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所属活动: 20170731世博源大众书局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学习目标: 了解定见,通过四个层次学会如何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开场: 学习目标:在本次学习完RIA拆书之后,学习者可以在做生活及工作中一些重大选择时,运用今天学习的四步法,接纳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找到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并且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选择。
开头: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lucky,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F:这本书是古典继《拆掉思维里的墙》三年之后的第二部作品,“拆墙”这本书是让大家知道思维陷阱,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则是告诉你要怎么做,重构你的思维
A:相比于其他讲个人成长的书而言,这本书所用的语言容易理解,你读的每一篇文字都会很有共鸣,同时这本书每出现的观点都会从为什么,怎么做来给予分析解答,相比于同类书,销量70万册。
B:在竭尽全力才能生存的时代,我们会一不小心就忘记自己想要什么;即使知道,我们也会忘记如何在自己想要和别人想要的样子中间做出选择;即使我们选择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却也不敢在他人问起时勇敢地表达自己;今天的片段将会告诉你我生命有很多种可能,找到自己最真实的需求,接纳它,勇敢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正如我们在真我假我游戏中说的那样,找到的迟早会丢掉。自己的样子不是“找到”的,而是“生长”出来的。这种对于自己想要的生命的坚定想法,我称之为“定见”。

我们以《功夫熊猫》里的阿宝为例,熊猫是怎样相信自己就是武功高手的?理解了这个过程,也就知道一个人如何从不确信,到形成自己的定见了。

在片子开头的梦里,帅气的熊猫大侠走入小酒馆,胖爪直指欺负兔子的坏蛋:“少废话,开打!”盖世五侠也是他的好友,并肩冲锋妖魔山,无人能抵挡他的荣耀。但是当阿宝醒来,却沮丧地发现那只是一个梦。楼下的面条味传来,他是一只想鱼跃(熊跃)都起不来的胖熊猫,而且有一个当鸭的爸。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曾梦到过你想要的生活,你曾见过自己的梦想在别人身上实现。这一切打动了你,也打开了你的幻想之门。你有那么一瞬间,那么清晰地确定过自己的渴望……但是当你从幻想中清醒过来时,你沮丧地发现,那只是一个梦,而你只是一个距离目标很远的人。别沮丧,那是定见的第一层修炼——体验。我们需要在生活中遇到自己的价值代表,然后体验它。

不知道阿宝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功夫的。时间一定很久很久了,他的窗前摆满了盖世五侠的雕像,他的床头有飞镖,他学过几个虚张声势的功夫架势,他每天都尝试熊跃起床,只是从未成功。我想,从发现“功夫”的那段时间起,阿宝就认同自己是一个喜欢功夫的人

他内心深深地知道,虽然是面条店长的儿子,但他喜欢功夫多于面条。这个时候,他就完成了定见的第二层修炼:确认

现实中的我们并不会那么容易就确认自己的价值观,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接纳。我离开学校后用了几年时间,接纳自己其实也是一个“需要钱”的人。在职业规划课的价值练习后,我总会遇到有些惊恐的学员:我怎么会是把“经济报酬”或“名声地位”或“安全感”当成核心价值观的人?这是真的吗?我会告诉他们,价值观练习只是为了反映真实的价值状态,至少这个状态是真实的,作为一个阶段性的价值观,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你能否接纳与认同。

就像做完整容手术的人不愿意面对镜子一样,我们往往不愿意认同自己真实的价值观。为什么?因为我们小心翼翼地保有太多的“应该”——男生应该坚强,女人应该示弱,年轻人应该顺从,老了应该安分,这些来自“社会”与“家庭”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势力强大,让我们不敢“接纳”原来自己不是这样。这个阶段的我们往往陷入深深的冲突,快乐与内疚交替出现,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内在拉锯之后,我们开始“认同”其中一样。:

回到《功夫熊猫》来,阿宝的父亲听说他做了一个梦,惊喜地问那是什么梦。父亲踮起脚,眼睛凑近,眼神中透出渴望(你有过这样的场景吗?)。阿宝说,嗯……是关于……面条的。有消息传来,要挑选神龙武士。阿宝开始赶那些吃面条的人:“你们还在干什么?快去看神龙武士!”——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种人吗?一个人总在推动身边的人去做某事,其实那是他内心未竟的愿望,他只是暂时缺乏勇气自己主张——但是当爸爸问他要去哪里时,他会说:“我要去……卖面条。”阿宝爱他的父亲,不想让父亲失望,几分钟后,他背上那愚蠢的面条车,出发去看神龙武士。

