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本次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员可以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通过角色定位的方法找到自己人生目标;
F《你一年的8760小时》作者是艾力,新东方18000教师中的12位顶级集团讲师之一。曾经是参加过超级演说家,奇葩说,是理性与自律的化身,他创造了34枚金币的时间管理方法,影响了一大批人,是时间管理初级入门的一本好书。你拥有的不是365天,而是8760个小时。每一个小时,你都在改变自己 ,每一个小时,你都在走向梦想。
A与其他的时间管理和励志类图书相比,本书最大的优点有两个,第一是浅显易懂;第二作者的观点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相关致用类图书和实践的基础上的。这两点让这本书可以更容易的帮助到你。
B日子过的很紧凑,但是貌似又没有充实感?每天都在努力,却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朝向何方。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场景,那通过今天这两个片段的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回些许方向,让我们明白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式。励志有方法,梦想可变现。今晚,我们将通过角色定位的方式找到自己生命的灯塔。
R0(配乐朗读)
没有方向,怎么走都是游荡
现在,我希望你能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点开一首舒缓的略带小清新的音乐,和我一起运用想象力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想象一个美好的周末清晨,你在九十点钟醒来,阳光明媚,周身舒畅。打开窗户,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放眼望去,一片新绿。这是一个没有工作、没有压力的周六的早上。
起床之后的你和自己心爱的人,可能是家人,或是那个ta,共进早餐,吃的是你最爱的食物。接下来你们打算一起去旅行。
你们一起驱车前行,周末城市的郊外宁静而美好,充满梦幻的色彩。谈笑间,你们来到了一座欧式风情的白色木屋前。
里面人头攒动,你们决定进去一探究竟。你突然发现,屋里居然站满了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所有人。家人、朋友、同学,一切你所珍视的人都在这个房间里。你很吃惊,但是似乎没人发现你,大家目光平静,互相交流着。
你想和他们打招呼,但大家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于是你站在一旁,在一定距离之外静静地打量着。过了一会儿,所有人都入座,逐一站在台前发言、分享。你没有仔细听大家在说什么,只是很好奇。过了一阵你发现没人上台去讲话了,于是你决定走到台前把自己的想法也和大家分享。
你站起身来,带着些许紧张和忐忑,但还是保持着向前的勇气。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七步,七步之后,你站到台前,转过身面对大家,深吸一口气,准备说出心中所想。
正要开口,你突然发现在你右手边不远处的桌上放着一个木盒。你很好奇,之前并没有注意到它,你想去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
你正打算打开盒子,却看到了盒子上有一张你的黑白照片,肃穆而沉重。抬头一看,头顶横幅上写着一行字:沉痛悼念×××。
没错,这就是你的葬礼
读到这里,你可能以为自己买错书了,怎么一本励志书变成了一部悬疑小说?但如果刚才你在阅读时真的将自己代入这个场景,那你或许会经历些许灵魂的洗礼。——这也是国外流行的“墓园疗法”的一个环节。
(前面这部分配乐朗读)
不要停下来,你还在葬礼中,一个会在五十、六十、甚至是一百年后真实发生的葬礼。从古至今,一个人自出生那刻起,便是向死而生,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逃离死亡的命运。
我们希望在生命结束时,如何回顾自己一生的得失?又希望别人在我们的葬礼如何悼念自己?
每个人终将离开这个世界,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蕴与当下的每一个时刻和每个选择中。假设明天是你的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是否还选择做你当下从事的事情?是否能坦然离开这个世界。
互动 大家看到这个片段什么感触?
预防异议 异议:一定要用这种让人不舒服的葬礼的方式进入吗?
