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重塑心灵(升级版)》 所属活动: 广州小蛮腰分舵拆书家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重塑心灵-换框法 学习目标: 能够接受:我们具备从负面体验中找到正面意义,感受到成功快乐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房明。为了便于今天有更好的互动体验,我们首先来分一下组。
【图书介绍】【F】今天我们一起拆解的书是《重塑心灵》。这本书的作者是国际NLP大师李中莹,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为国内最权威的NLP入门书。NLP可译为“身心语法程序学”,是一门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本书不仅提供了既安全又容易产生实效的NLP技巧,还提出了更多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新观点与新案例。【A】这本书与其他介绍NLP的书籍相比,没有过多艰涩的专业辞藻,而是站在一般大众角度,以尽量通俗的中文重新诠释英文原意,比如将英文的系统性、整体平衡翻译为“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就是神来之笔。【B1】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尤其是对我自己来说,《重塑心灵》就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书,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让人生更有效率的方法,还可以摆脱负面情绪的羁绊,甚至可以找到如何能够做一个成功的父母以及如何让孩子过的更开心、学东西更快的方法。【B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变我们信念系统的技巧中最快速最容易的一个——意义换框法,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负面体验中的正面意义。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1:《重塑心灵》 第一章 什么是NLP  P15-16

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也即是说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人类只用了大脑能力的极少部分,增加对大脑的运用,很多新的突破便会出现。现在已有大量的技巧发展出来,人类比以前更容易提升大脑效率。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思想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每天中遇到的事情,都可能含有给我们带来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全由个人决定。所有事情或经验中,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把事情或经验变为绊脚石还是踏脚石,须由自己决定。成功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培养出来的。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与其他人所具备的条件一样,有能力替自己制造出困扰,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事物,而是由自己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产生出来的。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或有可能,是自己得不到成功快乐的最大障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经历负面体验时,能够接受——我们具备从负面体验中找到正面意义,从而感受到成功快乐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走出负面感受的泥潭。

【伙伴发言】请大家说说看在片段1中看到了那些关键词/句呢?

就像原文片段中说的,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曾有过成功快乐的时候,因此我们早已具备可以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可为什么就像一句歌词里唱的那样“越长大,越孤单”,似乎长大从某种程度意味着孤单、烦恼、压力、困惑和迷茫。是因为我们遇到的烦心事越来越多吗?我们看看原文片段是怎么说的?原文片段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遇到的各种事情,无论好坏都有两面意义。【伙伴发言】有哪两面意义呢?请大家说说看。没错,既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意义。

【不那么做的坏处】举个例子,相信大家从学生时代开始直到工作以后都会经历很多考试,也许某一次考试虽然自己认真准备了但却没能通过,我们一般会怎么想呢?“我真倒霉!复习的重点都没考”,【伙伴发言】请大家一起来判断下这是正面意义还是负面意义呢?没错,这是这件事的负面意义。如果我们只看到负面意义,会怎么样呢?我们就会掉进沮丧、失望,甚至不想再继续备考的负面感受里,对吗?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转念一想“考试没过,使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掌握,证明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伙伴发言】请大家再来判断下这是正面意义还是负面意义呢? 是的,这是正面意义,当我们能够看到正面意义,我们内心的能量值就会有所提升,而不是一味地任由自己陷入负面感受不能自拔。所以说,我们能否看到事情的正面意义,从而感受到成功快乐,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并不取决于外界事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回忆一下过往的1个月,大家在工作中是否有过这样的负面体验:连续一周天天加班,熬夜熬出黑眼圈,但交出的方案却得不到认可,被领导无情地“打回来”;或者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负面体验:尽力做一个好父母,哪怕工作“累成狗”也要空出时间陪伴孩子,但孩子却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或者感情上努力付出不计回报,但从“另一半”的嘴里说出的话却总是抱怨;又或者在学习上,挑灯夜读努力备考却没有通过。你有过这样的类似经历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的负面意义是什么?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填写在我发给大家的A4纸上,并在小组内分享。我们3分钟后请小伙伴们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

