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家封闭式训练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用有效方法鼓励孩子合作,减少指责等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学习目标: 学习鼓励孩子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运用到生活中

开场: 今天是第一次封闭式练级,大家都按流程自查表准备了今天的材料,第一次大家状态都比较好,对于所拆的书籍甄选的很认真,都深有体会并且收获颇丰,对于拆书家及拆书帮的理念更深入的理解并深深的认同!现场大家积极讨论相互指出缺点与不足,反复练习,训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一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一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

贴在毛巾架上!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而且是自愿与我们合作,方法真的很重要,要注意看到的细节或描述问题,其实这样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是指责和谩骂,当成人给孩子提示的时候,其实孩子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少了说教和命令,孩子更容易接受,用简短的词语,反而让孩子们更容易记住,更有效,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更容易接纳理解妈妈的感受,通过写便条,会通过“特别”的方式向孩子传达信息,孩子更会愉快的接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的儿子经常睡觉前不爱刷牙,这个事情我很头疼,因为我的牙齿不好,经常饱受牙疼的困扰,所以我对葱的牙齿尤其过度关注,我很担心他的牙齿像我这样。可是越是过度关注孩子就像故意反抗一样,越发的不配合,对于这件事情经常会有冲突,以前我经常这样做:葱葱,快点刷牙啦,说过多少次啦,如果睡觉前不刷牙,细菌就会在牙齿上,慢慢牙齿就会有小洞洞,你的牙齿就疼啦!葱葱!再不刷你的牙齿就坏掉了!妈妈叫你几遍啦!不刷看你以后牙疼的....,在刷牙这件事情上我可谓是软硬兼施,唠叨的就像是孩子给我刷牙一样痛苦,极其不配合


那么学了这个方法后,我可以尝试这样去做,因为对于刷牙这件事孩子可能已经知道它的重要性,主要就是在配合度,就是说与我合作的兴趣度,1.描述我看到的:葱葱,妈妈看见你今天晚上还没有刷牙呢

2.提示:如果不按时刷牙,牙齿会不健康的

3.用简短的词语表达:葱葱,刷牙。

4.说出我的感受:葱葱,妈妈有点担心如果你不按时刷牙,牙齿会很疼的,就像妈妈现在这样牙齿经常会出血,妈妈不希望你的牙齿长大了和妈妈一样

5.写便条:在镜子上贴一张便条:小朋友,请保护好你的牙齿,早晚要记得刷牙哦!

今晚开始就这样执行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没有输家”方法的6个步骤

“没有输家”的方法包含6个独立的步骤,父母理解这一点,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当父母遵循这6个步骤时,他们就更有可能成功:

步骤1:确认并界定冲突。

步骤2:找出各种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步骤3: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步骤4: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步骤5:执行解决方案。

步骤6: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不论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赢得合作比赢了对方都重要的多,在解决和孩子有分歧的问题时,怎么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

一般情况下,当父母和孩子有冲突发生,要么就是父母赢了孩子,让孩子服从于父母的指令,要么就是孩子赢了父母,让父母感觉委屈求全。“没有输家”是“非赢即输”以外的第三种方法,找寻到父母和孩子都能接纳的并能共同遵守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会有人输,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能满足需求。让孩子明白,父母真诚的希望并相信可以找到一个“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非赢即输的另一个伪装。

选择一个孩子不忙、没有被占用或者不需要去什么地方的时间来开始“没有输家”的方法。在执行6个步骤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1、 确认并界定冲突

   用积极倾听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明确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的强烈程度。准确的告知孩子,你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有什么事情正在困扰着你。

   清楚的阐述冲突或问题,以便让家长和孩子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

2、 找出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先试着听取孩子的解决方案,然后父母再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评判、评价或贬低孩子提出任何解决方案,先接纳所有的主意,并把这些主意做文字记录。

3、 评估备选方案。

   这个阶段要将刚才提出的备选方案进行评估,可以通过排除法将那些父母和孩子无法接受的解决方案排除,把备选方案范围缩小到一两个。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和孩子要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不喜欢那个解决方案,我觉得对我不公平......

4、 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要不断的确认孩子的想法,比如问:这个解决方案现在可行吗?我们都对这个解决方案感到满意吗?

不要把一个方案看成最终决定,认为既然选定就不可改变,可以和孩子商量先试一试,看是不是可以真正解决问题。最好将解决方案写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让所有人明白,大家都同意执行这个决定。

5、 执行解决方案

   在确定解决方案后,父母要详细说明如何去执行这个方案,尽量明确“谁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比如做家务,要明确“谁做什么家务,多久做一次,哪天做,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要等到大家对最后决策达成明确一致的意见后,再来讨论执行的问题。

6、 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用“没有输家”方法得到的最终决策并不见的都是好的决定。因此查看孩子的反馈很重要。可以问孩子:“我们的方案效果如何?你现在觉得对这个方案满意吗?”有时我们需要对最初的决定做一些修改或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冲突都要按顺序用这6个步骤解决,也许3、 4个步骤就可以解决,如果必要就用这6个步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哥哥这学期开学以来最让我头疼的事情就是他的作息习惯混乱,尽管我们一起制定了惯例表,但基本没有执行,每天提醒他什么时间该做什么让我觉得负担很重,有时提醒了也不去做,让我感到很沮丧,有时候还发脾气。

 

A2:以后怎么应用

   找一个哥哥空闲的时间,让哥哥小了解“没有输家”指的是什么意思。让哥哥明白我是真诚的希望并相信可以找到一个“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用“没有输家”6步解决法:

1、 确认并界定冲突。

   作息时间混乱,不能执行惯例表是我和哥哥冲突的主要问题。

   首先用积极倾听的方式了解哥哥的内心真实感受,找到他真正的需求。明确向哥哥表达我的内心感受,当他到了晚上十点钟还没有做完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我就会焦虑,因为我希望可以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并且弟弟也要睡觉,我不想我们每天都陪着他到很晚。

2、 找出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我会建议我们一起头脑风暴,把自己想到的建议都写下来。并且我们要约定好不评判对方的任何提议。

3、 评估备选方案。

将我们刚才提出的哪些方案用排除法一一排除,最后只留一到两个方案。还有要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4、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们彼此确认最后那个方案我们是否一致同意执行。如果同意就先试一试,试过觉得有必要修改 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7、 5、执行解决方案

确定解决方案后,要将方案细化,什么时间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6、 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我们先执行一周,然后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