这是国外流行的墓园测试法。从古至今无人能逃离死亡的结局,通过这个小场景的设定,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以终为始的思考人生这个大问题,而做这样的思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what
人生宏大,但是评价人生无非是两个方面,你自己怎么评价你的一生,你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的一生。(当然如果你是基督徒,还要加上更重要的就是上帝如何评价你。)
我们每时每刻做的事情,决定,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自己的人生目标,或前进或后退。就像我们开场活动一样,今天你来拆书的目标是什么,与你的人生目标是相悖还是同向。
why
通过思考自己的悼词,可以有效的提醒我们人生方向的重要性,而有效地梳理自己的人生方向有助于帮助自己做好更多的人生选择。当我们遇到重大决定时可以通过与人生目标相比较作出理性的决定。人生方向这个命题很大,突然问起,估计很少能有人迅速全面的回答出来,可是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促使自己更好的明确。
结合原文脉络给出更贴切地例子
书中提到我们希望生命结束时,自己如何回顾以及别人如何悼念。我给出一个我的例子:我是John的学生,打我认识John那天开始,他就是我的人生导师。他热情,理性,充满智慧,并且在我需要的时候他总是可以来帮助到我,他总是愿意让我进入他的生活,让我看到他在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为人友,为人师方面所做的近乎完美的榜样。
How
思考自己希望在生命结束时,如何回顾自己一生的得失,又希望别人在我们的葬礼如何悼念自己。
A1
大家回想一下,在你过往的经历当中,有没有曾经想过这个终极的问题,希望在生命的终点,自己和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如果没有,想想会不会自己的人生缺乏方向?这带来了哪些影响?如果有,当时你是怎么想的?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你可以写下关键词。(1分钟)
请1位分享(1分钟)
案例:
学员A:我会常常思考这儿问题以便于对我现在的生活做出指导。
比如我会想我最终要有自己的企业,所以我一定会创业,那么我要在三十五岁开始创业,然后我就倒推我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
A1+
接下来趁热打铁,我们再想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有机会回到早年,你可以重新思考你的人生,你会做哪些调整?如果你没有思考过的,那么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参考文中的提示:希望在生命结束时,如何回顾自己一生的得失,又希望别人在我们的葬礼如何悼念自己。你可以从他人的角度来写一篇自己的悼词。这个悼词要求,开场表示你的角色(就是和被追悼者的关系,比如我是John的同学),描述这个角色和被追悼者之间的故事,并总结他的优秀品质和闪光点。(3分钟)
案例:
学员Y:我是y的朋友,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跟她认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她吹毛求疵过,对于朋友的需要她总是愿意伸出援手。对于她的离去,我深感悲痛,愿她在天堂一切都好。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也在增加。小时候我们扮演的角色很少,压力自然也小。
时常不自知的是,我们经常只记得年龄的增长,却忘记了角色在增加。有时候太过专注于一个角色,却忘记了这个舞台还有太多的角色等待着我们。
因此,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后,还要把它具体化为人生目标,才能让我们追求的生命的意义真正落地。
人生目标的确定可以说是一门绝对的技术活。既要能仰望星空,又得脚踏实地。在尝试过不同的计划、目标制定方法后,我发现用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角色定位的方法来确认人生目标最方便,最有效。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我们需要在不同的角色里确认各自的目标,让这个目标贴合我们人生的愿景。这样我们既能保证人生中重要的事都有个可以信赖的方向,也能保证人生不会因为过于集中某一两件事情而失去平衡,反受其害。
从今天开始,列一份角色与目标的清单,每天、每周、每个月回顾一下,不将目光只局限于一点,而是宏观考量自己的各种角色和定位,并时时自我修正。
你的人生将变得不同。
互动
读完片段后,大家觉得这段有什么关键词?或者对你触动比较大的地方?
