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ello,大家好。我叫刘粤,大家也可以叫我光头刘。现在职业是培训和教练。梦想在三个月后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我们来拆解的片段来源于《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在开始之前,
我们现在分一下小组,等一下方便讨论好吗?
【3-3小蛮腰分舵要求脱稿】
【学习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前两天有一朋友失恋了,找我们一帮大老爷们抱怨,我们都安慰他,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结果对方说,我们不懂他,后来才知道他是想要挽回这段感情。这就尴尬了。
提问:有时候我们给的建议不是对方想要的,我们怎么样才能帮助对方找到他想要的答案呢?
影响:如果我们给的建议不是对方想要的,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被对方怪罪,严重点还可能破坏关系。
解决:《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是大师级的教练玛丽莲·阿特金森编著的书籍,里面有大量的教练工具和教练实例,为我们学习教练提供很好的参考。其中就有一个简单的教练工具——度量尺。跟随我本次完成RIA后,学习者能够掌握这个度量尺,帮助别人或自己厘清目标,找到行动方法。【学习目标】
分发一下拆页,各位2分钟时间阅读,阅读完毕后示意我一下。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取关键词。如果大家已经阅读完毕,请示意我一下。谢谢。
强有力问题举例:用度量式问题创造动能
度量式问题是很棒的教练技巧,也是创造强有力问题的可靠范例。在客户探索一个项目时,有效运用度量式问题可以增加动能,厘清客户的愿景。在度量尺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即时的变动,以此为参考,支持客户达成多个成果和制订详细计划。
使用度量式问题,教练可以支持客户更清晰自己现在在哪儿,以及想要在什么时间去哪儿。度量是有力的提问方式,可以跟客户检核,并且让客户就对话、项目所处的位置,在一个连续的范围内打分。使用度量尺,我们学会在自己的能力上“提高分数"。看到分数提高会带来满足感,会觉得在学习历程的每个阶段,自己都正在做出好的选择。度量尺也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发展做出内在的衡量,支持我们把价值观变成能力。
度量式问题的种类
教练对话中典型的度量式问题有哪些呢?引人的短语通常是相似的,比如这个例子:想象一个从1到10的度量尺,1是对项目满意度最低,10是完全满意。注意一下你现在在哪儿。当下,你把自己放在哪个数字上?
1-0-0-0-0-0-0-0-0-0-10
用这样的人门,我们谈及了教练的议题。度量式问题有许多有用的探索方式,其中一些最常用的在下文会列出来。度量尺让我们看到开头、中间和结尾,看到现在的对于迄今为止的成长的意义,再提升一分需要什么,最合适的改变会是什么,以及别人看到我们的行动,会在刚才提及的所有领域中给多少分。我们会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
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度量式问题的例子吧。
行动步骤
1、在你的度量尺上,从5分提到6分,你需要采取哪些行动?
2、到要从5分提到6分,________ (其他同事、项目领导、团队成员)会建议你做什么?
3、 6分到7分的过中,你要做些什么不同的事儿?7分到8分呢?或者甚至到9分?还可以做哪些事?
4、到了9分,你的________ (同事,其他团队成员)会注意到你有什么不同?你周围的人是怎么知道你已经到了9分了呢?还有什么?
【互动】
好的,刚刚大家阅读了原文片段,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教练工具的?哪位伙伴来用几句话简单分享一下?
学习者回答:
1、把能力量化。
2、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还可以看到未来期待在哪?
3、反馈。
【what】
度量尺是一个很神奇的工具,它可以把抽象的东西进行度量。
【why】
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工具呢?我们有时候让对方看到自己现状多少分,期待去到多少分的时候,他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答案。前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我们给出建议,往往不是对方想要的,其实对方心里有答案。而使用量尺工具,可能就会找到对方心里的答案。
【how】【行动建议】
我们如何使用度量尺这个工具呢?
1、 确认目标。我们讨论的是哪个问题?解决问题后可以实现什么目标?
比如说你的员工说想加薪。这个是他的目标。
2、 自我打分。假设1`10分,你的目标是几分?你现在的情况处在几分?
比如问对方,加薪需要看能力表现,1到10分,你给现在的自己打几分?如果要加薪,你需要去到几分?
3、 逐步加分。如果再增加一分,你需要做些什么?
【具体的例子】
有个学员找我咨询关于演讲的困惑,我们进行了一个对话。
我:你想通过和我聊天解决什么问题?
