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北京宇宙中心分舵第182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刻意练习”的特点+“找到一个好导师” 学习目标: 识别“刻意练习”的7个特点并通过找一个好导师让“刻意练习”变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朱琳,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能力提升方面的内容。【B】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2个片段,不仅可以解释“低水平勤奋”现象出现的原因,还可以让大家学会判断自己是由于哪方面不足而产生的这种结果,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摆脱这种局面,提高能力,创造自己的潜力。【F】这2个片段都来自《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它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实现梦想,达成目标的书。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案例,向我们介绍了“刻意练习”这种方法的特点和原则,并且还教给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景中该如何去使用这些方法。【A】这本书有2个优点,一是许多大咖都推荐,比如我们的帮主赵周老师,书里还写着他的推荐语。二是它的原创性和实用性。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就是“刻意练习”这一方法的原创者,它讲出了“刻意练习”的实质,合理质疑了“1万小时理论”,并且还给出了详细的使用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说明:由于在原文片段前设置了A1,所以为了保证实录的流畅性,把A1置于了原文片段前。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表现和水平的时候,运用刻意练习7个特点,判断自己的练习在哪一方面存在不足。


在正式开始之前,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人跑去问他的老板说:“老板,老板,我都有10年工作经验了,您为什么还不给我涨工资呢?老板说:你是真的有10年工作经验呢,还是只把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使用了10年?

故事很短,但听起来好像还挺意味深长的。把1年的工作经验连续复制10年,这种单纯靠时间积累的重复会让工作能力有所提升吗?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常见。比如,虽然做了二十几年饭,但厨艺依然没有欢欢和刘莉做的好,或者有的小伙伴一直坚持着写书摘、书评和读书笔记,但坚持了好几个月也没有突破,就以没天赋为借口半途而废。用之前非常流行的词语来形容,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低水平勤奋”或者“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A1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法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当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比如像刚刚有的小伙伴说练习瑜伽和学小提琴的时候,或者是想提高自己的销售、运营、演讲或写作能力的时候,投入了时间,但效果不如预期,逐渐丧失了信心,埋怨自己没有天赋,然后半途而废,或者虽然坚持下来了但水平一直没有提高。

       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你想要精进自己的表现和水平的时候遇到的这种情况,一会儿我们请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给大家1min的时间。

     【学习者分享学英语,水平一直没有提高。从小学一直学到现在,水平一直没有长进,现在特别着急,六级考了6次都没有过。

      【拆书家反馈】来这位小伙伴的确很需要我们这种方法。其实,我相信大部分小伙伴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FAB介绍图书

     【B那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这2个片段,不仅可以解释上面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还可以让大家学会判断自己是由于哪方面不足而产生的这种结果,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摆脱这种局面,提高能力,创造自己的潜力。

     【F2个片段都来自《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它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实现梦想,达成目标的书。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案例,向我们介绍了刻意练习这种方法的特点和原则,并且还教给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景中该如何去使用这些方法。

     【A这本书有2个优点,一是许多大咖都推荐,比如其中一位就是我们的帮主赵周老师,书里还写着他的推荐语。二是它的原创性和实用性。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就是刻意练习这一方法的原创者,它讲出了刻意练习的实质,合理质疑了“1万小时理论,并且还给出了详细的使用方法。

       下面就请大家阅读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看看我们真的是因为没有天赋或者投入的时间不够才造成了水平一直不能提高吗?

       读完之后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

简而言之,刻意练习具有以下特点: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么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的方法的技能。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督,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么样才能最好的提高那种能力。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含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一旦设定了总体目标,导师或教练将制定一个计划,以便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积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变化。改进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使得从业者能够看到他的表现已经通过练习得到了提高。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之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地遵照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还不够,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作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检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它们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的不对,以及怎样来纠正。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得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由于新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导师会为初学者提供正确的基础技能,使学生后来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学习那些基本的技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读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刻意练习》这本书说了些什么。这本书告诉我们:能力不是天生的,大师也不是天赋造就的,它们都是练习的结果,但这种练习不只依赖于时间的积累,更需要是一套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刻意练习”。

所以说,我们在练习过程中的半途而废和水平停滞,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天赋或者投入的时间不够,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进行刻意的练习。

那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呢?片段中给出了“刻意练习”的7个特点,我在这里把它们分成了3类。大家可以看一下片段的右上方,这3类分别是前提、方法和实质,下面我们就来依次来看一下这几个特点。

