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内向者沟通圣经》 所属活动: 上海喜乐分舵252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内向者建立优势的4P原则 学习目标: 学习4P原则,帮助内向者将不足转化为优势

开场: 大家好,我是喜乐分舵最年轻的拆书家贾斯汀,我是一个爱折腾的大学生,也是一个立志成为学习促进者的学习者。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以及拆书帮:
所谓拆书,不是把书拆成好几半,而是讲究对书中知识和信息的拆解,并且转化、内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我想这是拆书法区别于其它读书方法的特色所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方式。个人应用的是RIA便签读书法,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现在特别介绍一下RIA便签读书法。R是阅读原书拆页,选择对你特别有触动的一两页即可。I是要用自己的话来重述R拆页的中心思想并可以适当发挥。A是指拆为己用,分成联系过去经历经验的A1和把握当下、展望将来的A2。RIA对于个人和组织都很适用,可以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拆书帮就是热爱拆书的小伙伴组成的社群,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在这里,将有更多学习爱好者通过拆书来培养创造价值的能力。
今天拆解的书是《内向者沟通圣经》,作者叫作珍妮弗·康维勒,是美国著名职场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激发无数内向者潜能的“务实博士”。这是一本内向者的职场升级宝典。本书首创简单实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内向者建立优势的4P法则:其实是一个简单易记的指南,包括四个步骤,分别是准备、展示、推动、练习。因为这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对应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都是P,所以叫做4P法则。这四个步骤恰恰可以解决内向者面临的四大挑战。

l  第一步:准备

内向者如果对要面临的情况和解决的方案并不熟练,没有充足的准备,那么就会慌乱有压力。内向者要缓解压力,第一步就是做足准备,制定一套作战方案,按步骤为人际交往做好准备。

l  第二步:展示

内向者要赢得别人的关注和好感,就需要展示自己,需要专注在当下,专注于和你一起交流的人,勇敢真诚的沟通和分享。展示,就是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专注倾听对方(2)记住对方名字,也让对方记住你的名字(3)自我介绍,告诉别人你是做什么的。

l  第三步:推动

鼓励自己走出舒适区,这一步其实是内向者给自己设立一个小挑战和目标。一旦突破了自己过去的舒适区,就有可能迎来全新的机会。比如:你不擅长演讲,就一定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公共演讲的机会;你不擅长和客户沟通,你就一定要设置一次与客户的对话。

l  第四步:练习

前三个步骤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练习。持续不断的练习,将这些有效果的行为内化成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说到内向者,大家想到的是不善交流的这样一群人。在外向者主导的这个世界中,内向者因为不爱说话、不懂经营关系、不会自我营销,导致常常被低估,被误解,被人忽略,从而错过了很多关键信息,丧失了很多的机会。这是内向者自身的不足,很多人说“性格注定一切”,那么内向者就注定比外向者弱嘛?当然不是,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内向者通过这个4P原则,一样可以成为沟通达人。

第一步准备,制定好作战方案。跟下棋的道理一样,落子之前想清楚后面几步怎么走。比如说你要和一个客户高管面见沟通,你可以提前想对方会关心什么问题、会提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然后找一个你信任的同事或者朋友模拟一个访谈,让他扮演客户向自己提问题,看自己的表现如何,让朋友给你反馈,然后再改进。这样反复演练,自然就有底气得多。

第二步展示。展示的关键在于专注和勇敢真诚的表达。我想到“当幸福来敲门时”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主人公要去参加一个对他非常重要的股票经纪人实习生面试,但是因为当时他经济特别窘迫,没有钱交他的交通罚款,结果头一天被警察抓到监狱里,等第二天一大早放出来的时候,赶到面试现场时,身上还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面试官看到他的反应可想而知,但主人公没有用路上想好的精心包装的借口,而是选择了坦诚,他真诚地向面试官介绍了他的情况,反而为他赢得了面试官的赞许和工作机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展示自己最大的技巧,就是勇敢真诚地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推动。走出舒适区,这一点我想已经不必详说了,正如爱默生所说的“去做你最害怕的事情”,设置一个小挑战,强迫自己在“不舒服”里成长。

第四步练习。4P原则也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要实现从“自闭”到“沟通达人”的转变,需要专注,需要反馈,需要纠正,也需要坚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大二的时候,我有去参加一个青年组织举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年会,主办方邀请了十几位资深职场大牛作为嘉宾,以世界咖啡屋的形式给大学生分享职场经验,答疑解惑。我当时是抱着勾搭大牛的心态去的,可是真正到场的时候就被几百人人山人海的阵势吓到了,不怎么敢发言提问,同时一场世界咖啡屋的时间有限就2、3分钟,平均下来每个人和每位大牛也说不上几句。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最后自由交流的环节也没好意思去要大牛的联系方式。很可惜,当时我无功而返。

我想如果再给我一次这样的机会。运用这4P原则,我就有可能结识一位大牛导师。在去参加年会之前,我就会做足功课,我可以动用我在主办方里认识的渠道,要到参加这次年会大牛的背景名单,我可以锁定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大牛,细挖他们的背景,并且知道他们具体座位的位置;我可以事先了解整个活动的流程,从而挑选合适的时机。我会准备好开场白、准备好提问题和共同话题。

做足功课之后,自然不会慌,不会晕头转向。我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真诚地向大牛请教一个他感兴趣的话题/问题,然后自然而然询问到联系方式,同时使对方留下深刻影响。

A2:我们公司每周五下午会有1小时的员工内部分享会,会请一些公司部门的志愿者进行分享。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勾搭时间,我想去试着认识公司每一期分享嘉宾。

1、首先我得勾搭行政部门小姐姐,就可以得到一手分享会嘉宾信息和分享主题,然后就分享主题思考我可以提的问题,对方关心的一些话题。

2、在分享会进行时踊跃提问高质量问题,让对方记住我,留下印象。

3、在分享会结束,趁着人流散去时,询问联系方式。

4、坚持每期都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