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一分钟)
大家好 我是lucky 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
1. 喜欢春秋时期的历史 正研读完越王勾践
2. 师从Q 目前正在拆书晋级的有4位小伙伴
3. 近期在读《好好学习》探究知识管理
拆书帮介绍(二分钟)
拆书帮是一个促进学习者成长的社群,由全国各地的分舵组成 总舵在北京 帮主是赵周 在上海有三个分舵 目前我所在的分舵是申活分舵
拆书帮是公益性的学习 以学习者的成长作为社群的宗旨
其中拆书二字是一种学习方法论 他的目标是提升成人学习者的能力 通过拆书解决问题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拆书学习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个人学习拆书法 也叫RIA便签学习法 Reading阅读原文Interpretation原文复述 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 个人通过便签学习法阅读一本书相当于一场培训
另一种是组织学习拆书法 主要是通过拆书家在拆书现场的演练 引导及促进一群人的学习
什么是深度认知?和一般的认知有什么样的区别?
从形式上,深度认知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不仅能够看出现象,并且能够找出本质的规律是什么。比如北京房价高是一种现象,而他真正的本质是由土地供需关系而导致的
从思考方式上,深度认知一般有实验及数据的依托,而不纯粹是人的感受和主观臆象; 比如北京房价高,他背后的依托证据是——对于北京人口的统计以及人均收入的研究
从解决问题的效果上,深度认知由于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他更能够解决普遍问题,同时对人的认知又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比如除了北京的房价这么高,那么也可以得出在中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后来的新兴城市房价的增长都与土地的供应关系以及人口的密集程度以及购买力等等有相关性。除此之外当下一次遇到人民幸福指数等问题的时候也会跟房价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人们对于普遍问题的更深层次认知
如何提升深度认知?
形成深度认知思考的能力,即符合以上三点的认知可以定义为深度认知
将已经形成的深度认知在实践中运用,与其他领域的认知结合,由点到面,由表及里 ,从而能在更普遍的领域内使用
3、将能在普遍领域指导你行为的知识保存为自己的临界知识,当你在获取临界知识的过程中 ,深度认知便慢慢提升
A1(激活经验)
我同事经常问我为什么现在不外出进行培训了
我的回答总是说出差太累,自己不愿意出差,还有是因为比较多的新人需要机会, 自己所在的管理岗位需要从整个部门的角度出发— 培训场数的平均分配, 或者总是说教材里的知识一遍一遍培训已经疲倦了
不知道我这样的回答给别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太任性了?还是说太不负责任?或者说很无私?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我的回答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A2(催化应用)
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首先不出去培训是一个现象,本质是遇到了职业瓶颈期,培训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或者说思维的交流,我并没有从培训中获得自己的职业实现及成就感
2.其次提供相应的数据来辅佐我的观点
A:对我而言,培训的目的不仅是给公司带来效益,同时也是促进自己各方面职业能力的提升;而在培训的初期,确实得到了相应的成果。 但是随着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 ,对自己的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不能只局限在公司内部的产品培训上
B:出差培训会占用自己一定的时间,导致没有办法好好研究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对自己整个职业发展来说会受到限制
C:现在90后老师都有比较强的复制能力,那如何让自己的培训受到更多的支持,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课题,而课题的更新需要外出学习;这样就没有办法出差了
3. 最后,从这个问题可以发现,当自己做出一项决定的时候,其实反映的是自己的认知水平。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是我这个阶段必须要去思考的。但凡做决定一定跟当下所处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有直接关系, 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只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如何提升?
首先以上认知相对之前的回答来说已经符合深度认知的要求
接下来,将深度认知进行实践,在一周之内找到之前问这个问题的同事,进行相应的解答,在接下来自己的晨会上也进行说明
与其他领域的认知结合,关于职业瓶颈期,其实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如何预防及安然度过瓶颈期是一个长期命题,作为员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7-8月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每周一次内部学习。作为部门领导,应该及时做好内部员工的培训,7-8月组织培训师晋级。一般3年是一个职业变更期。
4,保存好经过实践的认知,当这样的深度认知在普遍领域有指导意义时,记录下来,准备个小本,保存为自己的临界知识 (本周买个本子 作为深度认知提升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