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黎甜,我今天要拆解的书籍是《习惯的力量》。
F:《习惯的力量》是一本经典的讲述习惯养成和习惯运行机制的书。
A:这本书的作者是耶律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硕士,对习惯进行了各种实验和研究,也正因为这本书是基于实验成果得到的,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所以这本书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高居《纽约时报》、亚马逊网、高盛等知名图书畅销排行榜。
B:为什么我们对习惯这么关注?因为习惯决定了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或者那样工作。比如你习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比如面对质疑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反驳还是点头赞同?这些大大小小的习惯决定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还有思考方式,掌握这本书的内容,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和事业脱胎换骨。
带拆片段一:《习惯的力量》P18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行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的,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习惯诞生了。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列举习惯养成的四个步骤,并且现场运用步骤制定一个习惯培养计划。
【细化原文步骤】
习惯的养成需要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找到暗示。
暗示就是心理暗示,我能通过什么物品或者场景帮助大脑联想到这个习惯?比如培养跑步的习惯,我看到跑鞋能联想到跑步,我就可以把跑鞋放在显眼的位置。我带运动手环能想到跑步,就每天带手环。
第二步:把习惯翻译为具体的日常行为。
1、习惯翻译为具体行为
有的人说我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习惯,这个习惯就很模糊,身体和大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时候就需要翻译为日常行为,比如早起、读书等。
2、具体行为要符合我们自身生活
而且这个日常行为要尽量贴近我们自身的生活,比如要培养运动的习惯,我们自己擅长羽毛球,还可以从羽毛球着手,如果我们自己不擅长任何运动,甚至之前都不怎么运动,我要培养运动的习惯,最好就从散步开始。
3、具体行为的制定要精确
对于日常行为的计划制定要精确具体,时间、地点、频次等等,几点早起,读书多长时间,一周几次。
第三步:完成了行为进行奖赏。
奖赏要对应自己想要的,我们才有欲望去完成行为,比如口红啊、一顿大餐,或者奖励时间,看一晚上神剧。
第四步:坚持循环以上三步,产生了参与意识和欲望,就是不做这件事不舒服的感觉,我们就养成了习惯。
我们看到原文“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说明什么?
对,奖赏兑现的周期不能太长,应该是短周期,多重复,才叫做“交织”。要是坚持一年才有奖赏,请问还需要奖赏吗?
【实际例子】
好的,习惯培养的几个步骤大家都收到了,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一把,我们不妨用个例子尝试把这四步串联起来试试,比如我要培养读书的习惯,首先我要有个暗示,把书放在床头;其次翻译为日常具体行为,一周读书五次,每次30分钟,完成后进行打卡;第三步奖赏,坚持两周奖励一条新裙子;第四步坚持循环,坚持把要看的书放在床头,坚持读书并打卡,坚持每半个月有个奖励。
不这么做得坏处:
【惯常行为】很多人在培养习惯的时候,非常随性,没有严谨科学的计划就去行动。
【这样做的坏处】结果都是不能坚持、半途而废。一个习惯培养好多年,口号喊了好多年,就是做不到,所以“知道那么多大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反面例子】比如想跑步,就马上买跑鞋,兴致冲冲的跑了两天后腰酸背痛,就放弃了。
【结合原文建议加工成正面案例】
随性的开始,就会随性的结束,比如总是不想开始,说明没有舒服的心理暗示,让身心进入培养习惯的机制;坚持习惯很痛苦,说明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来翻译为日常行为;没有欲望去做,说明奖赏不及时或者不称心等等,这些都说明,想要培养一个习惯,我们要按照严谨的四步骤,根据自身情况精确的来制定习惯培训计划,并且去执行。
再说回刚刚的例子,首先跑步前要有心理暗示,比如听一首比较嗨的歌,把跑鞋放在固定显眼的位置;再变为具体日常行为,一周三次,每次20分钟,跑前舒展10分钟,跑后放松10分钟;接着是奖赏,坚持两周,奖励一斤樱桃;最后坚持循环这个计划,给每双周制定不同的奖品。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在你过往的人生中,有没有培养过某个习惯,结果却以失败告终的经历呢?比如我要坚持每天一万步,结果周末没上班就没坚持了,再比如我打算每天看半小时育儿书,看了一周,某天加班回家晚就忘记了,就再没打开过那本书等等,你有没有这样的场景,请把他记录下来。