我也遇到了你刚才提到的交出的方案得不到认可,被打回来的事情。这周一,辛辛苦苦赶报告,连续加班,周四交给领导,被领导批的一塌糊涂。整个下午都陷入沮丧的负面情绪里,甚至没办法继续工作。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根据刚才拆页的内容,我们知道能否看到事情的正面意义,从而感受到成功快乐,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并不取决于外界事物。

如果时光能倒流,再面对同样的情况,想想看这件事中的正面意义是什么?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答案,我们1分钟后请小伙伴们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2:我上周拆书过级2-4时,开场开的很不成功,当天晚上一度非常沮丧。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找到的正面意义是:使我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递进

知易行难,道理虽然我们都懂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感到遇到事情,特别是在经历一些负面体验时,比如(小伙伴A1中提到的亲身经历)、考试没过、晋升无望、失恋等等,我们往往只是看到其中的负面意义,然后任由负面感受泛滥,就像绊脚石一样牵绊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能力达不到吗?原文片段在最后告诉我们:并不是我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不相信我们自己能够做到。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拆页2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页2:《重塑心灵》 第二章 信念系统  P50-51

换框法之一:意义换框法 

所有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第一,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第二,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加到这块石头上的意义是什么?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再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所说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你会得到什么启示?下次坐车没事做的时候,试想一想万字夹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只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其中最能给自己帮助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改为它的相反词再把句首的"因为"二字放到最后,成为: 

“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6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句子。 

以下是课程里一些学员的杰作: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安全感 

使我能更早创业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能证明在这种上司之下我仍能胜任 

能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出转工的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试着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话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念本来的一句:“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内心的感觉有怎样的不同?本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哪句你觉得更舒服一点?

假若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友,3个月前转了工作,今天走到你面前说,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会觉得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给我安慰、鼓励,你接受我的话的信念平台是:“上司挑剔,当然会不开心。” 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是相反的:“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而你的内心感觉比上一句更好。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是在潜意识里,所以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2】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经历负面感受时,能够利用意义换框法,找到负面感受中的正面意义,从而实现从原有的负面思维框架转换到正面思维框架的目标。

正如上一个片段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既可以有正面意义,也可以有负面意义。所以,才会有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得失总在一念之间,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具备遇事学会转念一想,多想一点正面意义,少想一点负面意义的能力呢?

意义换框法,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借助语言模式的改变,找到一件事情负面体验中的正面意义。

【细化行动步骤】那么意义换框法有哪些步骤呢?

【伙伴发言】请大家说说看,原文片段是怎么说的呢?

大家说的特别好,把关键步骤都找出来了。

(动作:白板展示)我现在用一组更易记住的转换公式来总结一下意义换框法的所有步骤:

因为A,所以B 

转换为:

因为A,所以B

其中,A:负面体验;B:负面感受。

我来解释一下,这一组公式如何来用:

1)因为A,所以B:公式中,A是负面体验,B是由A得到的负面感受。这一步的关键是觉察并记录负面感受。【适用边界】请大家注意,意义换框法特别适合改变因果式的负面想法和感受,可以应用在工作、生活、情感沟通、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但是意义换框法不适合给自己找借口,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考试的例子“因为没有认真努力备考,所以考试没通过”。这样的因为和所以就是在找借口啦。

2)因为A,所以B:将B转换为非B,也就是将负面感受转换为正面感受。然后,借助头脑风暴,反复思考将句子补全。最好能想出3个以上的不同版本,目的是从中选出感觉最好的那一句,并反复多念几遍,体会最开始的那句话与这句话带给你心情的变化,哪句话更舒服。

