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拆掉思维里的墙》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宁波虚度筹备分舵公众活动第39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你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 学习目标: 让学习者认识到敢于尝试的人的底层逻辑,破除限制性思维

开场: 大家好,我是来自宁波的鲍林峰过去几年,我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因为喜欢传统文化被称为修行鲍, 因为喜欢参加大会,被称为传销鲍……但从今天起,请称呼我为“学拆书的成长鲍”。第一次接触拆书是一位朋友介绍的,说有一个叫拆书帮的组织,是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全国各地都有分舵,其中宁波就有一个以野人大叔为首的宁波虚度筹建分舵。后来了解到,拆书是一种强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读书方式,目前有个人层面的组织层面的应用:个人指的是RIA便签读书法,R是Reading,阅读一个原文片段,I是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重述对这个片段的理解,A是Appropriation,分A1和A2,其中A1是激活经验,指向过去;A2是催化行动和应用,指向未来,把A1和A2都写在便签纸上贴在原文旁,这样RIA的步骤就完成了,如此读完一本书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层面指得是一位拆书家把一本书的内容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内化为能力。以上就是个人层面的和组织层面的两个表现形式。下面是一个我自己用RIA便签法读书的示范,请大家先用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可用眼神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做职业规划课程这几年,我见过很多很多人,他们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又或者是“好像对什么都有兴趣”。但如果你问问他们,听说你那么喜欢市场,为什么不试试看呢?他们就会回答,“如果万一失败了该怎么办?”

你知道他们的问题在哪里了吧。这些人都是不敢投入的“无兴趣一族”,那就是,他们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进入当下,他们从来没有感到过乐趣。他们总在思考“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处?”“万一做不好怎么办?”,这让他们无法从任何东西中间获得乐趣,自然也就无法对什么感兴趣。担忧之墙永远把你和乐趣隔离开来了。你就好像一个糟糕的读者,每看一页小说都要翻到最后去看看结局,那么你就完全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

所以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

一个婴儿在玩的时候咯咯的笑,并不是因为这个游戏会让他获得什么。我们在演奏乐器的时候觉得开心,并不是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个拿到钢琴十级。我们在听笑话的时候哈哈大笑,并不是因为我们要记录下来这个笑话来炫耀给别人;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觉得心向往之,并不是因为这本小说能让我减压。

因为快乐就是快乐,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

现在我们对投入有了下面的理解:

1.尝试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的。

2.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

3.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

4.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带来快乐。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你内心对后果的担忧,投入一些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是,一个人面对新鲜事物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他会不会全情投入其中。

很多人对一个事物没兴趣,其实不是真的没兴趣,而是不敢有兴趣,害怕投入其中没法从中获得乐趣,就像片段中所说:“听说你那么喜欢市场,为什么不试试看呢?他们就会回答,“如果万一失败了该怎么办?”这样的害怕、担忧把自己和乐趣隔离开来;

而有些人敢于投入,因为他们知道,尝试投入其中,做成那就收获成果,没有做成那就收获智慧和经验,无论做成没做成,投入其中的时候就已收获了乐趣和快乐,从外人看来他们就活得很有趣。

所以古典老师在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方法和总结,想变得有趣,那就停止内心对后果的担忧,勇敢地去尝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刚刚之所以说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是因为我曾经遇到自己不敢尝试的时候,就按照这个片段及时调整心智模式去尝试投入当下。

我14年的时候一次在一个城市溜达,我当时在街上逛,经过一个建筑工地的时候,我发现正在施工的这栋楼挺高的,大概20层左右,这栋楼周边的建筑低矮,如果爬上去的话绝对是一个视野宽阔适合眺望的好地方啊!!

只是工地大门关着而且大门上还写着“闲人免进”四个大字,我当时就纠结打退堂鼓了,犹豫要不要敲门尝试着问问看能不能爬楼上去看风景呢?

因为我是个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人,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请求,提要求总觉得占人便宜的样子,何况大门上还写着“闲人免进”,我真的好害怕平白无故地敲门进去提出爬楼的请求,被人家当神经病轰出来。

当时想想还是算了吧,于是在那个工地大门口稍稍停留了下,就不舍地离开了。。。

这时突然想起了《拆墙》里的这个片段,投入尝试无论成功不成功,都能获得乐趣,不尝试呢只会变得无趣,为什么不停止你内心对后果的担忧,投入一些呢?

我当时就想啊,如果不尝试的话,肯定连进去的机会都没有,思来想去浪费时间,回去后回想此事还会觉得自己胆怯懦弱,会为自己留遗憾而不开心的;如果我尝试敲门问问了,还有进去的机会,说不定真的能上去爬到最顶层看到美丽的风景,要是不让我进,至少我还收获了一份投入当下尝试的乐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啊。

在边犹豫边走出200米之后,在做出一番调整和心理建设后,终于鼓起勇气,又回过头屁颠屁颠走到了工地大门口,敲了门,还真有门卫出来,怯生生地跟门卫大叔表明自己的来意,想上楼看看这边城市的风景。没想到门卫大叔欣然同意,真是把我乐坏了。连声道谢之后,一口气冲到大楼最顶楼欣赏到了整个城市的风景。

停止对后果的担忧,投入尝试,让我实现了一个小心愿。


也许大家听完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甚至有点无聊的尝试,但是对我而言,是一次很棒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把书本里的理论知识结合真实的情况去分析和运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虽然当时还不知道拆书是什么,但已经在学以致用拆为己用了,并且给我生活带来了很多启迪和改变。

那现在学了拆书,可以把这个片段如何拆为己用呢?

在座小伙伴知道,其实我3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上台分享的资格,迟迟没有上台尝试,是因为,我害怕。。。害怕精力不够用,害怕时间安排不过来,害怕万一分享不好不能持续进阶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构思内容啊等等,各种害怕担忧,担心这担心那迟迟未动,就这样拖延着浪费时间,还过的纠结不开心。眼见着阿洛、六子啊一路晋级飙升飞速成长,觉得自己好无趣啊。。。

这个片段说“停止对后果的担忧,尝试投入一些能让人有趣”

好!我要变得有趣!!那首先得尝试投入。我要赶紧投入拆书!!什么时间安排不过来什么精力不够,这些顾虑全给我滚一边,在瞎担心下去只会浪费时间。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我变得有趣了!!于是,我就来拆书了,我要行动起来!!

所以我的A2,我的下一步行动,拆掉思维里的墙,拿掉所有的担心害怕顾虑,拆书,持续地拆书!!直到成为二级、三级拆书家!!

最后,我想用古典老师的一句话作为这次分享的结尾:“后悔没试过和后悔做砸了的量级永远不一样,前者让你更懦弱,后者让你更智慧。”

希望大家都能拆掉思维里的墙,停止对后果的顾虑,无条件地投入当下,去尝试,去尝试上台发言,去尝试拜访陌生客户,去尝试表白,去尝试自己以前不敢尝试的有趣的事情,让生命在行动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