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 所属活动: 东莞筹备分舵第二十二期拆书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使用启发式提问技巧? 学习目标: 学习及掌握启发式提问技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黄金凤,我们每天都要与孩子沟通,沟通的时候,经常会有各种提问,现在有这么一种提问,除了可以跟孩子更好沟通,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接下来的拆书中会分享这种神奇的提问即启发式提问。在拆书前先分成两个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作者甄颖, P118页

用启发式提问(而不是命令或者直接告诉)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关键态度:给孩子权力,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内心力量。
技巧:

不要一开始问:“为什么/为什么不”,问事实,用“什么、哪里?怎样”等;

问题越具体越小,越有效;

一方很生气、烦躁时,不要提问,等双方冷静下来;

允许孩子“不知道”,引导孩子开始思考,给孩子足够时间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图书介绍】

F:我们今天分享的书名为《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作者甄颖,“正面管教”40年前源于美国,以奥地利心理学家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等教育专家完善,是一个专注相互沟通的,体验式的家长教育体系。本书讲述的主要就是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A:本书具体有以下四大优势:
1、工具式编排和案例式分享大幅降低家长接受正面管教的门槛;
2、12个正面管教工具好评如潮非常接地气,;
3、管教故事真实有效;
4、国际化视野角度点评诚恳有力,直指人心。
B:面对日常教育类书籍阅读中,学术类的和带案例讲解类的书,哪类你会更感兴趣?国外的案例和实践过的中国老百姓案例,哪个对你更有借鉴意义?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而本书恰好戳中这些痛点,满足我们家长的喜好,正面管教工具一目了然,家长们不但从书中学到易学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还可从真实的具有言传身教效果的实际案例中模仿演练,解决孩子睡觉吃饭拖拉,不听指令、轻易放弃等日常问题,帮助家长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微信群里的原文片段,阅读完请示意。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亲身案例】看完原文片段,这里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家的真实案例,前几个月的一天,刚下班回来看到孩子把刚买的口红涂满真皮沙发并一点不剩,不知道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恨不得抓起来一顿暴打,想着孩子还小就平复一下心情后生气地问他,你在干什么,到底在干什么……

[负面一般做法]常人反应一般是血压升高,音量升大,变成控制型家长,提一些控制型问题,例如这种提问:你在干什么,到底在干什么……你怎么能随便用妈妈的东西,妈妈不是跟你说过不能随便动妈妈的东西吗……谁让你在沙发上画画的,谁让你用妈妈的口红画画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提过的口头禅里面有什么共同点,对,共同点是音量升高,提问问题宽泛,强调妈妈权威,

[这样做的坏处]音量升高会吓到孩子影响沟通,提问宽泛如问孩子为什么,孩子不知道具体是哪里出问题,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反思改进,老是喜欢掌握控制权例如妈妈不是跟你说过,孩子容易养成依赖习惯及缺乏自信和自主思考,这是大人对孩子提问的时候经常犯的毛病,

[拆页行动建议]而启发式提问的初衷是让孩子发展自己内心的力量,让孩子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强调的是,将大人的控制权弱化,将选择权给到孩子。并尝试按照原文提到的平复情绪(例如深呼吸、冷静角等)——问事实(问题具体而小,用“什么、哪里?怎样”等)——引导孩子思考(允许孩子不知道,给以足够时间思考并得出结论)方法去实践。

[正面例子优化]例如我们可以冷静后这么说:你在画什么?让我猜猜,是红色的城堡么?城堡非常漂亮,现在沙发脏了,怎么办?用什么可以把沙发擦干净?画画的区域在哪里?下次如果要画画应该在哪里画?妈妈使用你的东西前会征求谁的意见,那这个口红属于妈妈的物品还是你的物品?如果要使用妈妈的物品是征求妈妈的意见还是谁的意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遇到孩子喜欢唱调,胡闹不止的时候,调皮捣蛋的时候,请回想一下,下面哪个提问您曾经使用过:例如你为什么生气阿?妈妈说过这样是不对的……之前不是答应过妈妈你怎么能随便……哭能解决问题吗,妈妈是不是跟你说过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写下这个提问,你最近一次作这个提问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景或者背景下,结果如何?请想一想,在小组内作分享,请注意这个提问是未采用启发式提。?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晓勤:孩子喜欢出去外面玩,有一次出去玩的时候碰到他的小伙伴及特别好玩的事情,就不肯走了,我跟他说:“现在要走了,马上要走了”,他说“我不回家”我说:“你干嘛不回家,现在几点了,你还不回家?”然后我不断催他走,但孩子就是不想回家

引导:感谢晓勤分享,晓勤刚刚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在孩子跟我们唱反调的时候,我们父母容易变成控制型的家长,这时候就会影响跟孩子的沟通。

【A1+】(反思加工)

针对刚刚提到的场景,应用刚学到的方法,您将如何引导孩子反省并养成某习惯,现场模拟一些启发式提问。请大家模拟一下……,刚大家都经过练习相信会有更深的印象,现在请刚刚跟我们作场景分享的晓勤跟我们模拟一下她将如何使用启发式提问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员晓勤)

学员晓勤: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会这么说:豆豆,你是想五分钟之后回家还是八分钟后回家,我们是跑步回家还是慢慢走路回家,你现在觉得哪种方式比较好呢,让他做一个选择,虽然给他选择权利,但都是围绕回家这个目标引导展开

引导:非常好,晓勤巧妙地应用了启发式提问的技巧,向孩子发出选择性式的提问,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提问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除了这些,我们也还可以使用具体而小的提问等技巧。

 

【结语】相信大家已经对启发式提问有一定理解并且通过刚刚的练习学会怎么应用“平复情绪——问具体而小的事实——引导孩子思考”引导步骤作启发式提问,接下来希望我们少做命令型家长,多做提问型家长。感谢大家分享。

 mmexport14987260078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