首先是“刻意练习”的前提——有训练方法的技能和特定的目标。有训练方法,我们才知道该如何去提高,其实现在的一些行业和领域基本都满足这一特点,比如音乐或体育领域,销售或管理技能。特定的目标则可以让我们的聚焦自己的练习,比如同样是学英语,刚刚那个小伙伴说她的目标是英语过6级,而欠费姐说她的目标是2年之内英语要想在欧美国家待过那样流利,虽然都是学英语,但目标不同采用的练习计划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刻意练习前,我们先要确定这2个前提条件。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刻意练习”方法——在舒适区之外进行专注有反馈的练习,并针对反馈不断进行调整。舒适区、专注和反馈,这3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我在这儿就用一个例子再来解释一下。比如刚刚万君说她学小提琴,如果她想提高自己的小提琴水平,总是拉一首已经烂熟于心的曲子,无论她练习多长时间,水平都不会提高,这时候她就要选择一首不那么熟悉的、难度稍微大一点的曲子,这就是在舒适区之外。刚开始她虽然每天都练习1个小时,但心不在焉,老拉错,这时候就需要她心无旁骛的投入,意识到自己在哪一小节总是拉错,这就是专注。这时候她的小提琴老师发现,她总是拉错的这一小节是因为指法和弓法不对,老师给她演示了正确的指法,她进行了纠正,这就是针对反馈来进行调整。这就是刻意练习方法的3个特点。【预防异议的讲解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离舒适区并不是越远越好,因为如果超出我们能力范围太大,多次达不到预期效果后,我们很可能会自暴自弃。并且这里的练习是需要持续进行的,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后是“刻意练习”的实质——在过去技能的基础上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这句话不太好懂,尤其是心理表征这个词。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我们举个例子解释一下。就拿拆书来说,由于人和人的经历不同,想到拆书时每个人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对于只参加过两三次活动的人来说,他们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可能是有个人站在这给大家分享一个片段中的知识;但对于三级拆书家来说,他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可能是学习目标是什么、选什么样的片段、适用边界是什么、如何预防学习者异议、如何细化行动建议、如何设计整场拆书等这些更详尽的画面。这就是拆书这一心理表征在拆书小白和三级拆书家之间的差异。刻意练习就是来帮助我们不断创建这种高质量心理表征的过程,而这个创建表征的过程是基于你的过往技能的。比如,要先在RIA训练营中学会写3张便签,再当众表达你的便签,之后再加入跟学习者互动环节。

不这么做的坏处好了,学习完了刻意练习的7个特点,大家还能想起来之前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吗?负面的一般做法投入大量时间,却只是简单重复,埋头苦干。【这样做的坏处结果呢,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然后半途而废或者茫茫然的坚持着。【拆页行动建议这时候我们应该来判断一下,自己的练习是不是刻意练习。是不是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是在舒适区之外持续进行专注有反馈的练习,并且针对反馈不断调整训练计划吗,再看看练习后技能有没有提升。如果哪一方面做的不够,我们就要把缺的地方补回来,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表现和水平。【变成正面的例子比如,像之前我给自己规定每月拆一次书,但这种单纯的重复并不能让我的拆书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拆书能力,我要给自己定一个今年成为三级拆书家的目标,然后多拆一些之前没涉及到的领域,精心准备每一次拆书,并针对现场小伙伴和观察家给我的反馈调整我的拆书方式,然后看看我的拆书能力是不是有所提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反思加工

A1+指令下面请大家对照 “刻意练习”的7个特点,分析一下你们刚刚在便签上写下的练习时半途而废或水平停滞的情形,说说你在哪一项做的不够好,今后该如何去做。

       大家可以写在片段一右下方的表格里。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会儿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blob.png

      【学习者分享欠费姐:打乒乓球10年了,不只没有进步,可能还退步了。只有第一项满足,其他都不满足,今天我终于找到了我水平一直上不去的原因,既没有目标,也没在舒适区之外,不专注,也没有反馈,所以水平一直上不去。今后我要给自己定个具体的目标,多用心练习,跟高手练习,然后不断调整。

      【拆书家反馈谢谢欠费姐的分享,欠费姐的这个分享说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问题。比如我们学手绘,就一直画画画,也不知道自己画得怎么样,也就一直没有进步。

      学习者分享久涯:运营。是个有训练方法的技能,我是在舒适区之外,但我没有目标,也没反馈,好像也没有专心去学。今后可以找个老师或者高手给我指点,找出我哪个地方不对,也给自己定个目标,然后不断学习。

