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贺楚瑜,在活动前我了解到在座各位都已经为人父母。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孩子,我们陪你快乐成长”。
今天我带领大家拆的书名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美】海姆.G.吉诺特
F: 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可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
A: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本书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很多国家。
B:如果你还在纠结“熊孩子”给自己带来的苦恼,这本书教你如何引导熊孩子不再那么熊;如果你家熊娃经常让你情绪高昂,来看这本书,它教你一些方法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情绪;如果作为父母,我们不擅长如何鼓励孩子,来看这本书,这本书会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孩子需要鼓励和肯定时,不再简单一句很棒称赞她,而是对孩子的努力表现出承认、尊重和理解。
原文片段我将通过微信的方式发送到群里,请看完的伙伴举手向我示意。
原书P30
如果每个月末,宣称爱我们的人给我们一个评定,我们会怎么想?“如果你得了A,就亲你一下;如果得了B,就拥抱你一下;而如果你的了A+,我就会很爱你。”我们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低落,而不会觉得被爱。
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
嗯,大家都看完了。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
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明我们很喜欢、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工作、体谅、创造或者成就,让孩子能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的看法,像一块有魔法的帆布,这块布虽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能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正面的画像。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意译&预防异议)
一年级的乐乐,每天早晚我接送她上学,有一天放学:
乐乐:“妈妈,我今天的数学试卷得了94.5分”
妈妈:“嗯,宝贝你真棒。”
孩子安静的坐在旁边玩她的,没有再就此话题深聊。接下来几天又有一次数学考试,数学试卷发了乐乐不再和妈妈说,而是老师给妈妈来电
老师:“乐乐妈妈,孩子的两位数加分、减法,方法她此前会,在今天的考试中孩子全错,还说不会,在学校已经教过一遍回家你再指导下”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我对乐乐的回应,简单、笼统的给了孩子一个回复“你真棒”。【预防异议】在这里有人可能就会问我,表扬孩子真棒,不也是称赞和欣赏,何必要思考得如此周全,多麻烦。是的,感觉上确实会很显得麻烦,事实上,这些麻烦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接下来考试中老师和我的沟通情况,不难发现孩子从妈妈那并没有获得所谓的赞赏或鼓励,以及因努力获取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受,相反孩子感受到的是,这个考试不那么重要。
(细化行动建议、案例、预防性讲解)
反过来,通过今天这个片段的行动建议,我们可以这样做,第一步:通过语言先表达我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尊重;第二步:通过言辞对孩子的努力进行承认,让孩子感受到理解。
下面我们通过案例来看看,孑然不同的效果:
乐乐:“妈妈,我今天的数学试卷得了94.5分”
妈妈:“嗯,宝贝,听到这个消息妈妈好开心哦。
我看到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了,这一次的分数比上次高了3分喔,跟妈妈说说具体哪些地方有进步”
接下来,孩子就会喋喋不休的接话,.... ...
到这里,你还会觉得对她努力的行为承认并进行欣赏和称赞的描述很啰嗦?
我们是不是会有所收获了呢,显然,你发现当你这样通过描述看到的事实并予以回应。可以想象得到,孩子听到这样的称赞后,开心快乐的继续和母亲进一步沟通,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的对待考试这个过程,同时也会知道进步所代表的是什么。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接下来的话,我们分两个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请大家回想最近我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有没有过孩子取得了某方面的进步,或者学会了点什么,兴奋的两眼看着你,期待着你鼓励或肯定的场景?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你们是怎么沟通的?请想一想,稍后在小组内分享。
(思考中... ... )
下面有请敏君为我们分享:
学习者敏君案例记录:
场景:一天早上,我起床,起床之后看到我的3岁和5岁的两个小侄子,在楼上在他们妈妈的带领下刷牙洗脸,两个小家伙打开水龙头接水,然后很仔细的用牙刷,用一种很正统的方法来刷牙。
我当时就说:“德德、超超你们两个这么早起床,真棒,会自己刷牙了。”
当时的场景看起来很醒目,很棒,当时就用了这样个词语评价。
谢谢敏君的分享,她当时的场景就是早上起床看到侄子自己刷牙,就给了个宝贝真棒的肯定。【回应与反馈】
【回应】那咱们再看看,如果运用“称赞的技巧”,你会怎样做?