学习者案例记录:想要培养跑步的习惯,结果坚持了不到1个月,遇见下雨就中断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大家刚刚分享了没有成功的习惯培养场景,那么现在让我们穿越到这个场景,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习惯养成的四个步骤,我们制定一份习惯培养计划。具体格式如下:
【想培养的习惯】:
【心理暗示】:
【惯常行为】:
【奖赏设计】:
学习者案例记录:
【想培养的习惯】:跑步
【心理暗示】:跑鞋,耳机,美国音乐
【惯常行为】:周末一周两次操场跑步20分钟,如果下雨就换成平板支撑3组
【奖赏设计】:晒朋友圈获得赞美,坚持三周奖励自己透气的衣服一件
带拆片段二:《习惯的力量》P90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团队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烟,就应该培养一种新的惯常模式,使他满足香烟在人身上产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团队,比如说一群戒烟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远离尼古丁的团队。当你觉得快要忍不住了,就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事实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就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列举改变坏习惯的五个步骤,并且现场运用步骤制定一个改变坏习惯的计划。
通过上一片断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么培养一个好习惯。可是在生活中,往往我们想要做得是怎样改掉一个坏习惯。
通过这个片段我们知道,想要改变坏习惯,我们就要用一个新习惯来替代。也就是在上个片段里讲得四个步骤里把惯常行为置换成新的习惯。而且还需要增加一个步骤:加入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来抵制坏习惯带来的影响。
【细化原文步骤】
第一步:保持一样的暗示
第二步:置换惯常行为
第三步:保持一样的奖赏
第四步:加入一个群体,一起改变
第五步:坚持循环,给予其他奖励
【实际例子】
比如如果你想减肥,首先就应该了解自己的习惯:进食习惯是什么、运动习惯是什么?
一般造成肥胖,主要的习惯是:暴饮暴食、常吃高热量的食物、经常加餐吃零食、躺着看电视而不运动。
我们挑选一种情况来做分析:常吃高热量的食物。
当我要把常吃高热量食物的习惯,替换为常吃低热量食物的习惯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步:保持一样的暗示
我在什么情况下会吃高热量的食物?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薯片。那看电视就是我的暗示。
第二步:置换惯常行为
把吃薯片替换为吃水果、酸奶。那我就在茶几上摆着水果、酸奶,方便我看电视的时候,随时拿着吃。
第三步:保持一样的奖赏
吃薯片让我的味蕾得到了满足,那么选择替换的低热量食品也需要是我能满足我味蕾的食品,比如选择我喜欢的西瓜,而不是我不喜欢的黄瓜。
第四步:加入一个群体,一起改变
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群,或者戒高热量食物的群,一起打卡,一起相互鼓励,一起挖掘好吃又热量低的食物。
第五步:坚持循环,给予其他奖励
坚持循环以上四步骤,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以再给予自己其他奖励。
【预防异议】:学完这些步骤,我知道大家都会有一个担忧,方法很好,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呢,比如说总是没办法坚持。
坚持这个事情跟很多情况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是要置换的惯常行为离自己生活太远,有的人是奖赏不称心,有的人是被外力打断,还有就是自己本身没毅力。
无论是哪种情况,首先我们尽量的按自身情况来制定五步计划,就像案例里的戒烟,如果我们是轻微烟瘾加入一个戒烟群可能就有效果,但是如果是重度烟瘾呢?我们可能需要加入的就是戒烟机构了。
其次,计划不要定太长远或者太密集,太长远没有成就感,太密集容易被打断,一打断就歇菜。
最后,比上一次多坚持一天。比如我上周坚持散步回家3天,这说明什么?坚持3天对我而言没有难度,那么这周我就坚持4天,坚持到了就给自己奖赏,即使没有坚持满一周,或者这周就坚持了4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毅力已经比上周要好,那么以后每次我们都比上一次多坚持一天,未来是不是就能比现在要好?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我们刚才学习了改变坏习惯的方法,现在我们来进行演练:
小王每天凌晨一两点才睡觉,导致经常早上上班迟到,他的上司老李,惩罚、威胁、谈心等等手段都用过了,效果不佳。根据公司的规定,迟到达到一定的次数,会被劝退,老李又舍不得并没有其他缺点的小王就这样被离职。
我们现在两两一组,一个扮演小王,向老李抱怨就是没办法早起。另一个扮演老李,使用拆解中的5个步骤帮助小王梳理并制定改变晚睡习惯计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王:领导,我就是改不了迟到的毛病,你可以留下我吗?