      拆书家反馈感谢久涯的分享。欠费姐和久涯的分享这2种类型的练习,是有些不同的,一种比较具体,就像打乒乓球,另外一种比较抽象,像运营能力。但这两种能力都可以用我们今天的这种方法来练习。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寻找导师的时候,运用怎样找到好导师3个步骤,找到一位好导师。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递进】刚刚久涯说她不知道该怎么找个高手来帮助她练习。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刻意练习的7个特点,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刻意练习变得更加高效,让我们的表现和水平提升的更快呢?大家可以在片段一中找一下,这7个特点中,大部分特点都提到了一个灵魂性的人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对,导师或教练。你们好给力呀!

导师的作用可是不容忽视的,最近有部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追,叫做《我的前半生》,里面的靳东男神化身职场和人生导师,一对一服务、实时指导,让离婚后的罗子君开启了逆袭之路,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新时代女性的完美蜕变!

       你想不想找到这样一个好导师呢?下面就请大家读一下第2个片段,读完之后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

怎样找到一位好导师?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番反复,但你可以采用几个办法来增大成功找到好到好导师的概率。首先,尽管好导师并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人,但他应当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一般来讲,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如果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者,那么只要导师具有足够熟练的技能,对你来说都可以,但如果你已经训练了好几年,那你需要找到一位更加能干的导师。

好导师还应当在他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许多成就突出的人士并不能胜任导师的角色,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来教别人。他们本身能够做出杰出业绩,并不意味着就能教其他人怎样追求卓越。询问一下导师的经验如何,有可能的话,做一番调查,甚至和这位导师以前的或现在的学生交谈。这些学生有多么优秀?他们技能的提升,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位导师?他们对导师的评价是不是很高?最好是和那些刚刚开始接收导师指导的人交谈,因为他们的水平与你现在大致相当,他们对那位导师的体验,也与你自己从那位导师那里获得的体验最接近。理想的情况是找一些年龄和相关的经验与你相当的学生。有的导师可能非常适合教孩子和青少年,但对怎样帮助成人学生,经验相对不足,理解也不够透彻。

衡量导师的声誉时,要牢记主观判断的不足。在线评级网站尤其容易产生那些不足,因为这些网站上的评级,通常反映了导师有多么迷人的外表,或者在他手下学习多么愉快,而不是反映了他们的教学和辅导多么高效。在了解对某位导师的评论时,要忽略那些关于他的课程多么有趣的评论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特别重要的是查询意向中的导师在训练方面的情况。无论你每星期跟导师上多少堂课,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训练,完成导师布置给你的练习。你希望导师尽可能多地在上课期间指导你,不仅教你如何练习,而且告诉你应当注意哪些特定的方面,你犯了哪些错误、怎样识别卓越的表现。要记住: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检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丹尼斯·麦克劳克林的“丹计划”,是证实我们可以怎样在导师指导下提高自己的好例子。丹尼斯曾了解过刻意练习,并且吸收了很多经验,因此,从他开始提出要练习打高尔夫球开始,他就理解个人指导的重要性。甚至在他还没有开始时,他已经找好了三位导师:一位高尔夫教练、一位力量和体能训练的教练、一位营养师。

       丹尼斯后来的经验阐述了关于指导的最后一条经验:当你已改变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几年来,丹尼斯在他最初的高尔夫教练指导下提高了自己的球技,但到了一定程度,他的进步就停滞了。他已经吸收了教练教给他的一切,准备找一位水平更高的教练。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不再能快速进步,或者根本没有进步的地步,别害怕,去找一位新的导师。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停的向前、向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读的差多不了,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导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导师在刻意练习中的作用。

刚刚我们学习了刻意练习的实质是一个创建心理表征的过程,而导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个心理表征,使我们可以监测和纠正,甚至是预测自己的表现。在导师帮助我们创建心理表征的过程中,他会给我们打下坚实的基本功,会根据我们的特点来调整训练计划,还会提供宝贵的反馈,并告诉我们一些练习中的微妙技巧,突破我们的瓶颈期。