敏君分享:德德、超超看你们两个刷牙就知道按照顺序,刷门牙的时候是上下动的,里面的牙的时候是左右拉的,看,你们多会刷牙。
【回应与反馈】嗯,是的,通过这个片段以后我们敏君分享的这个案例在称赞的技巧上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孩子已经知道了上下刷、左右刷是不一样的,不但可以保护我们的牙齿,同时还可以可以坚持我们认真做事情的习惯。
两个片段过渡语:
孩子的话题,是我们每一个父母锲而不舍、喋喋不休的话题。孩子成长快乐,是我们每个父母的愿望。赞赏让我们的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但是孩子的成长不仅有需要赞赏的时光,还有激怒我们的时光。
下面,我们来探讨“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愤怒”心情平静的与孩子相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与孩子一起出现激动情绪时,通过明确定义、加强愤怒的强度、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三种方法平复我们的情绪以及引导孩子出现我们希望的行为。
原文片段我将通过微信的方式发送到分享群,看完的伙伴请给我示意。
原文片段:
原书P43
处理激动的情绪的第一步是给它们明确的定义。这可以提醒相关的人改正或者采取预防措施。这样做的第一步是使用人称代词“我”:“我觉得讨厌。”“我觉得被激怒了。”
如果简短的陈述和拉长着的脸并没有产生效果,那么采取第二步,在表达时加强愤怒的强度:
“我生气了。”
“我很生气了。”
“我非常非常生气了。”
“我气急了。”
有时,仅仅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就能让孩子停止不当的行为。但是,有时候,可能需要采取第三个步骤: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我们希望的行为。
愤怒就像一场飓风,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承认,而且还要准备好。对父母来说,愤怒是一种代价很高的情感,为了物有所值,没有益处的话,还是不要随便发怒的好。发怒呢不应该招来更多的话,就像药物不应该比疾病更糟糕一样。怒气应该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应该能够使父母得到一定的解脱和轻松,给孩子一些启示,对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有副作用。
【细化行动步骤/意译】
遇到娃“熊”的时候,“淘气的时候”,我们怒火冲天,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第一步,我们先觉察下自己当下的感受,是焦虑呢?难过呢?还是生气了?
通过“我”语句表达出来,我觉得生气了。
第二步,表达时加强愤怒的强度
告诉对方“我很生气,生气得手和脚都发抖了,胸口好痛”
第三步,向对方解释我生气的原因,我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我希望你的行为怎么样?
以我家乐乐跟随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她在旁边书写作业为例,我们来看下这个片段
孩子像往常一样和我们一起活动,我们拆书,她在旁边写作业。
突然间,乐乐跑过来说:“妈妈,我作业写完了。”她狠高兴,“妈妈我作业写完了”
然后,我轻轻的走到她的座位旁,对照着作业登记本本检查发现孩子的作业80%都没完成。
这个时候我拉长着脸,孩子没当回事。这个时候我进行第一步说到:“乐乐,我感觉很生气”
乐乐依然坐在老板椅子上摇摇晃晃
然后我就开始第二步:“乐乐,我感觉非常生气,气得妈妈胸口好痛,就像一团火烧到了脑袋上一样,我要拿东西砸人了”
此刻,孩子坐直在旁边,看着我,但是依然不知所措
说实话,那一刻的我是已经非常非常生气了,但是想着这个片段的第三步,然后我就运用第三步说:“宝贝,明天我们就考试了,今天是我们这个学期最后一次作业,我们一起看看今天的作业主要都有什么,哦,有错题复习、错题整理,一起作业。妈妈希望你认真的完成今天的作业,(停顿)你看行不行呀,等会妈妈这边工作结束了,你的作业也完成了,等会我们一起回家,你觉得怎么样?”
