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东莞筹备分舵第二十四期线下活动通知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学会“积极倾听”?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学会使用“积极倾听”的实用性方法。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拆书家李敏君,很高兴今晚和大家一起拆书,共同学习。今晚我们拆的书籍是《父母效能训练》。F: 《父母效能训练》(简称P.E.T.)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Dr. Thomas Gordon)所著,这本书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将无数父母引入他的新家教哲学,为陷入亲子矛盾的家长提供帮助。A:据统计,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销量高达500多万册。在家庭教育类书籍中,这本书是发行范围最广、销量最高的书籍之一。B:《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倾听,有效沟通,及时鼓励,以平等尊重的原则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我们的孩子面对将来的挑战,在智商、情商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更具竞争力,更加快乐健康。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积极倾听不是一种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都可以从他们的“工具箱”中随手抽出的简单的工具。这种方法要行之有效,需要从具备一系列的基本态度开始。没有这些态度,这种方法很少奏效;它会听起来虚伪、空洞、呆板、不真诚。以下是父母在使用积极倾听时必须采取的一些基本态度。如果没有这些态度,一位家长就无法成为一名有效的积极倾听者。

1.你必须想要听到孩子要说的东西。这意味着你愿意花时间去听。如果你没时间,只需坦白地实话实说。

2.你必须真诚地想要在当下帮助他解决问题。如果你不想要这么做,就等到你想的时候再说。

3.你必须能够真诚地接纳他的情绪。不管这些情绪是什么,也不管它们与你自己的情绪或者你认为一个孩子“应该”产生的情绪有多么不同,这种态度的形成需要假以时日。

4.你必须深深地信任孩子有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并有能力为他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通过观看你的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就可以获得这种信任感。

5.你必须认识到这些情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性的。情绪会改变——恨可以变成爱,沮丧很快会被希望代替。因此,你无须害怕情绪的表达;它们不会永远存在于孩子的心中。积极倾听将向你证实这一点。

6.你必须把你的孩子看做某个独立于你之外的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再与你产生联系的人,一个经你而来,拥有自己的生活和身份的独立的个体。这种“独立性”将使你能够“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情绪,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仅仅通过感受到这种“独立性”,就能使你成为孩子的一个协助者。你需要在他面临他的问题时与他在一起,而不是介入其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家长们说:“孩子越大离我们越远,有话也不肯和我们说了,更别想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了。”“我是好话说尽,好事做绝,但一点效果都没有,他还是我行我素。”而孩子也有他们的苦恼——想和父母说,但是那些事在父母看来总是不值一提,甚至会招来责难。

记得有一次,我在放学后巡视学校,见到二年级一个班门前好几个家长围着老师说话,一个小男孩低着头站在一边。我过去了解情况,原来,这个小男孩下课时和同学追逐打闹,被老师批评了,同班同学见到他妈妈来接他放学时,就把他挨批评的事情告诉他妈妈。还没等小男孩开口说话,他的妈妈就当着同学的面,噼里啪啦地不停训斥他,他只好低头不语。我看到他满脸委屈的样子,于是把他拉到一边,轻声说:“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他开始的时候不肯开口,我又说:“如果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你。如果你能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助你。”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原来,他下课时喜欢跟同学玩“捉坏人”的游戏,但有个别同学去老师那里告状,说他们追逐打闹,老师就说了他两句。他想跟妈妈解释,可是妈妈不肯听他的,一张嘴就不住地批评他,他只好不吭声了。可想而知,这个小男孩有多委屈。【不那么做的坏处】积极倾听传达信任感,而建议、推论、指示等信息由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传达的是不信任感。所以,如果我们不懂得积极倾听,而只顾叫孩子听话,对孩子思想进行暴力操控,长此以往,孩子就不懂得自己思考,失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倾听孩子。以上片段提及的六点做法,归纳起来就是这六种态度:肯花时间、真诚、接纳、信任、认知和尊重。我们要积极倾听孩子的话,这六种态度缺一不可。(技能点)

当时如果我是那位孩子的妈妈,我会这样倾听孩子:

妈妈:孩子,同学说的是真的吗?

孩子:是的,老师是说了我,但是,我不是跟同学追逐打闹。

妈妈:那么到底是什么回事?

孩子:我只是和同学玩“捉坏人”游戏,同学误会我了。我刚想向老师解释,上课铃响了,我打算放学后再跟老师解释的。

妈妈:需要我陪你一起去找老师吗?

……

    我们积极倾听孩子的话,需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从而可以专心地接收孩子的信息。它需要准确的接收;父母要理解孩子的信息中包含的意义,他们必须把自己置于孩子的位置(进入他的准则体系,进入他的真实世界),这样才能听懂信息发送者想要表达的意义。此外,倾听孩子时,不仅是耳朵听到相应的声音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情感活动,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的回应,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我很想听你说话,我尊重和关心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当孩子或者其他人来找你时,你正在应付其他事情或者心情不大好,你是不是没有专心倾听呢?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请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楚瑜:星期六晚上,我正忙着做饭,我的女儿乐乐来找我,很难过地跟我说:“妈妈,我的小仓鼠今天早上死了。”我忙着手头的活,应付着说:“别难过,宝贝。”乐乐听了我的话,哭了起来。我觉得有点烦,就说:“别哭了,不就是一只小仓鼠吗?”乐乐哭得更伤心了。我不耐烦地说:“别哭!我再给你买一只。”乐乐更加激动了,一边哭一边叫起来:“我就要这只小仓鼠!”我也生气了:“你简直是无理取闹!”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如果你再次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倾听孩子(或其他人)?注意要运用刚刚学到的六种态度:肯花时间、真诚、接纳、信任、认知和尊重。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楚瑜:再来一次机会的话,我会这样子做:第一步,先停下我手里的活;第二步,蹲下来来听她说原因;第三步,抱着她;第四步,继续积极倾听,让她自己通过诉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寻求解决办法。

拆书家敏君:“停下手里的活”说明态度真诚,“蹲下来听她说原因”说明楚瑜肯花时间,认知孩子的行为,懂得尊重孩子,“抱着她”代表接纳,“继续积极倾听,让她自己通过诉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寻求解决办法”表示自己对孩子的信任。今晚我们了解了积极倾听应具备的六种态度:肯花时间、真诚、接纳、信任、认知和尊重。以后我们在倾听孩子或别人时,注意用上今晚所学的拆书知识哦!

QQ图片201707120140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