播放视频约3min(17集12分),帮助大家理解导师与心理表征上的关系。

这个片段的背景是:画面中的这个女人是马伊琍饰演的这个人物的小学同学,知道她离婚后在这买鞋就开始讽刺她。

好,我们就看到这,关键的部分已经看完了,最后的结果就是罗子君是连续3个月的销售冠军。

这个片段中,罗子君之前在心里想的是把鞋盒朝这些笑话她的同事砸过去,但在这时候,她想起了贺涵对她的指导,要韬光养晦,所以她在这时候监测并纠正了自己的行为,没有这样做,而是笑脸相迎的卖出去一双近万元的鞋。如果没有贺涵这个导师的指导,她可能不会进步的这么快。

那如何来找一个好的导师呢?我把片段中的内容细化成下面3个步骤,大家可以看一下片段右上方的表格。

      【细化原文行动步骤首先是找。只有找到一些备选导师,我们才能来判断哪些是好的导师。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找,求推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搜集备选导师以及他们的相关信息。比如你想找个舞蹈教练,可以自己在百度或者微博上搜一下,也可以在朋友圈求助说“求推荐靠谱舞蹈教练”,还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教练的课程,问一下学员对这位老师的评价。

第二步是评价。对我们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内容包括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和训练情况。

在专业技能方面,我们要看导师的水平和擅长的领域。水平比自己高,擅长领域要与你自己需要提高的方向一致。比如你想学的是拉丁舞,你需要是在拉丁舞方面比较擅长的教练,而不是民族舞。

在教学情况方面,我们要看导师的表达能力以及他们所教学生的年龄和水平。因为有的老师虽然水平高,但不会教人,或者擅长教小孩,对成年人缺乏经验。比如你想给自己找个舞蹈教练的话,这个教练的学生应该大部分是成年人,而不是小孩。

在训练水平方面,我们要看导师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训练频率以及反馈情况。比如一周上几次课,是否能及时纠正你的错误,并给你展示正确的表现。

另外,评价标准要客观,避免偏见和主观感受的影响。而不是看他长得好不好看,声音好不好听,多用一些可以量化的描述来进行评价。

最后是更换。当我们进步的不明显或者停滞的时候,换一个新的水平更高的导师,这就要我们重新找个好导师。因为如果我们不换,我们水平就会一直处于这个状态,得不到更好的提升。

        blob.png

      【预防异议的讲解有的小伙伴会问,我必须找导师吗?这其实不是必须的,但好的导师会让你进步的更快,尤其是在你刚入门或瓶颈期的时候。虽然你可以利用视频和书籍,但有时候不管你在视频上看了多少遍示范,你依然会注意不到或者理解错误某些细微的差别,而且,即使你发现了自己的缺陷,可能也无法想出好的办法来弥补。

      预防异议的讲解那如果真的条件不允许怎么办?比如没钱或者一下子找不到人来教。那我就不能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了吗?当然不是。这时候我们可以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自己设计练习方法,这样我们的能力同样可以得到提升。只不过这又有另外一套更详细的方法,我们可以以后再分享。

      【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blob.png

        黑石:可以换个教练。

        对,因为她的身材一直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状态。相信有健身经验的小伙伴可能知道,她这时候可能需要一些力量训练,或者其他的运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了,学习了如何找到好导师的方法后,我们就要来练习一下啦。这里有一个具体的场景给大家,大家可以看下片段二的背面,在左半边。

A3 场景演练

    【给出具体场景拆书帮北京宇宙中心分舵第8RIA训练营就要结束了,准会员小红就要正式加入拆书帮啦兴奋之余,她还有一点儿纠结和焦虑——不知道该选谁做自己的师父。

她平时比较害羞,不是很主动,之前也没有在很多人面前讲话的经验,加入拆书帮后,她想多拆解一些沟通和自我管理方面的书籍,既提升自己又可以帮助跟她有相同问题小伙伴。另外,她还想尽快成为一名出色的三级拆书家。

  blob.png

备选师父:

存在:三级拆书家、宇宙中心分舵舵主、天津筹备分舵植舵教练。投资理财、男女沟通、心理学、哲学都略有涉猎。喜欢看武侠小说、喜欢打游戏、骑行过川藏线和海南岛。已收徒弟5人。

超哥:宇宙中心分舵教育长老、骨灰级观察家。性格温和,循循善诱。喜欢户外、桌游。主拆沟通领域、目标管理、精力管理。以收徒弟9人。

超超:宇宙中心分舵会员发展长老、拆书帮的小太阳。情绪管理、收纳整理、时间管理、手账类都有涉及,已收徒弟2人。

Lizzy宇宙中心分舵美女拆书家,干练、知性说的都是她。沟通领域、结构化思考、收纳整理、自我管理方面都有涉及。

跳舞:三级拆书家、宇宙中心分舵教育长老、天津筹备分舵植舵教练。有线上、线下拆书经课经验。主拆领域:注意力管理、压力管理、亲密关系。已收徒弟8人,目前主要负责指导宇宙中心分舵2-3级及以后拆书家。

