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伙伴们,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是Crystal,我想用“培喜九“三个字来介绍自己:
1、培:我的职业是一名企业内训师,目前主要负责部门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
2、喜:我是今年5月刚刚加入咱们喜乐分舵的拆书家,今天是我的拆书首秀
3、九:我是一名90后妹子,活泼比较活泼外向,喜欢结交朋友
最后,很开心今天能够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刚刚介绍完我自己,下面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全新读书和学习方法,其核心是RIA三个环节,R是阅读原文,I是重述知识,A是拆为己用。拆书的方法有两种:个人的拆书学习方法和组织的拆书学习方法。当一个人拆书时可以采用RIA便签法,即阅读片段—用自己的话重述—关联过去的经验并用借助书中的知识改变行为习惯;而一群人拆书就像我们今天的现场这样,不同级别的拆书家带领大家共同分享图书片段,拆书家更多的是引导学习者联系过去经验并重新规划运用。
说完了拆书,咱们再来聊一聊拆书帮。拆书帮其实是一个公益性的自组织,由一群爱读书爱分享的学习促进者汇聚在一起,在传播书籍能量的同时收获自身的成长。
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就是图个消遣娱乐。
“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形成“生产型兴趣”可以让你的热爱更加可持续,也是你把热爱变成事业的前提。有“游戏禅师”美誉的著名游戏设计师陈星汉,就是因为14岁时玩《仙剑奇侠传》玩到感动落泪,而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实际上,今天很多的游戏从业者,年轻时都对游戏很痴迷,但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赏玩游戏,而是还希望亲自创制出游戏作品。同样地,如果你对文学非常感兴趣,那么不妨提起笔来,自己尝试创作,借用著名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劝告就是:“开始写吧,年轻人!”如果你对电影感兴趣,看过很多很多电影作品,那么你就不妨写几篇影评,通过写作影评的过程来收获对电影更深入的思考。实际上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回想一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并乐享其中,很多人培养了不止一个爱好,但其中不乏一些爱好都是浅尝辄止,因为他们仅仅将兴趣当作纯粹放松的消费行为。然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兴趣持续下去甚至创造出价值呢?这个片段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这个无需多言,每个人都会有爱好,但有些爱好实际是盲目跟风,而不是打心底里喜欢做的事情,兴趣就像一颗种子,需要被精心呵护与培养。
2、不满足与享受乐趣,有意识地去发现兴趣的隐形价值。当我们以被动的姿态将兴趣作为消遣的同时,可以尝试去想想—“我可以如何利用兴趣让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变得更好?”
3、主动去深入研究兴趣,有计划地进行输出。无论是文中的游戏禅师的故事还是小说家的劝告,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发展兴趣,只愿我们愿意行动,兴趣会在无形中变成了生产行为并带来令人出乎意料的高效产能。
【A1】结合片段具体谈谈你有哪些兴趣爱好?它们是”消费型兴趣“还是”生产型兴趣“呢?
由于工作压力大,节奏快,所以工作之余我的爱好主要还是以”消费型兴趣“为主,主要有以下三个:
1、旅游:喜欢和朋友家人一起去旅游,在沿途欣赏风景,忘却工作中的烦恼和压力
2、拍照:喜欢用手机随手拍照记录身边的人和风景,有时候为了效果还会用P图软件
3、看综艺节目和公众微信号文章:虽然关注的公众号比较多,但有几个娱乐八卦类的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都会看,还有热门综艺节目,比如跑男,极限挑战等等,看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的
【A2】结合实例想一下今后可以如何将自己的“消费型兴趣”转变为“生产型兴趣”?
1、旅游:平时在出发之前都会结合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做一份旅游攻略,在旅途结束后,我可以结合照片及体验写一份游记(包含食住行等)并发布在旅游平台网站,一方面给自己留下了纪念, 另一方面也可以给驴友们提供参考。
2、拍照:网上找资料去学习手机拍摄构图方法(比如三分法),每天挑选出一张相对最满意的照片,发布在微信或微博,坚持一个月,或许会有新的收获。
3、看综艺:每次需要策划体验式培训课程时大脑中的思路会受限,在看完综艺节目的时候,我可以及时用Word文档记录下好玩易操作的游戏(游戏名称、人数、道具、规则等),在下次策划时选择性地运用到活动设计之中。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RIA便签分享,感谢伙伴们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