why
我们困惑为什么小时候无忧无虑,可随着年龄的增加,压力越来越大。比如:小时候努力学习就能被表扬,但现在单单努力工作已经无法满足了,照样还会被爸妈,爱人埋怨等等。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角色增加了,而我们往往太过于专注于一个角色,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角色,从而使得我们的生活失去平衡。
不这么做的坏处
其实生活中大部分不会对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规划,这样的人结果常常是随波逐流的;或者即使有的人想规划或者规划了,但是由于方法不当,得出的规划也不能付诸实践,这种没有结果的规划会带来负面的反馈,就是规划没用。当生命没有规划明确的目标时,我们会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我们可能在家庭生活中毫无幸福,工作没有成就感,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趋于负面或者平庸。。。
what(包括概念举例对比)
人生目标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就是要让自己有所期许,我们的目标必须让自己羡慕,想想都觉得美。
结合原文脉络给出更贴切的例子:比如为家人提供基本衣食住行的供给就不够仰望星空,而作为爸爸,在爱和勇敢追求梦想方面为孩子做榜样就拔高了许多。
脚踏实地是让自己能力及行动,不要觉得好像没地方下脚,不知怎么开始。
结合原文脉络给出更贴切的例子:比如,我要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就不是好的人生目标,而在公民角色上,尽心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就更靠谱一点。
how细化行动步骤
列出你在生活中承担着的角色
将角色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将自己生活中的重要角色都设定目标。
定期回顾修正 一次制定完成后,一定不会很完整全面,另一方面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要定期回顾修正。
A3现场演练
写下你在你的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多越好,不要停。
认真思考你所最看重的3-5个角色,你可以用打分的方式,10分最高,1分最低,给每一个角色打分,然后挑出最高的几个。
根据刚才的拆解按照书中的方法,给每个角色设定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百年之后,该角色所对应的人在我们追悼会上的陈述。
然后标注一个合理的日期进行回顾修正。
学员分享
学员Y:
角色:自己,女儿,朋友,下属,领导,销售,同学,老师,采购,女朋友,妻子,妈妈。
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及其目标。
朋友: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不吹毛求疵,对于朋友的需要总是愿意伸出援手。
女儿:孝敬,贴心,供给,安慰。
下属:支持,执行,任劳任怨。
A3现场角色扮演
两两分组,结对演练。
每人快速分享一下最重要的三个角色
角色是孩子,场景是父母催婚;
角色是父母,场景是与自己的父母关于育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沟通中。
角色是领导,场景是遇到了一个不服从命令坚决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角色是下属,场景领导无端指责自己。
请思考根据你的角色定位,你要现场如何应对以及后续处理?
陪练总结和感受
案例:
学员Z的角色是领导,角色目标是:支持和帮助员工职业发展,帮助员工克服工作中困难。
Y:我不认为你的这个方案是合适的,员工绩效考核就应该由HR绩效组同事说了算,为什么要屈就业务部门?并且我们已经给他们机会反馈,那时候不说话,现在都要上线了,有问题。他们又不懂绩效。
Z:Y我知道你现在时间紧张了,如果跟业务部门做沟通调整时间势必要加重工作量。
Y:对呀,而且这都是他们的问题。
Z:你觉得我们做绩效工具是给谁用的?
Y:。。。
Z:毫无以为,他们才是我们的客户对吗?客户有时候会有点不配合。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也不去配合他们,他们最终不会好好用我们的这个产品,最终的结果是双输的局面对吧?
Y:好吧,去听听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吧。
A2
【分步催化1提问】
请大家思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可以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结合一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你可能会遇到哪些情景?比如父母常见的情景是孩子不学习或者不听管教,子女常见的是父母催婚管教孩子意见不同,领导跟下属之间出现冲突等。思考一下,写出关键词。(2分钟)
学员分享:
M:接下来我在下属这个角色上应该还是会遇到跟领导冲突的情况,就是大家意见相左,更重要的是,领导认为内勤都是成本,只有销售带来价值,这是冲突的根源。
【分步催化2提问】
就刚才的情景,结合你给自己的角色和设定的目标,你打算如何做呢?(2分钟)
学员分享
M:我的内勤工作在月初月末的时候相对集中,所以我打算从明天开始,利用月初月末的这个时间努力集中处理内勤。然后中间两个周去参与跑业务,最终转到销售岗位。
结语
通过今天的拆解,是不是都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明了一点了呢?通过短短一个小时,肯定是不够的,希望大家今天回去后继续不断地完善,并且定期修正,让自己的人生减少一点迷茫,增加一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