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朱琳。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应对抱怨和唠叨的小技巧。
莫瑞的病人是一位慢性重症抑郁患者。这位患者名叫哈里特,是一位52岁的雕刻家。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哈里特的问题是她的朋友老喜欢把她当“心理垃圾桶”,把一些个人问题都对她说。这些问题让哈里特深为苦恼,因为她的代入感太强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朋友,所以他总是觉得压抑,老是愤愤不平,直到有一天她学会了“莫瑞反哭诉法”。莫瑞只是教她认同朋友的话,然后在朋友的牢骚中找出一些积极的方面并专门围绕这些方面说事,以分散朋友的注意力。
下面就是几个例子:
1.发牢骚的朋友:噢,我到底该拿我女儿怎么办?我担心她又开始抽大麻了!
回应:唉,这年头抽大麻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你女儿做的艺术品很出色,她现在还在做吗?我听说她最近获得了一项大奖。
2.发牢骚的朋友:老板没给我升职,自1年以前升职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我在这里干了20年,我认为我应该升职。
回应:确实,你的资历摆在这里,而且你对公司的贡献很大。告诉我,20年前你最开始来这里上班时是什么样的。我敢打赌,那时和现在肯定大不一样。
3.发牢骚的朋友:我的丈夫似乎老是不回家。每天晚上他都出去玩,和那该死的保龄球社团厮混。
回应:你最近不是也玩保龄球吗?我还听说你得了很高的分呢!
哈里特很快就学会了“莫瑞诉反哭法”,她说她的情绪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抱怨/唠叨时,不再手足无措,烦躁不安,而是先认同对方话中的情感和结论,再寻找对方话中的积极内容并开启新话题,从而化解抱怨/唠叨。
B:不知道大家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是否常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唠叨。你通常是怎么回应的呢?是耐心的给建议,还是置之不理,或者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是因为帮助不了他们而内疚吗,还是说感到烦躁、负能量爆棚,想赶紧终止这场对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个小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结束这种喋喋不休似的对话,还可以帮助我们把对话引入积极的方向,让对话双方都有个一个好心情,关键是这个方法还非常简单。
F:这个方法就来自《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书,它是一本能够让你快乐的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非常常见的情绪问题,比如内疚、自卑和焦虑等等,让我们从痛苦中走出来,不再受情绪的摆布。
A:刚刚有小伙伴说这本书非常厚,的确,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系统性。书中不仅有情绪状况自查表,可以让我们清楚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还给我们介绍了产生不良情绪的10种认知扭曲,最重要的是给出了22个简单有效的原则和技巧让我们可以改善情绪。好啦,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看看它是如何教我们应对抱怨和唠叨的。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好啦,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看看它是如何教我们应对抱怨和唠叨的。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拆书家讲解部分:
我看到有的小伙伴已经看完了,那如果没看完也没事,一会儿我们会一起来梳理一下的。
抱怨、唠叨在我们的生活中都非常常见,要想化解它们,我们就要先弄清楚对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抱怨和唠叨。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对方之所以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并非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烦躁不安或者缺乏安全感,想找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或者说他们是想找个信得过的人说说话,聊聊天,来释放一下这种情绪。
所以说,如果这时候你选择给他提建议,他真的很可能会拒绝你、排斥你,甚至认为你这是在批评他,而你也可能因为他的拒绝而感到非常不开心。