【更贴近实际的例子】我来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去年我报考了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考试是在9月份,当时下定决心想一次性通过,所以整个暑假我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拿来备考,甚至晚上经常看书看到夜里12点,我还曾经在我的朋友圈晒过自己挑灯夜读的照片,我的学生们看了纷纷点赞留言。可是最终还是有一门没过。看着成绩单,我心里想这门实操性的专业课对我这个工程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太难了,就算我努力复习也很难考过,干脆放弃得了,想到此心情很沮丧。但是后来我尝试利用了意义换框法: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感到沮丧。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更加积极备考。

因为

使我知道自己可以设定分难度的考试目标,先通过更容易过的二级,再来过一级,这样考试通过会更容易。

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

使我不急于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享受学习备考的过程。

以上3个版本中,通过反复读,我感觉最好的句子是: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最后,通过和最开始句子的比较,我发现我的心情明显好转,不再感到沮丧,而是心中充满了力量。而且通过思考正面意义,让我接下来的备考行动方向也更明确了:在今年5月份我参加了二级考试,并计划今年暑假在复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联系1-2个工地到现场参观,并在网上学习工程实例视频。

【预防异议】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有疑问,“因为”后面是不是一定要有3个或者6个以上的版本,我想不出这么多怎么办?我在应用该方法时有一个很重要的体会是每当我思考出一个版本,都是给出事情的一个正面价值,你未必每句都能接受,但是总有一两句会给你一种合情合理,或者“啊,对了!”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不必拘泥于36这个数字,但是尽力思考给出多个答案是很有必要的。

意义换框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自己走出负面感受的泥潭,还可以帮助他人摆脱负面感受的羁绊。比如,我的学生也曾经因为工作面试没通过,找我诉苦。如果我按照“因为工作面试没过,所以心情沮丧”的思路安慰、鼓励她,虽然没啥问题,但是并不能让她看到这件事情的正面意义,因而这样的安慰,也不能帮助她建立正向信念。如果把内容反转“因为工作面试没通过,所以我更要开心并积极准备”,并帮她找到感觉最好的正面意义,就会让她改变信念,从内心中感到充满能量。这样的安慰和鼓励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总结来说,利用意义换框法,可以从负面体验中找到正面意义,从而帮助我们跳出原有的负面思维框架,转换到正面思维框架。最后,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具体的公式:

因为A,所以B 

转换为:

因为A,所以B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动作:发放附1

【场景设计】

小明参加工作三年了,虽然年纪轻轻,但工作积极努力,业绩突出。最近,小明被公司列入了提拔考核对象,但最后却没能成功晋升职位。小明感到很沮丧,他把心中的不快向他的朋友小S倾诉,小S给予他安慰和鼓励。

【小组讨论】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小明的朋友小S 请大家在小组中花五分钟讨论一下小明的朋友小S如何安慰和鼓励小明,从而帮助他找到这件事情的正面意义,心情获得好转。双方讨论需要用上原文拆解中意义换框法的公式。大家先在组内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填写在我发给大家的A4纸上。

请参考下面的表格,写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意义换框法公式

例如:未通过执业资格考试

事件:未成功晋升职位

因为A,所以B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感到沮丧,不想继续备考

因为                        

所以                        

因为A,所以非B,因为: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积极备考

因为

①使我知道自己可以设定分难度的考试目标,先通过更容易过的二级,再来过一级,这样考试通过会更容易。

②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

③使我不急于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享受学习备考的过程。

我感觉最好的句子是

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

此时,我的心情

明显好转,不再感到沮丧,而是心中充满了力量。并明确了下一步行动方向。

因为                         

所以                        

因为

 

 

 

 

 

小明感觉最好的句子是

 

 

此时,小明的心情:



    请问我的指令是否清晰?给大家
5分钟的时间,开始。

【小组演练】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请在小组内将刚刚讨论的结果进行3分钟的角色扮演演练。要求运用到刚才讨论得到的意义换框法公式。

我的表述是否清晰?好,3分钟小组演练开始。

【困惑回应】

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提出来。

【角色扮演】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哪一组的小伙伴愿意上来演练一次你们刚才的对话。温馨提示,要体现意义换框法公式哦。好的,接下来3分钟的时间交给大家。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组1:

小明:小S,我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好烦啊。

小s:怎么了,我也发现你一直闷闷不乐的,好像有心事。

小明:我最近不是被选为提拔对象了吗?结果最后没能晋升,我之前工作都很拼的,现在心里难受的很,都不想以后继续积极表现了。

小s:原来是因为工作晋升没成功,所以很沮丧,是吗?