老李:这个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不然公司的制度总不能形同虚设对吧?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你为什么会迟到呢?
小王:我起不来!
老李:为什么起不来呢?
小王:可能是因为我睡得太晚了!
老李:什么时候睡觉呢?
小王:一两点!
老李:那肯定起不来啊!你晚上都干些什么呢?
小王:就是吃饭洗澡,然后无聊就开电脑打打游戏,上上网,其实也没干什么事!
老李:也就是说你无聊就会开电脑对吧!
小王:是的!
老李:开电脑就是你的晚睡习惯暗示(暗示)。
玩游戏浏览网页就是为了满足你打发无聊的时间(奖赏)。
那我们可以把打游戏上网换成能让你睡觉又能让你打发时间的活动,你觉得是什么?
小王:看书算不算?还有听催眠曲!
老李:对啊,开电脑后打开催眠曲,然后在网页上找一本书来看打发时间。
小王:那应该困得很快!
老李:我们还要加入一个团队一起来做这个事,一起早睡早起,一起做事有干劲。
小王:那我搜索下加入一个早睡早起打开群。
老李:很好,我们要坚持以上这些动作,慢慢来。从两点睡调整到一点半,再到一点...这样循序渐进,如果能改掉晚习惯,还可以给自己更多的奖励。
小王:如果我能调整到12点睡觉,我肯定可以不迟到。那我就这样,一周三次12点前睡觉,就奖励自己周末打球一场,一周五次12点前睡觉,就奖励自己一双新跑鞋。
老李:不错,如果能一周五次12点前睡觉,我相信坚持三周,你的生物钟就能调整过来。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在接下来一周,吃饭睡觉、学习休闲、工作处理等等生活工作场景里,你想要改变一个坏习惯,那这个坏习惯是什么?
学习者案例记录:吃饭吃得太多太快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非常好,大家都写下了自己想要改变的一个坏习惯,那么接下来我们按照拆解中的5个步骤,把改变坏习惯的计划写出来,尝试运用,并把计划发到群里。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步,保持一样的暗示:食物
第二步,置换惯常行为:
旧行为:十分钟吃一大桌子食物
新行为:把食物按分量装盘,只吃分量内的食物,我喜欢晒朋友圈,吃前吃后都拍照,然后计时,目标20分钟,如果20分钟内只吃了分量内的食物就发朋友圈
第三步,保持一样的奖赏:食物满足味蕾和胃
第四步,加入一个群体,一起改变:三个减肥好友组成好好吃饭群,打卡监督
第五步,坚持循环,给予其他奖励:如果连续坚持21天,就暑假的时候出去旅游
结语:我们在今天的拆解中学习到习惯养成的四个步骤,并且在这个四个步骤之上,加工出用好习惯改变坏习惯的五个步骤。希望各位在之后在工作生活中,需要培养习惯或者改变习惯的时候,都能参考到我今天的拆解,给自己更科学更严谨的计划,让自己更有毅力更有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