      在表格下方,给大家提供了5个备选导师及他们的特点,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对这些备选导师的了解。

     给出清晰指令请你运用今天学习的“怎样找一位好导师”的方法给她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出解决方案,一会我们请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讨论结果。大家可以把讨论出的解决方案写在背面的表格里。

     【学习者分享我们组选的是超哥。听过超哥的拆书,也可以通过微信问。要客观评价他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和训练情况,比如拆书的能力、对技能点的熟悉程度、徒弟的数量、点评的能力、教育方式等。超哥是教育长老和骨灰级观察家,这说明超哥拆过很多次书,并且点评过很多人的拆书,这可以说明他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上不错;他的徒弟有9个,最多,说明他比较会教人,因为要是不会教的话大家可能都不会选他,这也说明教学上很好;另外超哥循循善诱,这是他教学方面的优点,可以帮助内向的小红,不会吓到小红;还有超哥的主拆领域是沟通、目标和精力管理,非常符合小红想提高的方面,而且小红想尽快成为三级拆书家,超哥的专业技能也会帮到他。

     【拆书家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她说的有些内容是我当时做A3的时候没有想到的,非常棒,非常详细。不仅3个方面都说到了,还解释了详细的原因。

       还有小伙伴有不同的结果吗?

     学习者分享欠费姐:我倒不是不同,我还有补充。如果小红进步不明显或停滞的时候那就去选跳舞吧!

     拆书家哈哈~~~,我们到时候问下超哥愿不愿意哈~,我们说不定可以创新一种新的选师父方式,当你达到多少级别后,可以换水平更高的拆书家~~~

      学习了刚刚的片段,我们知道找一位好的导师,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入门,也可以让我们的技能提升的更快。我们也在一个虚拟的场景中,练习了找导师的方法。

A2 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包含具体场景的提问你有什么一直想学习或提升的技能吗?或者一直想要实现的梦想?那个想法一直萦绕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比如,在大家面前出色的演讲,优美从容的完成颇有难度的瑜伽动作,或者是写一手好的钢笔字,写一篇大家争相转发的好文章

       有哪个小伙伴自告奋勇的说一下。

      【学习者分享万君:想当小提琴老师。

      拆书家好,万君想当小提琴老师。

      【分步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场景中的应用如果将来有个机会,可以让你为自己选择一个导师,更好提高自己的表现和水平,实现梦想,你会怎样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为自己选择一个好导师呢?

       请大家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在写下你找导师的方法。大家可以写在片段背面右侧的表格里。

     blob.png

     【学习者分享欠费姐:成为PPT高手,做好PPT并且能讲好PPT。我可以线上和线下来找。比如线上有一些App,还有一些线上课可以试听,还有一些网站都可以找,线下的话可以去找一些身边做的好的人他们是怎么学的,他们找谁当导师。专业技能的话,可以看一下他做的PPT等作品,是不是很厉害,是我喜欢的。教育方面的话,可以找一些以教PPT作为职业的老师,他们经验都比较丰富,如果不是作为职业的话,起码他要在他的公司或者团队,做过这样的分享,这样的话他就能比较容易传授他的经验。如果他是以教PPT作为职业的话,可以去问下他的学员他的训练情况和内容,比如在哪上课,多长时间之类的,通过试听了解,如果是一些业余的话,可以问他的同事,他的风格,平时是不是有时间等等。如果你跟了一个老师后,发现水平提升不快了,就可以换更高水平的。

      【拆书家反馈】好,欠费姐分享的很好,说得很详细。但有一个小点没有说到,就是专业技能里的擅长的领域,比如如果你想学工作汇报类的呢,你可以去找这方面比较厉害的老师,或者想学商业展示的呢,可以侧重找这方面比较厉害的老师。

结语       

      【强有力的总结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就学习到这儿了。我们今天不仅学习了刻意练习的7个特点,还学习了可以通过3步找一个好导师来让我们的练习变得更高效。但就像这本书里写的,刻意练习将向你显示登上巅峰的路径,至于在那条路上能走多远,则取决你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