小明:是啊,换谁都会这样的。

小s:你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工作晋升不成功,要怎么想才能让自己觉得,更要开心积极地工作?

小明:嗯,我觉得虽然这次晋升不成功,但是我也因此更加能够认清自己身上的亮点,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强,以后我会继续发挥长处。当然,我也更清楚了我自己的短板,以后也会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s:这样想会不会感觉好多了?

小明:是啊,明显感觉舒服多了。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拆书法的很重要的理念是拆为己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规划一下今后我们自己如何应用意义换框法。

【分步催化1

学习应考,工作面试、晋升,上司刁难,教育子女,情感沟通……想一想你现在或者近期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涉及哪个情境,是可以运用到意义换框法呢?请大家在A4纸上写下在该情境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个负面事件,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1件事即可。


【分步催化2

请大家思考一下,通过今天的所学,大家对于这件现在或近期会遇到的负面事件如何采用意义换框法来应对呢?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写出你的行动计划,3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

事件:准备下星期考驾照,在练车的过程中,担心教练太严格,会刁难自己,自己会有难过,想放弃学车的情绪。

行动计划:我在学车时,当遇到教练太过严格,刁难自己,我就会利用意义换框法。我会想教练太过严格,我更要高兴并积极学车,因为这样能够让自己不会成为马路杀手。

学习者2:

事件:我的三级拆书过级在总舵评审时,被打回。

行动计划:若我收到过级被打回的通知,我会用意义换框法找到事件的正面意义:过级被打回,所以我会开心,因为能够让我知道自身的不足,给多一次自己成长进步的机会。接下来我会认真准备预备表,在周四或者周日的练武场重新过级。


结语:

我们都曾经历过陷入负面思维而无法自拔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不断牵绊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而今天所拆的知识就如同积极心理疗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负面体验中的正面意义。请大家记住今天我们拆解的意义换框法的公式:

因为A,所以B 

转换为:

因为A,所以B

只要我们不断的应用和练习,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够拥有将一个个“绊脚石”变为“踏脚石”的能力!

最后请大家用便签写下这次拆书活动的反馈建议,可以采用苹果(好的方面)和洋葱(可更好的方面)来写,帮助我提升和改进,最后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拆页2:《重塑心灵》 第二章 信念系统  P50-51

换框法之一:意义换框法 

所有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第一,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第二,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加到这块石头上的意义是什么?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再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所说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你会得到什么启示?下次坐车没事做的时候,试想一想万字夹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只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其中最能给自己帮助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改为它的相反词再把句首的"因为"二字放到最后,成为: 

“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6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句子。 

以下是课程里一些学员的杰作: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安全感 

使我能更早创业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能证明在这种上司之下我仍能胜任 

能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出转工的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试着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话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念本来的一句:“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内心的感觉有怎样的不同?本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哪句你觉得更舒服一点?

假若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友,3个月前转了工作,今天走到你面前说,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你会觉得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给我安慰、鼓励,你接受我的话的信念平台是:“上司挑剔,当然会不开心。” 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是相反的:“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而你的内心感觉比上一句更好。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是在潜意识里,所以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正如上一个片段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既可以有正面意义,也可以有负面意义。所以,才会有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得失总在一念之间,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具备遇事学会转念一想,多想一点正面意义,少想一点负面意义的能力呢?

意义换框法,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借助语言模式的改变,找到一件事情负面体验中的正面意义。

【细化行动步骤】那么意义换框法有哪些步骤呢?

【伙伴发言】请大家说说看,原文片段是怎么说的呢?