很显然,这个方法很凑效,孩子马上就平静下来安安静静的准备开始一项一项认认真真的写作业,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看到我在一步一步的运用处理激动情绪的三步法,我自己的情绪逐渐抚平的过程,孩子的行为也逐渐的朝着我需要的方向前进。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下面我通过一个场景来实践下我们今天这个片段,案例是这样的)出差回来的你刚刚步入家门,爷爷向你告状:
爷爷:“哎呀,这孩子调皮死了,管不了了,她把你房间弄得乱起八糟的,把你的化妆品全部都弄撒了,首饰盒里面的贵重首饰也拿出来玩,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弄丢的,有没有什么东西不在的”。
然后你就跑到房间一看,床上乱七八糟的,然后你的化妆品不管是你兰蔻还是资生堂都已经被小祖宗捣腾得到处都是,然后首饰盒里面你心爱的几件首饰也不翼而飞了。
作为父母的你,接下来怎么样处理?你要怎么样收拾残局,怎样跟孩子沟通。
下面我们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两组的伙伴分别讨论下,并编写剧本,稍后的话我们选出两位代表,分别扮演你和孩子来和大家分享。
(讨论)
....
参与者A:这场面好刺激,一般都会抓狂
参与者B:肯定抓狂
......
我:抱着她表扬一通【回应与反馈】
参与者C:这不是有问题吗?
参与者A:这就有问题了
我:抱着她表扬一通,“宝贝,你创造了这么多的变化呀,给妈妈太多惊喜了”
参与者:“你们家乐乐没做过这个事吧”
我:做过,一两岁的时候,我记得把我的高跟鞋呀不管多贵的,那会她刚学走路,成天穿着在家里一遍一遍的走.
后面还干过比较刺激的事,我的单只版羽毛球拍被小祖宗搞弯了
.........
【扮演分享】下面有请敏君和雯雯给我们大家扮演下她们的剧本:
妈妈(语气高昂):呀( ⊙ o ⊙ )!家里怎么这么乱。
宝宝:不啃声
妈妈(语气稍平静):怎么回事,气死我了
宝宝:不啃声
妈妈:是你做的吗,是你干的吗
宝宝:可能是吧
妈妈:可能?
宝宝:可能
妈妈:我想不出除了你还有谁
宝宝:如果没有别人就是我了
妈妈:那也就是说就是你做的咯,你知道吗,妈妈看到这个好生气呀,非常非常的生气。
你知道这个场面看起来简直是糟糕透顶了。
你看,我刚买的化妆品,刚叫人帮我从香港带回来的,经常要用到的,现在全没了,还花了我好多钱,还有再看看这首饰盒里面,这些东西,妈妈平常都经常带的,
宝宝:嗯
妈妈:也不见了,你知道那个有多贵吗?
宝宝:不知道
妈妈:其中有一枚戒指还是你爸爸送给我的,结婚戒指
宝宝:叫爸爸再送你一个呗
妈妈:你说的轻巧,那意义很重要的,你想想,你心爱的东西丢了你生不生气?
宝宝:好像...我有什么心爱的东西呀?
妈妈:你的娃娃,你的娃娃我现在把它扔了,你生气吗?
宝宝:不要,不能扔
妈妈:你会不会不开心?
宝宝:嗯
妈妈:那你能理解妈妈现在的情绪吗?
宝宝:嗯
妈妈:你看到妈妈现在都发抖呀,我都气得站都站不稳了,哎!
你知道自己做错了吗?
宝宝:我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妈妈:好玩?
宝宝:是呀
妈妈:你为什么会觉得好玩?
宝宝:你看你有那么多瓶瓶罐罐,我一瓶都没有,我只是拿来擦擦手而已
妈妈:为什么要擦手?擦手有什么好处?
宝宝:干呀,擦了之后就滑滑的
妈妈:来,妈妈看看你的手
宝宝:嗯,
妈妈:确实是,现在天气冷了,那妈妈下次给你买一瓶BB霜放你床头,好吗?
宝宝:我终于有我自己的了
妈妈:那以后再也不要动妈妈的化妆品了,好吗?
宝宝:好的
妈妈:可是,还有一件事情,这些首饰究竟去哪里了,你能帮妈妈想一想吗?
宝宝:...思考....
妈妈:具体藏到哪个角落去了呢?
宝宝:哦,我记得了。
前天,小丽来我们家,她说刚喝了喜酒,那个新娘子脖子上挂着好多项链,她也想挂一个,我就拿了你的几根项链给她带,那个项链应该.应该..
妈妈:然后呢?
