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甜橙大王,我在互联网的企业里负责人力资源工作 欢迎大家来到现场学习。拆书是按照成人学习理念设计的一种读书方法。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是从每个人自己遇到的问题出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到书里寻找解决方法,并且在直接身上不断尝试。所以这种读书发放更适合用在致用类的图书上。核心目的就是把书总的知识真的转化成我们直接的能力,触发实际行动,解决我们存在的问题。拆书帮,起源于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书中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读书法,叫做ria便签法,这是拆书帮的核心方法。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于《非暴力沟通》,希望通过本片段的学习后在接下去与人沟通(有信息传达)时对信息作出理解后的反馈,以提高沟通效率,减少无效工作。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判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了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她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进行沟通时,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差距很大。因此在与他人沟通事情时,请与对方详细确认下所理解的意思是否和你表达的一致,具体的步骤如下:
1、逻辑清晰的表达出自己完整的思想、态度、概念等;
2、在沟通完毕后,先确认对方是否理解了谈话内容,得到肯定回答后,请求对方把理解的意思用具体语言表述一遍;
3、在对方阐述完毕后,对于他的阐述先给予礼貌的感谢;若发现他的理解与你的本意不一致时,及时对本意进行更细致明确的阐述。
同样的,在你与他人沟通过程中,他人表达出了一些观点、概念,需求后,请按照步骤主动的向对方表达出你对于对话意思的理解,向他就沟通的中心思想进行确认,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与人沟通中,向对方提出请求,比如对于他的要求、期望、需求、想法、恳求等。
这个方法适用于生活、工作中在与人沟通中,向对方提出请求,比如对于他的要求、期望、需求、想法、恳求等;
具体的适合场景有:在工作中与不同部门的同事沟通事情、上下级之间分派任务,与客户做一些信息确认,需求对接;去政府部门办事对于一些事情,资料提交前做详细确认;在生活中与朋友就具有操作性事情的沟通、带有观点的沟通,与家人在一些家务、事情安排、重要对话时等等
A1: 作为公司行政人力两个部门的负责人,每天都向多名下级提出工作要求,有简单的有复杂的。 昨天也不例外,下班前我对小c说,“你把你们公司的2个新员工录用表明天赶紧拿去给z领导确认下薪资,我觉得会有问题“。她看着我说:”好的“。 今天下班前,我去找她,说:z领导今天来过公司,你签字了没。她回答说:“明天给y领导先确认下,再给z看。” 我挺无语的,委婉的说:“我昨天提醒你是为了让你赶紧签字,是因为y总没按流程空降助理,你若不早点办理手续确认问题,出了麻烦就是你的锅,z领导回头又要说你不专业了。” 这时她才理解我昨天催促她的意思。其实我如果昨天多问句她是否明白我的点是什么,就不会这样了。虽然我今天在这里把意思表达清晰了 A2: 明天,给下属布置任务时,我在提出工作要求,或者给出指导意见,她们回答知道了之后要: 1、先问是否真的明白了我的具体要求; 2、得到肯定答复后,我先回应说“好的,不过你能不能复述一下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任务中理解到的关键词汇,关键信息点是什么,能不能给我表述下”; 3、如果正确一致那是最好的,我会说“很棒,完全领悟了我的要求中的精髓,点赞”; 4、如果和我所提的不一致,我会先肯定她们是在听取我的意思,想做好事情的,委婉的指出问题。具体这样说:“我不是觉得你们没有认真听我说话,而是不希望因为你们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或者说我表达的不够清晰,导致辛辛苦苦做完又被我打回去重来”,然后再把事情确切的说明白; 5、之后再和她们确认下信息是否一致; 6、在结束对话前再重复句:“以后我布置完工作,建议你们主动把领悟的意思表达出来和我确认下,遇到其他领导时也一样,这个好习惯可以让你们提高效率,避免错误,养成了终身受益。”(他们没有养成确认的习惯前,我会一直唠叨。) 这样既可以保证她们不会因为理解偏差而做事与要求不一致或者紧急度不匹配,也可以发现她们是否有认真开会,听我说话。若因此还发生不该出现的错误,那就是做事情不够认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