就像阿宝一样,当我们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勇气公开表达,我们就遇到了定见的第三层修炼——主张。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面对那些渴望的眼睛,你敢公开主张吗?你敢向父母主张自己的生活吗?你敢向领导主张自己的观点吗?你敢向同伴主张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吗?又或者,当与众不同成为一种潮流,你敢主张自己的平凡吗?主张是我们定见修炼的重要一关,决定我们是成为一个心怀不满、内在分裂的人,还是成为一个愿意尝试、身心如一的人。

所幸阿宝对自己的信念依然坚持,他发现自己无法带着面条摊爬上楼梯(面面俱到、完美太难了,不是吗?),便丢掉了面条摊,开始一个人前进,这是他的第一次主张。可惜他的觉悟有点晚,到达时大会已经开始,山门锁闭。阿宝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尝试多看几眼,他最后把自己绑到一张放满烟花的凳子上,准备点火的时候,父亲来了,吹熄了火苗,看着阿宝……“你不是刚做了一个关于面条的梦吗?”

阿宝此刻完全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他第一次对父亲大声主张:“爸爸,我撒谎了,我做了一个功夫的梦。我!爱!功夫!”……烟花爆开,他飞起来,开始践行他的功夫传奇。

在你第一次主张之后,命运之轮开始转动。在你第一次主张之后,压力与斗争也随之而来。害怕冲突的懦弱的人,无法前行。

接下来的故事,我想你们都非常熟悉了。阿宝开始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努力从面条熊猫成为功夫熊猫。这就是定见的最后阶段——践行。阿宝也想过放弃,他曾半夜逃下山未果,曾想过与父亲一起逃难,但是最后他依然坚持下来,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践行这个阶段的最大困难是——我们总在等待一个救世主出现,其实到了最后,我们发现,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我们必须亲身践行自己的生活选择。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说:“不要等待谁来带领你,先独自去做吧,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原文

Why:为什么要探索如何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常常听人们说: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我什么都不想要”

但是当你问他,你现在满意、过得好吗,他们又都无力地摇头说:“不满意。”其实一个人还能觉得对自己不满意,他的内心一定有潜在的更好的自己的样子,而那就是他想要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我们经常忽视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并且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我们就会在别人的安排中妥协,对自己说“算了吧”“习惯就好”“应该的”你是别人眼中的“老好人”,可是你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你知道自己并不是想做这样的人,或者说你内心对自己的构想不是这样的。(不这么做的坏处)

What: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对应的是别人想要的样子。当你决定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你就确定了什么对你的生命有“价值”、什么是“值得”做的;当很多事情都值得做的时候,你必须选出“最值得的”,当你找到了最值得做的事,你就成为了一开始想要成为的人;那么这个片段中提到的定见是什么意思呢?定见,定—确定的,见—见解,当我们对一项判断或者观点特别确定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定见”,放到个人成长,也就是对于自己想要活成什么样子有非常坚定的想法;

How: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成为你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你;

片段中给了我们这四个层次:

1.预先体验,想象自己要成为的样子

2.认同你的体验,确认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3.勇敢表达,大声主张你想要的样子

4.付诸实践,亲自践行你选择的样子

每个人都经历过一些有点后悔的事情,我也一样,大学的时候,家里严令禁止我谈恋爱的,只要有男生电话打进来,几乎都会被询问。因为个人原因,我需要去兼职;而我的室友们都是有男朋友的,偶尔会一起逛街、吃饭;我也幻想着未来自己会遇见怎样的人,会谈一场什么样的恋爱,但她们问我怎么不找男朋友的时候,我就说不想找,我要兼职。就这样我单身了4年。看完原文片段之后,我发现自己要么活成了家人想要的样子,要么没找对自己最值得做的事儿。

如果我可以回到过去的话,我应该会

1)想象下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大学谈场恋爱

2)接纳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兼职很重要,谈恋爱也不能耽误啊

3)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用不好意思

4)付诸实践,先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一步步走出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我们曾经想像自己活成一棵树的姿态,一回到现实中,还是做回万草丛中一小簇;

回忆过去,我们有过遗憾,有过纠结,大到人生选择,升职加薪,小到超市购物,小俩口拌嘴。请回顾其中一件让你最遗憾的事,这件事让你离自己期待的样子越来越远,并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1分享:之前一直想象金融行业是非常酷炫的,也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像广告上的金融达人一样,左手拿着公文包,与客户侃侃而谈;毕业之后也很确信要从事金融行业,但当自己真正进入这个行业之后遇到很多成长的阻力,困难,自己开始怀疑,在犹豫间,也没有实践的动力了;如果说自己想要的样子是100%,最后只有50%。

A1+:反思加工

过去的已然过去了,以史为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过去,请尝试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写出行动步骤,这一次可以真正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选择,遵循你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踩同样的坑,成为你自己吧。

学习者大器分享:希望自己可以为生活设立目标 1)写下目标 2)确认自己这个目标 3)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4)付诸实践,突破舒适区,拿出足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