学员:我想上台演讲的时候轻松自如。
我:假如给自己打分1~10分,轻松自如的状态下是达到几分?
学员:我期待8分。
我:那你现在的情况是几分呢?
学员:现在是5分。
我:很好。5分到8分有三分的差距。如果提高一分,你会做些什么?
学员:我会找多点上台练习的机会。
我:这样你就能拿到一份了是吧?(等待对方肯定)很好,那么如果从6分提高到7分,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学员:我应该了解演讲相关的知识。
我:很多,这样又可以得到一分了,是吧?(等待对方肯定)那么从7分提高到8分,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学员:我应该向经验丰富的演讲者请教。
我:太棒了,如果这三点做到了,是不是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
学员:是的,我想是的。15分43到16分11。(可以选择删除)
当别人有困惑的时候,用量度尺是可以帮助对方找到答案的。这也是教练工具的一种。
【互动】
这样的讲解大家清晰吗?
【A2】【编写剧本】【清晰指令】
Ok,接下来我们编写一个剧本,让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练习。
想象一下,在未来哪些场景里可能运用到今天所学的度量尺?
比如你的同事咨询工作上的问题?或者有位拆书家不知道下一次如何拆书?或者你的朋友不知道如何哄自己的女朋友?等等。
每个小组在本子上编一个对话的剧本,用量度尺的方法帮助对方找到答案。大家把剧本写在纸上,写完后我们请人来讲讲他的剧本。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哪一组的小伙伴愿意上来演练一次你们的剧本?
【学习者分享】【记录案例】
我做绩效评估。我的下属是本地人,本地人的欲望不够强。我期望他成就欲望更强。我可以和他交流,在你这个岗位,你的胜任力你希望达到多少分?假设他是9分。那现在你评估你自己是几分?7分。7到9分有差距,我们一步步来。先定小目标,7到8之间,你可以做什么?需要我支持你的是什么?你希望多久时间去完成这一分?后面就是8到9分你又可以做些什么?
【反馈】
学到的东西马上运用到工作中,这是我们拆书家所提倡的,拆为己用。这是个非常棒的剧本,相当清晰,按照步骤使用量度工具,这个过程就是我所期待的。
【回顾总结】
请一位小伙伴来回忆一下我们的度量尺是怎么用的呢?
1、 确认目标。你要的是什么?
2、 自我打分。假设1`10分,你的目标是几分?你现在的情况处在几分?
3、 逐步加分。如果再增加一分,你要做些什么?
【逻辑引发第二个拆页】【不含how】
通过量度尺这个工具,我们发现其实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对吧?请各位现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在日常行为中遇到别人咨询你问题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各位说说你的做法。
【学习者回答】
1、 分享我自己的经验;
2、 分享案例。
3、 直接给答案。
为什么我们不习惯提问,而是习惯于直接给答案?
我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我随意给出三个词,大家按这几个词造句。笔、饮料。
【互动】
这是一只画笔。
这是一只漂亮的笔。
这是一杯好喝的饮料。
从小就培养起的习惯,都是陈述句,而不是提问?所以,大家都清晰了为什么我们不擅长提问。
那么直接给建议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下一个拆页。2分钟时间。提取关键词。
拆页二
问题:通向自我发现和技能发现的康庄大道
通过教练,我们探索的是信任好问题的力量,而不依赖假设、评判或者建议。把这一条转换成教练的原则,就是:转化式的沟通者提问开放式问题,而不是告诉人们做什么。很简单,当你告诉人们做什么的时候,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我知道得比你多。你需要我帮助我是你生活的专家。"
潜在的教练们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他们通常会说:“不,我不认为我比客户知道得多。我只是给他们有用的建议罢了。"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
每次给出建议,你就在假设这个人没有资源去成功地追寻他们自己最好的选择。注意,建议的信息中嵌人的假设是:这个人无法靠自己找到最佳答案。因此,有意无意地,你假设的是自己比对方懂得更多。
任何巧妙或直接的告知、建议、忠告都会支配对话之中思想的流动,而且很可能会阻碍人们去聆听自己内在的指引。也在的指引。也可能会刺激客户,激起他们的防卫心,引他们的防卫心,引发辩论和解释。
带着欣赏和好奇提问有力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让人们真正听到自己大声说出口的话语,以及内在的话语和论断:“我是有能力的,完全能够自己想出来。''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建立强有力的内在提问系统,直到提问变成他们自然的内在与外在的领导力的习惯。
把你自己放在一个需要别人告诉你做什么的位置上,你会如何反应呢?在收到他人的建议时,我们会通常会有以下两种反应之一:找到方法来拒绝,或者遵从这个建议。作为教练,如果我们放任自己去给建议,往往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如果人们在心里拒绝,或者反对你所说的,他们同时也丢弃了你的建议中任何有价值的部分;如果人们在心里同意你,并按照你说的采取了行动,那么他们会把自己的成功(信任你)或者不成功(责怪你)的责任推到你身上。
