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什么叫引导式提问?苏格拉底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答案都在问题中。”
我曾经在给一家企业做咨询时,他们的老板跑过来说他们公司的扯皮现象特别多。举个例子,工程部要招一个工程师,于是通知人力资源部说:“我要找一个工程师。”人力资源部的人很自然地就问了一句:“你要找个什么样的工程师?”
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他们通常只会看着你,不知道如何回答,也有可能憋了半天说句这样的话:“找个什么样的人,你问我,这是你们人力资源部的事情。”人力资源部经理听他这么一说,不爽了,于是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说话,当然要问你,不问你问谁?”两个人开始扯皮,到下班都无法解决到底要招聘什么样的人。
工程部的人一直在做技术,和人打交道的机会相对而言较少,他们往往是精于行而讷于言,所以,作为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最好的提问方法是引导。比如可以这样问——
“请问你要找的工程师,和你们部门的人比,跟谁最像?”
这样问,从抽像变成具体了,工程部的人呢脑海当中就出现某某某的图像,于是会告诉你说:“跟某某差不多吧。”
接下来再问他第二个问题—
“你要找的工程师,岗位的要求之类你能不能给我5个关键词?比如是否要求适应经常出差,再比如对技术有什么要求,等等。”
5个关键词对做技术的人/逻辑分析能力强的人来说并不难,所以,他能很快回答你。
这一问结束后,再让他确认一下,没有问题了,制作好招聘启事,打印出来再让他确认,一次跨部门间的沟通完美达到预期目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沟通中如何运用引导式提问达成预期目标?
当沟通过程中开放性的问题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引导式提问既可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又可以避免相互扯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今年4月份,领导对我说:“你联系下猎头公司,公司技术部要招一位资深设计员。”我问:“岗位职责,个人能力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她回答:“你去技术部问问。”呃。。。好吧。我去问技术总监,她很奇怪的看着我问:“这个还要我们部门写?”
A2便签:
5月上旬,在和装配班长商议制作标准化焊接培训视频教材的时候,这样说:
1.大家都参加了4月20日的焊接培训,对DL—系列的插片焊接方法还有一些什么比较深的印象?
2.结合生产线上的员工实际焊接方法说出培训教材里的1-2个优点或缺陷。
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培训教材中,DL—系列滤波器的芯子里接地电容的焊接步骤和员工实际焊接过程中的不同点与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