭后讨论新家装修问题,我和老公说“你要多花点时间在房子上,这都一个月了还没动静”,老公直接说“我今天很累,明天再说”。我一想,他最近工作确实很忙,就没再讨论,我以为这个事情就结束了。结果过了2个星期,我们谈论另一个事,我老公说“你和上次说装修问题时一样,都很急躁,我不想细讲下去”。OMG,原来那天他居然不是工作累,而是我的原因。【坏处】看吧,即使是简单的对话,了解对方的动机也非常必要和重要,否则长时间得不到疏导,坏情绪会影响双方和谐关系。

那如何坦诚相对的了解对方动机呢?根据片段建议,再遇到这类情况应该用四步法,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将和老公沟通失败的例子,按照片段建议加工成正面的案例:

1.询问观点。用疑问句表达想进一步沟通的意思。如"我想和你聊聊,可以吗?"

2.确认感受。询问后对方仍然拒绝沟通,可以进一步确认对方的感受。“你虽然没说,但我看的出来,你心情很糟糕”

3.重新描述。如对方说出了原因,要重新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假设老公说“你做事总是很急,有时候急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你这样我都不想细讲”

我:“你是说我刚才谈话中表现出了急躁,不耐心听你讲话,让你感到不舒服么?”

4.主动引导。如对方还是没有说出原因,我们猜测一个最符合的想法表达出来。

“你是不是觉得我刚才是在指责你,但我还不是为了咱们能早点住进新房吗,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努力,有什么困难一起解决,现在你能和我谈谈你的想法了么?“

     我相信,我这么诚恳的表达我想和平对话的意愿,他肯定能体会到我的善意,并愿意和我沟通他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了解对方的目的就实现了。

【预防异议的讲解】我对本片段的讲解就到这里,我讲完之后,有的人会说,你这个方法很好啊,但是如果他说了伤害我的话,还指望我心平气和的用四步法去了解他的动机,我感觉臣妾做不到啊。那这个时候你不妨想一想沟通的目的,你是不是想让彼此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强化双方关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做了不吃亏。【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但显然,了解对方动机,只是在对方表现出沉默或是语言暴力后的弥补行为,我们应该更多的反思,是不是因为之前我们在表达内心想法的时候,因为表达不当,无意中伤害到了对方的自尊,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那怎么表达才能即坦诚相对又不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呢?别着急,我们将在下一个片段中学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进入联系过往经验环节。请大家回顾一下,最近有没有遇到当你想进一步了解对方时,对方选择了沉默以对或说出了伤害你的话。

【显像提问法】比如和女儿沟通学习问题,她却充耳不闻。和老公沟通家庭琐事他说改天再说。和同事沟通某个事情进展他确来了句“你这人理解力太差,我没法和你沟通”。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哪位伙伴分享下。请注意,这里要是失败的案例。

【伙伴分享】

学习者李炜:

7月初的某天和老公一起出去办事,事情还没办完,但是已经到饭点了。李炜是“到吃饭点就必须吃饭“的人,然后问了老公三次,“要不要吃饭啦,该吃午饭啦。” 老公直接回了句“你怎么那么烦。”李炜听到这句话,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公怎么了,同时被老公一吼,心情顿时很失落,下午干什么事情也无精打采。

【A1+指令】再遇到这种情况,应用拆页中的方法如何处理?请各位参照片段建议写下来。我们分下组,小组内可以讨论下。注意是运用四个步骤来处理1.询问观点2.确认感受3.重新描述4.主动引导

【伙伴分享】

学习者李炜

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和老公这样说:

1.询问观点。“看你刚才情绪不对,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可以吗?”

2.确认感受。“我感觉你现在很烦我,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3.重新描述,假设老公:“吃吃吃!就知道吃,事还没办完,就知道吃!”。

“所以你现在是想先把事情办完,才会考虑吃饭对不对?如对方回答“当然了”。这样也达到了解对方动机的目的。

4.主动引导。如果老公继续表现出了不想讲话。

“你是不是心里有其他事情,办事不顺利不是你的问题,我们肯定能想到办法解决的。还是你想着把事情办完后才吃饭?通过猜测原因,从而达到了解对方动机的目的。

A2再次感谢各位伙伴的参与,接下来请大胆运用于生活中,也欢迎各位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分享使用心得,并发布在爱好者群里。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四步法了解对方动机。大家要知道,了解动机已经是在对方表现出沉默或是语言暴力后的弥补行为,我们应该更多的反思,是不是因为之前我们在表达内心想法的时候,因为表达不当,无意中伤害到了对方的自尊,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那怎么表达才能即坦诚相对又不会伤害到对方呢?请跟我一起阅读第二个片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恐惧感会轻易摧毁健康的人际关系。对普通对话者来说,他们会说出内心的一些想法,但考虑到自己的观点可能会伤害他人时,他们往往做不到直言不讳。换句话说,他们的确是在交流观点,但问题是经常会掩饰情况的严重性。

