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谈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表达烦恼 & 积极接受批评 & 化解抱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表达烦恼,达到希望 学习目标: 掌握如何向对方表达烦恼以达到自己的希望

开场: 大家好。
图书介绍:

B: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他人的行为造成的影响而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忍着不说,真的是很难过,而且问题有可能会更加恶化。如果直接说了,又可能因为表达太过直接而损伤和他人的关系,同时对方未必会为了解决你的烦恼,而做出行为上的改变。那么如何向他人正确的表达我们的烦恼以及我们对他们行为改变的希望以解决我们的烦恼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个小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表达出由于他人行为给我们造成的烦恼,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表达出我们对他人行为改变的需求,以解决我们的烦恼。

F:这个方法选自《谈话的力量》这本书,它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这本书的作者艾伦·加纳是美国知名的沟通学咨询专家,他教授过数百期“谈话技巧”培训班。

A: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的数百例科学研究以及20年来教授学生的亲身体验写成的。可以说是既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我们拆书帮有很多拆书家都曾经拆过这本书,从这个侧面也反映了这本书的确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好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一开始就要搞清楚谁有烦恼。一旦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就有烦恼。清楚地告诉对方“我有烦恼”,他就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也就更容易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简要地说明让你烦恼的行为。在说明的时候尽量采用客观的态度,说得具体一些。一次只需提一种行为,最好提到的问题是正在发生的,或者刚刚发生不久的。

指出了谁有烦恼并且说明了烦恼的行为之后,我们来陈述这样的问题会导致的后果或可能的后果。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最后,告诉对方你对他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后果的感受。注意简要地表达你的感受。不要用一些粗俗的语言,这样反而会让对方反感,使情况恶化。不要提及对方的性格或人品。

在采用了上面讲到的方法后,很多人或者说是大多数人都会根据你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旦没有成功,你需要更具体地表明你的需要。这就要求你进行直接要求。你的直接要求应该具体,具体要求对方改变某一个做法,而不是改变个人的态度或性格。不用问题的方式,而以要求的形式提出,那么对方会更加严肃地对待你的直接要求。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掌握如何向对方表达烦恼以达到自己的希望(即谈话目的)


知识点讲解:

 

片段中明确的指出了步骤。

第一步,你应该先搞清楚自己的烦恼到底是什么。然后在和对方沟通的一开始,明确向对方指出“我有一个烦恼”。

第二步,告诉对方引起你烦恼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注意这个行为最好是客观具体的,近期发生的,这样对方的印象才会比较深刻,也更容易接收我们所描述的行为。 

第三步,表达问题导致的后果和可能的后果。注意这一步也一定要注意你所表达的后果的客观性。

第四步,告诉对方你对他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后果的感受。注意这个是我们的感受,一定要避免“指责对方”。你可以用“我觉得”这样的句式开始描述你的感受。

第五步,在说完前四步以后,对方仍旧不明白你所希望他调整的行为时候,你需要直接表达你的需求。在这里需要注意,这个需求要尽可能的详细,具体。


不这样做的坏处: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在面对“别人带来的烦恼”时候我们平时都是怎么做的呢?对于那种“主动出击”型的小伙伴,我们一般会这样做:直接去告诉对方“你应该这样做或者那样做”或者说“你怎么这么讨厌”(指责对方)。对于选择承受的小伙伴,我们一般会这样做:选择默默的忍耐或者忍不了就走开。

那我们这样做的坏处是什么呢?

对于刚才我提到的“主动出击”型的小伙伴,你的“简单直率”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如果对方是你的亲人,那么也许你们会大吵一架,互相指责;如果是工作中的合作伙伴,那么也许从此以后你俩就变成了仇人或者陌路人(而也许你都不自知)。

对于刚才提到的选择承受的小伙伴,你的忍耐有可能会换来对方把你的烦恼扩大而对方却不自知,长此以往,你就会“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而且忍受本身也会给你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而无处发泄。


反面例子:

举个例子,老公经常把袜子随手扔在家里地板上,这就是我的一个烦恼,我一般都会直接说:“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为什么每次都乱扔?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结果就是,老公把袜子捡起来扔脏衣服筐里,然后气气的躲进书房...下次继续随手乱扔...

再举个例子,之前大学时代我们一间宿舍上下铺挤8个女生。我上铺的女生总是把毛巾挂在我头顶的杆子上,冬天还好,但是到了夏天因为通风不好毛巾经常是嗖的,每晚睡觉我都会被嗖毛巾的味道弄的很不舒服。当时,我还小,只是一味的忍耐,可是每晚我都会因为这个事情很烦恼...最后我终于爆发,告诉我同学让她把毛巾拿走,可这时候我已经忍了2年...每个夏天闷热的夜晚啊...


正面例子:

blob.png


适用边界: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处理烦恼的方法使用的边界条件。你能用到这个方法所解决的烦恼,它一定是一个由于别人的某些行为对你造成了烦恼,而且别人完全是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行为而帮你摆脱烦恼的。如果你的烦恼是英语不够好(自己的问题),或者是你同事的身材太高(别人不可能改变的),那今天的方法将无法帮助你。另外,今天的方法帮你摆脱烦恼的途径是告诉你如何正确的和别人沟通,正确让对方知道你的烦恼并且让对方做出行为上的改变,因此,使用这个方法的前提就是你愿意并且可以说出这个烦恼,如果你在勇气方面存在问题,今天这个方法也无法帮助到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关于如何向他人表达我们的烦恼以及表达我们对他们具体行为改变的希望。现在需要大家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工作中,之前有没有哪些人的哪些行为令你感到很烦恼需要他们改变的呢?比如,坐在你旁边工位的同事下午4点半一边嗑瓜子制造噪音,一边吃炸鸡排,弄得饥肠辘辘的你更加的饥饿而且心情烦躁?再比如你老公总是在家玩儿游戏而不理你?当你遇到这些烦恼的时候,你当时是怎么向他们表达的呢?也许你的表达对你们的关系造成了影响,也许你的表达并没有使对方做出行为上的调整。

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和小伙伴分享一下你们之前的这些烦恼,以及你们在表达这个烦恼时候使用的不太成功的表达方式。

实录:

小伙伴:同宿舍一共三个人,其中的一个师妹总是在每天晚上10:30到11:30之间在宿舍里大声的和男友通电话。这严重影响了我和另外一个舍友的工作和休息。我的另外一个室友前两天因为这个事儿和师妹发生了不小的冲突。我今天也和师妹沟通了这个问题。我说:“你别总是大晚上的在宿舍里和男友打电话了可以吗?”但是效果并不好…



刚才我们充分的讨论了我们之前在表达烦恼时候不太成功的一些案例。现在需要小伙伴们继续讨论,在学习了今天的技巧后,如果历史再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办?

实录:

朱琳:今儿早上一到办公室就发现我头顶上的空调风那叫一个大啊…吹得我好冷好冷。但是,我也不好意思说这个事儿,于是我就忍了整整一天…可估计明儿我还得继续忍着… 学习了今天的方法,我想我不能再忍着,因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打算明天和开空调的同事这样:“我有一个烦恼啊,我头顶上空调的风太大了吹得我好冷。我昨儿晚上回家感觉自己有点儿感冒了都,而且没睡好觉。如果天天这样的话,我真的觉得好崩溃。咱们能把风稍微调节的小一点儿吗?这样我会舒服很多。”


总结,当我们受他人行为困扰时,可以通过表述我们不满的行为、该行为带来的后果、对于行为和后果的感受、以及提出我们的要求来引导对方改变或接受。技巧性地表达会令我们生活少些烦恼,多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