宝宝:后来我就忘了这回事了
妈妈(惊愕):她带回家啦?
宝宝:不知道,我打电话问问她
妈妈:好
(宝宝跑到一侧开始给小丽打电话..
“小丽,前几天我那些项链放到哪里了”.“哦,在放颜料的盒子里”.“哦,我去看看”...)
宝宝:妈妈,妈妈你看,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妈妈:嗯,不错不错,这几条终于看到了。
对了,妈妈那个戒指呢
宝宝:戒指?就是圆圆的那个,是吧?
妈妈:是呀。
宝宝:圆圆的,我想下是谁拿了,哦,是雨轩。雨轩说她家的雪人鼻子好长,可以挂个小圈圈,所以我就送给她了。
妈妈(惊):你送给她了?
宝宝:你说过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嘛
妈妈:那妈妈现在很想要回来怎么办?
宝宝:那就要回来咯,雨轩就住我们对面,我去找她看看能不能要回来
... ...
宝宝:妈妈,妈妈你看,原来雨轩还挂在雪人的鼻子上,我把那个雪人拿回来了,你看漂不漂亮?雪人的鼻子是挂个全球是不是很好看呀?
妈妈:是很好看。要是带在我的手上更好看
你看看,给妈妈带下是不是更好看
宝宝:嗯,是的。不过我觉得妈妈带不带戒指都好看。
妈妈:这句话妈妈爱听
宝宝:嗯,终于看到妈妈不那么生气了。
妈妈:嗯?不对喔,还有一对耳环
宝宝:雨轩还有一根猴子,猴子的耳朵好大,给它带上耳环特别可爱,我去拿回来
妈妈,妈妈,你看,你的耳环。
妈妈:现在都拿回来了,嗯,妈妈就放心了。
宝宝:嗯
妈妈:嗯,妈妈现在就想起,你这一次随意就把妈妈这些东西送给别人,那以后你会不会把你爸爸的东西也送给别人呢?
宝宝:可是我的好朋友需要呀,那怎么办呢?
妈妈:那你说我把你的东西随便的送给其它人,你觉得合适吗?
宝宝:不合适。
妈妈:那要怎么做才合适呢?
宝宝:那件东西必须是我自己的我才有权利送给其它人,即使送也要看情况。
妈妈:那你的意思是,是先问你的意思,对不对,征求你的意见
宝宝:是我的东西
妈妈:嗯,蛮聪明的,以后爸爸妈妈的东西要先征求爸爸妈妈的意见,即使要送也要自己送,除了爸爸妈妈的东西其它人的也一样对吧。
宝宝:嗯。
妈妈:你自己也不喜欢别人乱动你的东西
宝宝:嗯,嗯。
妈妈:宝贝,你这样做就是棒。
(鼓掌)
好叻,谢谢两位的精彩分享。剧本很有意思,妈妈和宝贝都非常投入。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接下来,设想一下,今后咱家宝贝在沙发上画画、穿着鞋子在床上玩耍、拿你心爱的首饰与小朋友间玩耍,遇到类似怒发冲冠的事情,你想起了今天的片段,我们运用“如何处理我们的愤怒”这三个步骤来解决的话,你会怎么做?请在便签纸上写下你的具体行动计划。
学习者敏君案例分享记录:
下次我如果碰到孩子的一些行为让我不能接纳生气的话,我就第一步:我会很明确的让孩子知道,我是生气了,而且,不仅仅是让她知道我生气,我会说出我内心的想法,比如我会说有一次我的孩子把墙壁画的脏脏的,我是这么跟他说的:“宝贝,当我看到这么白的墙壁画成这样,我很生气,生气急了,真想教训你一下。不过,你认为你现在怎么做我不会那么生气呢”很快孩子就意会到他要怎么做,把墙壁擦得干干净净。后面我们就达成了。
谢谢敏君的分享。
今天我们的拆书活动呢,因为有剧本促使我们今天的拆书更活跃、更生动,大家看起来也拆得比较快乐。今天的活动我们也就接近尾声,以后我们可以用到的就是,请大家记住“称赞的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我们积极的察觉自己的感受,并主动表达出来,再施之以引导孩子的不当行为会逐渐减少。今天的活动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强有力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