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拆出你的沟通力I》 所属活动: 与有情绪的人沟通时常犯的错误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与有情绪的人沟通时常犯的错误 学习目标: 参与者在扮演倾听的角色时,能够说出共情语言,做到真正的倾听。

开场: 学习目标:面对有情绪的人,当参与者在扮演倾听的角色时,不再是提供建议、讲大道理、他人立场等糟糕的回应,而是能够说出共情语言,做到真正的倾听。现在带领大家拆的这个片段呢,同样也是来自赵周老师的《拆出你的沟通力I》。上个片段中我们已经运用FAB的法则介绍了这本书,现在就不再多说了哈。(与2-1连拆,2-1时的图书介绍:首先呢,它是通过从其他书籍中摘取的36个片段,进行拆解应用,主要是致力于教给读者两种沟通能力,分别是表达能力和主动倾听的能力;它的优势是片段搭配生动的事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比较紧密,清晰易懂;生活或工作中,你有没有过误解别人的意思而造成尴尬场面的经历,这本书能帮你避免这种尴尬,你有没有觉得他人经常会曲解你的意思,这本书可以提高你表达的能力。如果你想增加表达能力与倾听他人的能力,那么,你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接下来我们就直接进入拆书时刻,下面我们首先来进行R环节,阅读原文片段,下面请大家用1-2min的时间仔细阅读手上的这个片段哈,看完之后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片段:与有情绪的人沟通时常犯的错误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们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看大家基本上都已经阅读完毕了,接下来进入到我们的I环节,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复述原文片段的内容。

当人有情绪的时候基本上像个孩子,因此文中的方法对成年人是同样适用的。

那这个片段呢,

解决的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有情绪的人时,怎样才能做到很好的主动倾听;what

 

方法:面对他们的情绪,第一,我们要认真的倾听对方的问题;第二,及时给予回应,可回答“哦,嗯,这样啊”等字样;第三,替他们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如“所以你觉得很难过,但又不想告诉他”;第四:借助幻想,“要是有人能够替你转告他就好了”。(how)

 

面对他人的情绪,我们通常会做出以下几种糟糕的回应,比如说:提供建议、讲大道理、对他进行心理分析、站在他人立场、过度怜悯、不当提问、否定他的情绪等等。(通常的做法)

 

有情绪的时候,希望能完全发泄出来,当我们给予上述几种糟糕的回应会让他们没办法痛快地发泄,反而感觉会更差。(不这样做的坏处)尤其是在我们提供建议的时候,可能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还觉得,哎,自己挺善解人意的呀。

 

就像前两天,舍友很气愤的说,她要和男朋友分手,因为她只是和其他的男生一起去看了场电影,她男朋友就跟他冷战。然后另一个舍友赶紧关心到:“他可能是那种心眼特别小的人,你不要跟他计较,去找他说清楚就好了”,还安慰她没事的。然而我失恋的那个舍友说,“哎呀,好烦呀,我并不想找他。”(举例)

 

就如,面对我舍友的问题,可以做出上述回应。当她说要男朋友分手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坐在她旁边专注的倾听,然后回应她的感受,说:“嗯,原来是因为这啊”,说,“所以说你不喜欢他干涉你的生活”,“要是他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就好了。”这样舍友的情绪就不会越来越激动了,我们也做到了很好的主动倾听。

 

可能你会反问道,有时候我觉得他就是想要我提供些建议,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等到他明确咨询你意见的时候,你再回答他,因为我们并不能准确猜到他人的想法,对不对。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他、证明你可以帮到他,而是要学会让他抒发出自己的情绪,让你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很好的主动倾听别人的人,对吧? (异议与讲解1

 

又或者你会担心,如果他觉得每次和你聊之后都特别痛快,长此以往把你当成垃圾桶怎么办?这样的话,其实就已经不是咱们这个片段能够解决的问题了,每个片段都有一个适用的边界,这个片段适用的范围是面对有情绪的人,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反应,刚刚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有相对应的片段可以解决,在这里就先不做阐述了哈,可以稍后交流。(异议与讲解2,如果没人问,就不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分布催化1):8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接下来,就进入到催化应用的环节哈。想象一下,未来一周内,当你的同事、家人或朋友向你发泄着什么情绪的时候,也就是说哪些时刻或场景,你可以运用到片段中的方法?

 

接下来大家用4-5min的时间在刚刚分好的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分享哈,每个小组成员用1-2min的时间描述一下可能遇到的场景,尽可能详细哈,但是这个阶段不需要说明应该怎么做哈。现在大家可以进行小组内部分享了哈。    

 

 好的,时间差不多了哈,接下来我们来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吧,有谁愿意主动分享一下呢?(自愿:恩恩,好的,请这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无人:嗯,那我就随意点一个伙伴了哈,请这位小伙伴来描述一下自己的经验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参与者大兵(陪着他的老婆超楠过来参与,想要改变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分享:他舍友情绪很不好的跟他抱怨道:“我女朋友竟然跟其他男生去看电影,我作为一个男人,真得是受不了”。大兵还稍作分析了一下,要是以前,我肯定就立马告诉他该怎么样怎么样,也就是说立马提供建议。

 

好的,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哈。

 

A2】催化应用(分布催化2):5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接下来呢,进入到我们最后一个阶段,请大家用1-2min的时间,在这张纸上写下来遇到你刚刚设想的那种场景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大家根据原文的步骤,一步步来写哈。  

 

好的,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哈,“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哈,有谁愿意主动分享一下呢?(自愿:恩恩,好的,请这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无人:嗯,那我就随意点一个伙伴了哈,请这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参与者杨国权(长得超级像甄子丹)分享一个与朋友之间的案例。当他的导游朋友再向他抱怨游客的刁钻时,他会聚精会神的倾听,时不时的回答“哦,原来是这样子”,然后帮他抒发出内心的感受,“遇到这种不讲理的游客,你觉得也很无奈,但又没有办法反驳”,情到深处,再接着说,“要是能够就事论事就好了,这样就不怕跟游客辩论要被上司批评了”。

 

好的,今天我所带领大家拆解的片段就到这里了哈,希望大家可以切实的运用文中的方法,当面对有情绪的人,我们在扮演倾听的角色时,不再是提供建议、讲大道理、他人立场等糟糕的回应,而是能够说出共情语言,做到真正的倾听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