大家说的特别好,把关键步骤都找出来了。

(动作:白板展示)我现在用一组更易记住的转换公式来总结一下意义换框法的所有步骤:

因为A,所以B 

转换为:

因为A,所以B

其中,A:负面体验;B:负面感受。

我来解释一下,这一组公式如何来用:

1)因为A,所以B:公式中,A是负面体验,B是由A得到的负面感受。这一步的关键是觉察并记录负面感受。【适用边界】请大家注意,意义换框法特别适合改变因果式的负面想法和感受,可以应用在工作、生活、情感沟通、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但是意义换框法不适合给自己找借口,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考试的例子“因为没有认真努力备考,所以考试没通过”。这样的因为和所以就是在找借口啦。

2)因为A,所以B:将B转换为非B,也就是将负面感受转换为正面感受。然后,借助头脑风暴,反复思考将句子补全。最好能想出3个以上的不同版本,目的是从中选出感觉最好的那一句,并反复多念几遍,体会最开始的那句话与这句话带给你心情的变化,哪句话更舒服。

【更贴近实际的例子】我来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去年我报考了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考试是在9月份,当时下定决心想一次性通过,所以整个暑假我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拿来备考,甚至晚上经常看书看到夜里12点,我还曾经在我的朋友圈晒过自己挑灯夜读的照片,我的学生们看了纷纷点赞留言。可是最终还是有一门没过。看着成绩单,我心里想这门实操性的专业课对我这个工程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太难了,就算我努力复习也很难考过,干脆放弃得了,想到此心情很沮丧。但是后来我尝试利用了意义换框法: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感到沮丧。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更加积极备考。

因为

使我知道自己可以设定分难度的考试目标,先通过更容易过的二级,再来过一级,这样考试通过会更容易。

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

使我不急于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享受学习备考的过程。

以上3个版本中,通过反复读,我感觉最好的句子是: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最后,通过和最开始句子的比较,我发现我的心情明显好转,不再感到沮丧,而是心中充满了力量。而且通过思考正面意义,让我接下来的备考行动方向也更明确了:在今年5月份我参加了二级考试,并计划今年暑假在复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联系1-2个工地到现场参观,并在网上学习工程实例视频。

【预防异议】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有疑问,“因为”后面是不是一定要有3个或者6个以上的版本,我想不出这么多怎么办?我在应用该方法时有一个很重要的体会是每当我思考出一个版本,都是给出事情的一个正面价值,你未必每句都能接受,但是总有一两句会给你一种合情合理,或者“啊,对了!”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不必拘泥于36这个数字,但是尽力思考给出多个答案是很有必要的。

意义换框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自己走出负面感受的泥潭,还可以帮助他人摆脱负面感受的羁绊。比如,我的学生也曾经因为工作面试没通过,找我诉苦。如果我按照“因为工作面试没过,所以心情沮丧”的思路安慰、鼓励她,虽然没啥问题,但是并不能让她看到这件事情的正面意义,因而这样的安慰,也不能帮助她建立正向信念。如果把内容反转“因为工作面试没通过,所以我更要开心并积极准备”,并帮她找到感觉最好的正面意义,就会让她改变信念,从内心中感到充满能量。这样的安慰和鼓励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总结来说,利用意义换框法,可以从负面体验中找到正面意义,从而帮助我们跳出原有的负面思维框架,转换到正面思维框架。最后,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具体的公式:

因为A,所以B 

转换为:

因为A,所以B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动作:发放附1

【场景设计】

小明参加工作三年了,虽然年纪轻轻,但工作积极努力,业绩突出。最近,小明被公司列入了提拔考核对象,但最后却没能成功晋升职位。小明感到很沮丧,他把心中的不快向他的朋友小S倾诉,小S给予他安慰和鼓励。

【小组讨论】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小明的朋友小S 请大家在小组中花五分钟讨论一下小明的朋友小S如何安慰和鼓励小明,从而帮助他找到这件事情的正面意义,心情获得好转。双方讨论需要用上原文拆解中意义换框法的公式。大家先在组内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填写在我发给大家的A4纸上。