对话高手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但完全说出内心想法,而且会维持对话安全感,让对方认真倾听自己的看法并做出积极回应。他们既能做到坦诚直率,又能做到尊重对方。

如果坦诚相对可能冒犯对方时,为了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必须想办法维持安全感。这种情况就好像我们既要痛打别人又对自己说不要伤害对方一样,我们怎样才能既直言不讳又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呢?其实,只要你准确地掌握自信、谦逊和技巧这三个方面的火候,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再遇到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敏感、令人不快或充满争议时,可以用四步表达法,实现既坦诚相对又不会伤害对方自尊的目的。1.分享事实经过2. 说出你的想法3. 征询对方观点4. 做出试探表述

负面一般做法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敏感、令人不快时,比如孩子偷拿了零花钱,同事把公司用品塞进自己腰包,老公和别人表现暧昧等。有的人选择不说,因为怕直言不讳会伤害对方,有的人就直言不讳“看,证据就摆在这,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坏处】选择不说就得自己憋屈,而且他人错误不能及时纠正,会造成更大的错误悔不当初。但选择直言不讳 ,大家知道,中国人非常好面子,即使你的观点看起来有理有据,如果你表达的不恰当,影响轻点的,冷战几天,再见是朋友。严重点的,从此分道扬镳。恐怖点的,遇到个精神分裂人士,直接给你一刀。这都是有可能的。对于坦诚相对这件事带来的伤害,我就有个特别深刻的体会。

【举例】我表弟非常讨厌我家隔壁邻居王阿姨,不仅因为这个阿姨走路姿势怪异,还因为学人家被现场抓包,从此以后背上了坏孩子的名头。某年的一个暑假,邻居王阿姨家一扇窗户被他打碎了。我直接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你这个自私的家伙,你再怎么讨厌王阿姨也不能破坏人家的玻璃,白上学了”,顺带打了一顿,结果我弟弟哭的稀里哗啦,第二天回自己家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来我家过暑假。

通过我的例子可以看出,当表达的内容非常敏感、令人不快时,如果太直接,那么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再也不来我家,就更别提大人了。所以学习直言不讳又不伤害对方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到底如何表达呢?根据片段内容,只要你准确地掌握自信、谦逊和技巧这三个方面的火候就可以了。为了更好的理解,加工如下【细化原文步骤】:

自信:基于事实提出想法,不避讳的说出来。加工成2步:

1.分享事实经过。你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我正好在大街上,听到玻璃打碎的那一刻我跑了过来,当时只有你站在邻居家门口。

2.说出你的想法。我不知道你站在那里做什么,但是你手里拿着弹弓,我第一反应是,你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谦逊:对自己的观点认可,也意识到他人的想法同样有价值。鼓励对方做出响应。

3.征询对方观点。这里我们可以运用片段一中的四步法来了解对方的观点动机。1.询问2.确认感受3.重新描述(详细参见片段一拆解)。

技巧:如果对方仍不愿意袒露,可以用其他技巧来进一步试探。

4.做出试探表述。表述这个行为背后代表的意义。这里要求用委婉的语气来表达,因为太直接会伤害到对方。可以是类比提醒对方,也可以是用近义词表达。

如:看起来,你不喜欢像奶奶这般年纪大的老人,如果她知道,该多伤心啊 (把讨厌换成“不喜欢“,把邻居王阿姨换成“像奶奶这般年纪大的老人”)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相比于我直接说“你这个自私的家伙,你再怎么讨厌王阿姨也不能破坏人家的玻璃,白上学了”,这样太直接了。但是如果按照1-4步骤基于事实,表达观点,和他确认询问他的观点后,再说“看起来,不喜欢像奶奶这般年纪大的老人,如果她知道,该多伤心啊”她反而能通过类比换位思考,从而更能听进去我的话,而且我也能继续开导他。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讲的大家都明白了吗?

【预防异议】其实1-4步询问,如果真的如我们所料,那就结束了.但是如果结果不是如我们所料,即为我们了解的不是事实,我建议再加一点,“鼓励做出尝试”。你不是说我说的不对吗?那你能不能做些努力证明给我看?一般情况下运用前面四点就ok了,这一点我们将在接下来的A3环节中有运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为了加深理解了解,现在一起做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给出具体场景】某天,玛丽在核对信用卡账单。她发现丈夫老李的明细中显示一笔“晚安旅馆“的消费清单,这是一家离他们家不远的便宜汽车旅馆,玛丽顿时觉得天崩地裂,她觉得丈夫出轨了。还有一个小时丈夫就要回家了,玛丽想重新梳理下思路,相对于和丈夫大吵一架,直接说出”你居然出轨,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她更想心平气和的弄清楚事实真相,如果这是真的,玛丽也希望能用一种不伤害老李的方式和他沟通,毕竟还没到离婚的程度,回头是岸。

幸运的是,这个消费清单是月初这对夫妻到一家中餐厅吃饭,餐厅老板同时经营汽车旅馆,在结账时使用的是旅馆的刷卡机。但玛丽和丈夫老李显然还不知道这个真相。

【给出清晰指令】现在请每四个人一组进行讨论(完成分组),最后请每组派2个人进行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玛丽,一个人扮演老李。我们要求尽量用到片段中的4步法。我们在这里重新温习一下四步法:1.分享事实经过2. 说出你的想法3. 征询对方观点4. 做出试探表述,另外还要用到“鼓励做出尝试”这个点,因为玛丽认为的事实不是真相。

请注意我们训练的真正目标不是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可以有很多法子解决这个事情,今天只用今天所学的步骤来演练就可以了。

【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组:

得华(玛丽):老公,我今天查到一个信用卡消费,有一笔“晚安旅馆“的消费记录。(分享事实经过)

柯佳(老李):“晚安旅馆“,是我们家斜对面那个吗?