如果人们照你的建议去做了,但没有起作用。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指责你,而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例如,“乔安教练根本不知道她自己说什么,我(客户)压根不应该照她说的做!"如果有效果了,他们仍然会指着你,归功于你,说:“乔安太棒了,要是没有她的建议,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与此相反,当你提问有力量的、导向自我发现的问题时,会帮助人们提取自己内在的资源。他们就会开始完全相信自己能够找到最好的选择。这样,他们就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责。
【简短互动】
大家看完之后,都提取了哪些关键词?我们找一位小伙伴上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1、负责任
2、引导他去体验
3、欣赏和好奇心
4、拒绝或者遵从建议
如拆页所说,如果我们给对方提供了很多建议,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1、 对方抵触你的建议;
2、 你的建议很有效,对方习惯依赖你,有事就来找你,让你很烦;
3、 你的建议没有效,对方会把责任推到你身上。
所以拆页建议我们要学会提问。
我们接下来测试一下大家的提问能力如何,给自己打分?
【量表自测】请你仔细阅读表格中的选项,回想自己过往的经历,给每个选项打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总共有5道题,大概一分钟。待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评估一下自己的现状。这个测试表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遇到别人咨询的时候,并不善于提问题,而是习惯性的给方法或者建议。
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学习者互动】
1、 很多时候都会给建议,对方会抵触或者依赖,自己就会极力去维护自己的看法;
2、 自我审视,应该多点引导一下他人去思考。
【适用范围】
提问有没有什么适用的范围?什么时候直接给答案?什么时候进行提问?
【学习者分享】
给答案:
1、 规范性
2、 有标准答案的
3、 规章制度
4、 事务性
5、 紧急性的事情
6、 知识类
简单、直接的
用提问:
1、 探索性
2、 情感类问题
3、 引发反思
4、 咨询
5、 个性化
复杂、人与人关系的
【互动】
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学习目标】跟随我本次完成RIA后,学习者可以了解提问的重要性,结合前面量度尺的工具,并通过现场的讨论,制定一个可行性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
【A1激活经验】
请在你的小组里进行分享,过往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 ,因为给建议,而导致不好的后果?时间1分钟;
有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学习者分享】
1、 我给我妹推荐了一个木门,结果不合适,结果我妹浪费了一万块钱;
2、 我妹说周末不知道去哪里玩,我说去拆书帮,结果她说你喜欢,我又不喜欢。
【反馈】
分享得特别好。
【A3】【微行动学习】
接下来,请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你想到的哪些事情的基础上,我们如何结合两个拆页的内容,来加工一个解决步骤。
第一步,我们先讨论一下这种情况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提问?3分钟时间。
请小组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习者分享】
1、 找到想要的结果;
2、 引发思考;
3、 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4、 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很好,鉴于这样的结论,提问非常重要。
接下来第二步,那大家期待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继续讨论,
请小组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习者分享】
1、 教练式的领导。不再直接给下属建议,让对方自己来找到答案。
2、 教练式的绩效面谈。
第三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看看大家会讨论出来什么样的可行性方案。
请小组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习者A】
1、 前期准备:数据对比;
2、 做得好的,可以改进的地方;
3、 量度分数;
4、 资讯目标;
5、 承诺;
6、 跟进复盘;
【学习者B】
1、 价值观(起心动念)
2、量度尺(结合目标愿景)
3、支持鼓励反馈
【反馈】
非常好的分享。
【互动】
关于拆页还有没有疑问?
【A2布置任务】【特定任务】
好的。接下来我布置一个任务给大家。接下来的一周里,如果有人来找你咨询问题,请你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点去帮助他。如果没有人来找你咨询问题,也可以主动去找其他人,了解对方有没有什么困惑,然后使用今天的知识点舱室去帮助他。
把这个过程记录在本子上。一周后,也就是21日,在拆书群里分享你的案例。
好的,我们的拆书就到这里。
最后请大家用便签写下想对我说的话,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