请参考下面的表格,写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意义换框法公式

例如:未通过执业资格考试

事件:未成功晋升职位

因为A,所以B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感到沮丧,不想继续备考

因为                        

所以                        

因为A,所以非B,因为:

因为我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所以我积极备考

因为

①使我知道自己可以设定分难度的考试目标,先通过更容易过的二级,再来过一级,这样考试通过会更容易。

②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

③使我不急于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享受学习备考的过程。

我感觉最好的句子是

使我对知识点理解和工程应用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

此时,我的心情

明显好转,不再感到沮丧,而是心中充满了力量。并明确了下一步行动方向。

因为                         

所以                        

因为

 

 

 

 

 

小明感觉最好的句子是

 

 

此时,小明的心情:



    请问我的指令是否清晰?给大家
5分钟的时间,开始。

【小组演练】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请在小组内将刚刚讨论的结果进行3分钟的角色扮演演练。要求运用到刚才讨论得到的意义换框法公式。

我的表述是否清晰?好,3分钟小组演练开始。

【困惑回应】

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提出来。

【角色扮演】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哪一组的小伙伴愿意上来演练一次你们刚才的对话。温馨提示,要体现意义换框法公式哦。好的,接下来3分钟的时间交给大家。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组1:

小明:小S,我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好烦啊。

小s:怎么了,我也发现你一直闷闷不乐的,好像有心事。

小明:我最近不是被选为提拔对象了吗?结果最后没能晋升,我之前工作都很拼的,现在心里难受的很,都不想以后继续积极表现了。

小s:原来是因为工作晋升没成功,所以很沮丧,是吗?

小明:是啊,换谁都会这样的。

小s:你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工作晋升不成功,要怎么想才能让自己觉得,更要开心积极地工作?

小明:嗯,我觉得虽然这次晋升不成功,但是我也因此更加能够认清自己身上的亮点,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强,以后我会继续发挥长处。当然,我也更清楚了我自己的短板,以后也会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s:这样想会不会感觉好多了?

小明:是啊,明显感觉舒服多了。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拆书法的很重要的理念是拆为己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规划一下今后我们自己如何应用意义换框法。

【分步催化1

学习应考,工作面试、晋升,上司刁难,教育子女,情感沟通……想一想你现在或者近期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涉及哪个情境,是可以运用到意义换框法呢?请大家在A4纸上写下在该情境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个负面事件,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1件事即可。


【分步催化2

请大家思考一下,通过今天的所学,大家对于这件现在或近期会遇到的负面事件如何采用意义换框法来应对呢?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写出你的行动计划,3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

事件:准备下星期考驾照,在练车的过程中,担心教练太严格,会刁难自己,自己会有难过,想放弃学车的情绪。

行动计划:我在学车时,当遇到教练太过严格,刁难自己,我就会利用意义换框法。我会想教练太过严格,我更要高兴并积极学车,因为这样能够让自己不会成为马路杀手。

学习者2:

事件:我的三级拆书过级在总舵评审时,被打回。

行动计划:若我收到过级被打回的通知,我会用意义换框法找到事件的正面意义:过级被打回,所以我会开心,因为能够让我知道自身的不足,给多一次自己成长进步的机会。接下来我会认真准备预备表,在周四或者周日的练武场重新过级。


结语:

我们都曾经历过陷入负面思维而无法自拔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不断牵绊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而今天所拆的知识就如同积极心理疗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负面体验中的正面意义。请大家记住今天我们拆解的意义换框法的公式:

因为A,所以B 

转换为:

因为A,所以B

只要我们不断的应用和练习,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够拥有将一个个“绊脚石”变为“踏脚石”的能力!

最后请大家用便签写下这次拆书活动的反馈建议,可以采用苹果(好的方面)和洋葱(可更好的方面)来写,帮助我提升和改进,最后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