如果这时候你选择置之不理,对方可能会认为你不在乎关心他,不重视你们之间的感情,那么你想辩解的话也可能百口莫辩。
好吧,如果你说这时候我是想选择认真倾听,可是你倾听的时候却不知该如何回应,促使对方把想说的话一股脑儿说出来,那你可能会埋怨自己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化解抱怨和唠叨。
片段中写道:我们只需要认同朋友的话,然后在朋友的牢骚中找出一些积极的方面并专门围绕这些方面说事就行。
(细化行动步骤)
下面呢,我们就把这个方法不断的细化,好让大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我们可以先把这个方法分解成3小步骤:
1.认同对方的话。2.找出对方话中的积极方面。3.围绕积极方面开启新话题。
那这3步具体该怎么操作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拆页的右上方。
1. 认同对方的话。
肯定性回应(对啊/是啊/确实)+简短复述(情感/结论)。
2. 找出对方话中的积极方面。
抓关键词法,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抓取1-2个关键词,多是一些名词或动词。
3. 围绕积极方面开启新话题。
合理联想法,结合关键词和你对对方的了解。比如对方的经历、他的朋友圈、你俩的微信群、你俩之前的聊天内容、你们共同认识的人等。
第1步,认同对方的话。在这一步我们采用的是肯定性回应+简短复述的方法。在今天的第一个片段中大家学习了同意和重复这两个的概念,我们在这里也是先用对啊/是啊/确实这种词语表明我是认同你的,卸下防备,然后再简单重复对方话中与情感或结论有关的句子。比如就拿片段中第1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说“是啊,我也感到你很担心你的女儿。”这里的“担心”就是一个表示情绪的词,或者我们看片段中第2个例子“确实,我也认为你应该升职。”这样简短重复一下对方话就可以了。
第2步,找出对方话中的积极方面。这一步我们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对方话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抓1-2个关键词就可以了,它们多是一些名词或动词。在这里呢,我们对积极做一个界定,它是一个比较相对的概念。就拿片段中的第1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找到“女儿”和“抽大麻”这2个词,那相对于“抽大麻”来说,“女儿”就算是一个比较积极的词,我们就可以从女儿这个方向入手,要是我们从“抽大麻”这个方向入手的话,可能会越说越消极,情绪更加的低落。
第3步,围绕积极方面开启新话题。这一步我们采用合理联想的方法。结合我们刚刚找到的关键词和你对他的了解展开。比如可以从他的兴趣爱好、经历、他的朋友圈、你俩的微信群、你俩之前的聊天内容、你们共同认识的人等方面入手, 逐渐联想,往积极方向展开,来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化解这种抱怨和唠叨。
有的小伙伴会问,我们只要按照依次按照这3步来,就能化解掉对方的抱怨和唠叨吗?这是不一定的。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反复使用第1步,先不断认同,先让对方多说一些内容,获得足够多的信息,然后在这些内容中抓取关键词,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开启一个积极方向的新话题。
下面就通过我自己的一个例子,帮助大家把这个方法再串一遍。
大家可以翻到片段的背面,看左半边这一块,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被父母逼婚的例子。
像有天晚上呢,我给我妈打电话,她又唠叨起了我的结婚问题。
我妈说:“你看你都这么大了,再不考虑就晚啦!”
我说:“是呀,再不考虑就晚了。”
我妈说:“我也不是催你,我不是怕你剩下吗,我这也是关心你。”
我说:“恩,我知道你是关心我,怕我剩下。”
我妈说:“你看跟你差不多大的孩子都结婚了,有的都有孩子了”
我说:“是呀,他们的确好多都有孩子了。”
前面这3小段对话中,我一直在使用第1步认同我妈说的话,说“是啊”然后简短重复她的话。虽然内心有些不耐烦,但这时候我还没找可以开启新话题的内容和时机。
接下来,
我妈说:“你还记得你之前那个小学同学××吗?我明天还要去参加她的婚礼。”
当听到我妈说到了“婚礼”,就感觉转机来了,这是因为我找到了“婚礼”这个关键词。这时候就用到了我们的第2步,抓关键词。
紧接着我开始使用第3步,开启新话题,所以问道:
“是吗,你要去参加婚礼呀!还有谁要去呀?”
我妈说:“你那些阿姨们呀,有谁谁。到时候我们一起过去。”
我说:“是吗,她们都要去呀。那你穿什么衣服呢,你那么美,可千万别美过新娘子。”
她说:“哎呀,真是,哪能美过新娘子呢”(做娇羞状)
我说:“真的哎。要不你赶快去敷个面膜,然后早点睡觉,到时候就可以美美哒了。”
然后我妈就挂了电话,第二天中午还给我发了好多好看的照片。
在第3步,我从“婚礼”这个关键词入手,凭借着对我妈多年的了解,逐渐联想,把话题引到一个积极的方向,成功化解了她的唠叨。