得华(玛丽):是的。

柯佳(老李):不可能吧。

得华(玛丽):我也觉得不可能,刚拿到这个消费清单的时候,我很震惊,也很不舒服。(说出你的想法)你能告诉我,你看到这个后有什么想法吗?给,这是清单明细(征询对方观点)。

柯佳(老李):你也了解我的,我是不可能去那种地方的,这肯定有问题。

得华(玛丽):我是相信你的,毕竟这么多年夫妻了。但是我还是很怕,别人把你从我身边抢走(做出试探表述)。

柯佳(老李):也就是说你还是非常介意这件事情的,是吗?

得华(玛丽):是的。我不弄清楚,今天就睡不着觉(鼓励做出尝试)。

柯佳(老李):那这样吧,我是肯定不会去这种地方的,也不会在那里消费,我现在就去那边了解下情况。

得华(玛丽):好的,我和你一起去。

【拆书家反馈】太棒了,整个分享过程,没有任何一丝让对方感觉到不舒服,而且还表达了对老李深深的爱,这里的试探性表述也是用“我不想让别人把你从我身边抢走“来代替,掌声送给这一组伙伴,感谢他们精彩的呈现。

第二组:

唐波(玛丽):老公,今天我在信用卡明细中查到一笔“晚安旅馆“的消费记录(分享事实经过),你有去过哪里吗?你的卡是不是被盗刷了?(说出你的想法)

黎娟(老李):“晚安旅馆“?我没听说过这个旅馆啊?你在哪边看到的?

唐波(玛丽):没有听说过吗?你看,这个账单上就有显示。你怎么看这件事?(征询对方观点)

黎娟(老李):我没去过。

唐波(玛丽):如果没去过,那你的卡是不是被盗刷了?如果不是盗刷,那就说明哪里出了问题(做出试探表述)。

黎娟(老李):这样吧,我确实没去过,我们去查一下吧。

非常感谢各位伙伴的分享。也希望大家能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演练,更加深刻的领悟4步法。

 A2 分步催化:

现场演练到此结束,现在让我们设想下,在未来的一周或是一个月的时间里,是否会出现要表达的内容非常敏感、令人不快的场景?

【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比如要纠正或是确认孩子做错的某件事,或是和婆婆沟通某件引起自己怀疑的事情,又或者是工作中想要求证的某个事实(比如怀疑他剽窃我的方案)这类的。

【包含具体场景的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场景,请描述出来,大概什么时间的事情?

【伙伴分享】

柯乔:家里丢东西了,怀疑是经常来玩的小伙伴或是保姆拿了这个东西,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四步法去表达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得华:办公室里禁止抽烟,但是经常弥漫着烟味,肯定是有人偷偷抽烟了,要纠正这种行为的时候,可以运用。

【分步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场景中的应用】你会如何运用片段的建议来做呢?请伙伴来分享一下。

【伙伴分享】

陈姐:我们家有保姆,比如家里以后丢东西了,当我怀疑我们家保姆时,我可以用四步法来表达。

我们家有一条项链不见了。(分享事实经过)

我在想是不是你打扫的时候收到哪里了。(说出你的想法)

我想听下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

如果保姆还是说没拿, “上次听说你要给女儿买项链,不知道你是否买好了 “(做出试探表述)

【拆书家反馈】再次感谢陈姐的分享,不过有一点需要再次提醒下大家,本次的四个步骤中“试探表述“,说的太直接会伤害对方,所以这里的试探表述要求用委婉的语气来表达。可以是类比提醒对方,也可以是用近义词表达。其实大家会发现,陈姐的这个表述其实还是有点直接。所以,我建议换一个更委婉的词来表达,比如“我相信你没拿,你在我家工作这么多年了,你的人品我还是了解的,虽然这条项链没多少钱,但是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礼物,留给我的一个念想,我还是想找到它”。我想这样会更好,大家觉得呢?

结语:

【强有力的总结】回顾一下,通过片段一和片段二的学习,大家会发现,不管是坦诚相对不伤害对方的表达四法,还是被伤害后还能为了双方关系心平气和的去探寻对方动机,解开误会,这都是自我提升的强心剂,我相信只要你能掌握其中的方法并能融会贯通,那么你的沟通技巧将提升一步非常大的台阶。你也将会变得非常强大,再次感谢伙伴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