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晓冰,今天我所选的拆页来自于“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老师所撰写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这本书。
【F】:这本书是李中莹老师结合了多年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编制而成,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亲子关系的各种技巧,为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提供了一整套实际有效的概念和做法;
【A】:这本书是李中莹老师的经典著作,和亲子类的其他书籍相比,有三大特点,分别是1系统全面、2精简通俗、3实用可操作性强,所以这本书被多位育儿及亲子专家推崇,被誉为父母宝典;
【B】:相信通过学习这本经典著作,会让我们在处理亲子关系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接下来请花3分钟阅读关于处理孩子情绪技巧的拆页
这个拆页的章节标题是“EQ型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
【预防异议】:
可能会有伙伴们提出,我现在都还没结婚、或是我还没养育孩子呐;但请相信,今天学习的这个技巧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孩子,可以是自己养育的、也可以是侄子、外甥,或是同事家的,在某种情境下我们可能会需要行使家长的职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应用到这套科学有效的方法了。
可能,还会有伙伴提出,为什么要学习EQ型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本书在这个拆页之前,就为我们概括总结了四种传统型处理孩子情绪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依次来看看:
一、交换型:是用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事物,如智能手机等与孩子做交换,让孩子停止负面情绪。
二、惩罚型:是以责骂和恐吓的方式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你是不是找打啊?”
三、冷漠型:这种家长会躲避负面情绪、让孩子自行宣泄,比如说,“等你气消了再出来!”
四、说教型:这种家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喋喋不休的讲大道理,如“应该怎样”“怎样才是对的”等。
现在,不采用EQ型方式处理情绪的坏处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这四种传统方式其实并未真正有效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仅仅是暂时压制住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EQ型家长是如何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的呢?分为4个步骤,分别是,
1、接受:是向孩子表明,“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
2、分享:分为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先帮孩子捕捉内心的情绪,以借此顺势说出事情细节。
3、肯定与引导:是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情绪和动机,并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之处。
4、策划:询问孩子想得到什么,并一起探讨解决办法。
【举例】:
好,接下来就一起看看我们生活中会出现的情况,有人称,2岁到3岁的孩子是恶魔,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很多情绪,但是他对情绪的意识比较朦胧、还不会有效表达,刚好,我女儿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具体情景就是,我女儿和邻居小朋友悦悦一起玩,玩着玩着,两个小朋友就为了争抢玩具而相互推搡、最后哭起来了。这个时候,各种家长是怎样应对的呢?
1、交换型的外公会说,“来,不哭了、不哭啦,我们去吃雪糕,智能手机比这个玩具好玩多了。”
2、惩罚型的父亲登场了,说,“哭哭哭,有什么好哭的,你是不是找打啊?”
3、冷漠型的母亲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我自己,我理解她情绪,但不知道去化解——我会视而不见,让她自己情绪消散了之后再沟通。
4、还有喋喋不休的外婆,她会长篇大论地说,“你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然后吧啦吧啦……”。
而我们学习了EQ型家长的沟通技巧、并要运用到实践啊,我们要怎么去有效沟通呢?
首先,是接受。从心态上接受,我是认可孩子现在是存在情绪的,怎么表达呢?抱起孩子。
然后,分享。捕捉孩子内心的情绪,问问她,“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啊?”当然!是吧;然后处理事情,对她说,“跟妈妈讲一讲,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引导孩子讲出细节,释放出一部分负面情绪。
接下来,是肯定与引导。肯定孩子的情绪和动机——这种情况妈妈也会很生气的;再引导她意识到行为的不足——但相互推搡、哭闹是不对的呀;
最后,针对这件事情,策划解决办法——那现在你们都想要玩具,能怎么办呢?或是巧虎和琪琪会怎么做呢?(一人玩一会,再交换);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你要怎么办啊(好好跟小朋友说,然后交换着玩)。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的,学习完这个拆页和生活中的实例,来想一想,我们作为家长,在生活中面对处在负面情绪孩子的场景是怎样的呢?这个孩子可能是因某事而生气?愤怒?伤心?失望?混乱?妒忌?请想一下这个场景,简单写下当时的时间、地点、你和孩子的关系、事件、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叶子:我身边孩子少、现在没有孩子,在地铁里面看到的基本上都是骂的那种形式【惩罚型】,“快走啦,别哭了,再哭把你扔在这儿”,都是很凶的。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作为家长,今后在面对孩子处于负面情绪的场景下,参照刚刚学习的EQ型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会如何引导孩子去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呢?请加工出自己具体的行动步骤。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叶子:如果是我是家长的话,这孩子在哭,他肯定很伤心、很难过,他哭肯定是有原因哭的对吧。【接受】我会说,“看你哭得那么伤心,肯定会难过”,对,他肯定很难过,接受他的情绪。这时候再引导他讲是什么事情啊、愿不愿意跟我说一说啊。然后他可能就会到这个事情当中去,可能就不会哭了,就跟你说事情了【分享】。听完这个事情,就要肯定他,我如果是你的话,遇到这个事情,也会很伤心、很难过的,然后接下来就是引导【肯定与引导】;最后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怎么样才会更好?创造条件,让他自己去想要怎么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