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易之,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拆解的片断来自美国人吉姆.兰德尔写的《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更加关注对时间的感觉,从而明白自我意识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下面我把片断发给大家,大家自由组合分成二组。(F)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少即是多”,从大量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文章中归纳出约50条原则,在书中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时间管理。(A)有太多的作家、思想家和研究人员倾向于使用10个词去表达用5个词就可以说明的问题。而这本书集各家之精华,像PPT演示一样内容简而精,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读完。(B)虽然时间管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讲是一个关键因素,但那并不意味着良好的时间管理者总是在忙一个又一个活动。这本书会让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不是放弃散步、发呆。如果你想对时间管理有更好的了解,让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可能最大化,都可以花上仅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这本图文并茂的书,相信你会受益匪浅。
在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前,自我意识是第一步。管理学泰斗德鲁克说过:“时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意识到自己对时间的感觉,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罗胖说过未来是时间的战场,而在任何创业中,时间成本也是最大的投资成本。因此,时间非常宝贵。对时间的感觉会让自己发现真正的激情所在,从而通过“意识”、“了解”、“关注”三步曲来对自己的时间作出调整、帮助我们纠偏,同时找出可以利用的时间、记时间日志保持对时间的敏感和关注。
[举例说明]比方说现在大家习惯用手环来记步也是同样的道理,先意识到健康很重要,然后了解每天自己的运动量,再关注身体健康各方面。还有睡眠监测也是如此。写《奇特的一生》的作者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有一个习惯,每天只要是用时超过5分钟以上的事件,都会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他一辈子研究昆虫,写了70余部著作,这得益于他的时间可以被记录并可以被追踪。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对时间没有感觉,或没有意识的去感受它,那会导致做事情会有拖延和碌碌无为的风险,比方说阅读书籍、锻炼身体、环球旅行等等。因此,通过自己对时间的重新审视,是有效提高时间管理技能的重要前提。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你对时间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请在我读出的这些词语中选出最能表达你对时间的感觉,无奈、无所谓、兴奋、感激、紧张、焦虑、悲伤……把它记录下来。
2、再请大家看看我手里的这个时间日志表格,回顾一下最近的这72小时你是如何度过的,用最快的速度填写一次,注意在填写前请大家先估算一下写这个日志所需要的时间?并记下估算的时间和实际完成的时间。
3、小组讨论并请组员代表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1、光头刘:我的感觉是无奈,我估算1分钟完成,结果用了5分钟才完成。我对时间没有规划性,这三天我花在其它杂务上的时间最多,主要是我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因为三天前我做了一场培训,所以这几天在调整我的状态。
2、阿夏:我的感觉是从容。我估算二分钟,也是花了二三分钟完成。每天我都会把自己的时间分配好,每天的阅读和锻炼时间我都是有保证的,因为我在备考,还有前段时间因为身体不好所以现在有意识加重了运动的时间,由于这两件事坚持的比较好,所以做其它事情也很有信心,例如加快吃饭的速度,一回家就专注完成其它杂务,那把大的事件时间安排好了后,其它的都可以安排的很从容。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从刚刚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对时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对自己估算的时间也会有偏差。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取决于我们在做什么,通过时间管理可以平衡自己的时间消耗,让自己的目标和激情协调一致。想想自己平时对时间的关注度,思考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态度,如果现在要你看着手表的秒针,关注时间的流逝,想想未来72小时将如何调整自己的时间,找出可以利用的时间,然后再谈谈此刻你的感受?
学习者案例记录:
1、光头刘:通过片断的学习,我充分意识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是了解到前三天的无所事事确实很浪费时间,时间的浪费就是资产的流失,我要分配时间的合理运用,例如用番茄工作法来记录时间,我接下来三天又有培训,要根据这个片断“意识”、“了解”、“关注”三步曲好好规划一下,在休息时间还要多关注锻炼时间。
2、阿夏:从个人总体时间安排来看还是有些问题的,例如看手机、微信时间比较多,还有一些时间碎片的学习会影响注意力,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了解到我的时间管理方式后,我要再优化和调整一下看微信的时间,争取把它放在休闲、锻炼上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