如果一开始我就反驳她或者生硬跟她说“哎呀,行了行了行了,我知道你说的这个事儿了”,那我可能得不到后面的信息,我们很可能不欢而散,挂了电话就后悔,达不到这样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个方法呢就是先认同对方话中的情感或结论,然后再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找到积极的内容,最后合理联想开启积极新话题。
A3环节:
下面呢,我们有一个场景演练的环节。
大家可以看一下拆页的背面,右半部分。
在这里有一个具体的场景给大家:
小红上周去贵阳出差,其实她本可以不用去,但正赶上原定同事临时加班,人手不够,所以把小红派去。不巧的是正赶上南方暴雨,贵州也下了大雨,回北京的火车当天临时取消了,她只能辗转从贵阳坐飞机到天津,再坐火车回北京,到家已经晚上11点多了。这不,第二天一上班,她就跟你抱怨起来了。
小红:“这次出差太累了,昨晚11点多才到家,一大早又要来上班。”
你:“ 。”
小红:“而且这次出差又赶上下雨,回来的火车都取消了,只能坐到天津的飞机,还要再转火车回北京。太折腾人了!而且行政还让我把坐飞机的原因做个书面说明,这样才能报销交通费。我也真是无语了。”
你:“ 。”
小红:“去的时候到没下雨,而且在贵阳那几天也没下,就是雾蒙蒙的。”
你:“ 。”
小红:“ 。”
……
小红的背景资料:大龄单身文艺女青年一枚,平时喜欢旅游、拍照、电影和话剧。上个月刚结束了自己的西藏之行,现在还陶醉其中。
我在这里给出了部分对话,请大家根据我们今天学的化解抱怨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对话。
对话前半部分已经给出了大部分的背景信息,大家讨论后填空即可;
对话后半部分请大家根据小红的背景资料和自己的常识合理联想,自行发挥。按照我们刚刚学习的3步应对抱怨的方法,寻找积极内容开启新话题。
请大家2人一组讨论,一个扮演小红,一个扮演化解抱怨的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一会我们请2个小组来角色扮演一下,说一下他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分享)
大家停一下,有哪个小组自告奋勇,来角色扮演一下。
第1小组
小红:“这次出差太累了,昨晚11点多才到家,一大早又要来上班。”
化解者:“ 哎呀,你这次出差的确是太累了 。”
小红:“而且这次出差又赶上下雨,回来的火车都取消了,只能坐到天津的飞机,还要再转火车回北京。太折腾人了!而且行政还让我把坐飞机的原因做个书面说明,这样才能报销交通费。我也真是无语了。”
化解者:“ 你这次去贵阳是下雨了吗?那边是一直在下雨吗? ”
小红:“去的时候到没下雨,而且在贵阳那几天也没下,就是雾蒙蒙的。”
化解者:“ 那你在贵阳玩了没呀,有没有拍好看的照片? ”
小红:“ 那当然啊,我必须拍照片呀!你快来,我给你看看...... ”
这一小组基本上理解了我们这个方法的关键点,要从对方的话中转移注意力,她们找到的是“贵阳”这个点,小红既然喜欢旅游和拍照,那我们就可以从这方面来分散她的注意力。
还有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吗?
第2小组
小红:“这次出差太累了,昨晚11点多才到家,一大早又要来上班。”
化解者:“ 恩,那你是挺累的,今天得够呛了 。”
小红:“而且这次出差又赶上下雨,回来的火车都取消了,只能坐到天津的飞机,还要再转火车回北京。太折腾人了!而且行政还让我把坐飞机的原因做个书面说明,这样才能报销交通费。我也真是无语了。”
化解者:“ 恩,是啊。那你这次去贵阳,那边雨下的大不大 。”
小红:“去的时候到没下雨,而且在贵阳那几天也没下,就是雾蒙蒙的。”
化解者:“ 咦,你不是上个月才去了西藏吗,这次又去了贵阳,我听说贵阳有山有水,挺好看的, 你觉得这两个地方有啥不同吗 。”
小红:“ 西藏嘛,我感觉就是阳光明媚 ,非常心旷神怡,但是到了贵阳,山水就很秀丽,而且这次去雾蒙蒙的,增加了朦胧感,也挺美的 。”
化解者:“ 那你觉得,我要是去旅游的话,你推荐哪个地方呢 。”
小红:“ 哈哈哈,我觉得你还是去天津吧... 。”
恩,第2组小伙伴的对话内容更加丰富一点,结合了小红的经历,比如说西藏之行等等,话题转移的也比较自然一些。
虽然一些沟通类的方法会让人有一些套路的感觉,但只要我们熟练了,把方法的精髓领悟了,使用起来就会比较随意了。而且当对方在情绪上的时候,他可能感受不到你是刻意的转换了话题。相信大家刻意练习,熟能生巧,可以掌握到这个方法的精髓。
那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就学习到这儿了,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如果我是真的想给他提建议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可以先等一等,等他情绪稳定下来,找一个单独的时间,大家平心静气的坐下来,等他恢复理性思考的时候,再给他提建议,这样的话,他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下次呢,当我们遇到别人的抱怨和唠叨时呢,我们就可以尝试使用一下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先认同对方话中的情感或结论,然后再抓关键词,最后合理联想开启新话题,把对话引入一个积极的方向。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