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今天在现场的小伙伴,大家万福金安。本宫是拆书帮翰林分舵的拆书家席梦婷,拆书帮的小伙伴都叫我娘娘,因为我自称本宫。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叫我娘娘。我有很多标签,最近我又多了一个标签,就是梦想赋能班的班主任,梦想赋能班是拆书学院为职场人士打造的系列职场通用技能的课程,如果有小伙伴感兴趣可以私下咨询我。
今天我带给大家的拆书主题是“如何开口就吸引人”。
事件:我们今天拆书活动开始之前,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绍对不对?现在请大家想想,你记住了谁的自我介绍?为什么你对ta的介绍有印象(请1、2位小伙伴回答)。
提问:这现场这么多自小伙伴都做了自我介绍,为什么有几个人就能被大家记住?他们的话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呢?
影响:一次自我介绍不能让人记住你没什么,但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社会,特别身处北上广这类竞争白热化的大都市,你开口说话不能吸引别人,错失的可能就是一个订单、一个升职机会、一个跳槽转型之路……
解决:如何才能做到开口就吸引人呢?我今天带给大家一本书《文案创作完全手册》。看到这本书,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本书是讲怎么写的,开口说话是要说的,两码事儿啊。但其实,说和写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销售对象看你的广告时,他们会在一两秒内就做出决定要继续读、还是跳过去,决定的依据主要是看标题。然而,在广告信息泛滥的今日,你要如何用几个字就说服忙碌的销售对象,让他们相信你的广告值得一看?
下面要介绍的“4U”文案写作公式,对上述问题应该会有帮助。这 4U 分别是 Urgent(急迫感)、Unique(独特性)、Ultra-sPecific(明确具体),以及 Useful(实际益处):
1 急迫感
急迫感等于是给读者一个立即采取行动的理由,你可以在写标题时加入时间元素,藉此塑造迫在眉睫的感觉。打个比方:“今年在家工作要赚进 10 万美元。”比起“在家工作赚进 10 万美元。”显得更为急迫。你也可以透过提供限时优惠来塑造急迫感,例如到某个日期截止的折扣或赠品方案。
2独特性
有力的广告标题不是描述新事物就是将读者听过的事物以全新方式来呈现。举例来说,有个日本进口沐浴套装的电子邮件广告标题是“为什么日本女性拥有美丽肌肤”。这与老套的“日本沐浴套装 9折优惠”效果截然不同。
3明确具体
广告快讯发行公司 Boardroom 是这类文案的个中高手,能够让读者着迷并进一步读文案内文,甚至掏腰包购买。范例包括“在飞机上绝对不要吃的东西”、“迟缴账单免烦恼”和“申请退税的最佳时机”。
4实际益处
好的标题会诉诸读者自身的利益,提供实际上的好处。在“欢迎来到平价滑雪旅游网”这个标题中,要给消费者的好处就是“省钱”。
我刚才在介绍这本书的时候说写作和说话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那么现在我们就把原文片段里针对标题的4U法则移花接木到讲话中来。你讲话的开头几句相当于文章的标题,是能否吸引注意力的关键。
我们看第一个U,是什么?学习者答:急迫感。
这点可以运用在我们向别人推荐某个东西或发出邀请。比如你想约本宫去看话剧,你说“娘娘咱们去看话剧吧”,那本宫日理万机相夫教子估计会告诉你没时间,如果你说“娘娘,明天胡歌的话剧,北京就演一场”,那我一听哎呦wuli宗主的戏怎能错过,立马订票。
接下来看第二个U,是什么?学习者答:独特性。
你说的是别人从没听过的事情,或者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有新的内容出现。大家都遇到过路上有健身房的销售给你发传单的情况吧?一般这些人就是把传单递到你面前,说一句“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你们的反应是什么?(学习者答)我跟大家情况差不多,基本不接传单。但有一次有个小伙子向我派传单时候加了一句“我们开设了儿童游泳课,您可以带孩子体验一下”——小伙子敏锐的看到了我身边的孩子,而我恰好想让孩子有个运动爱好,所以就约了体验课。同样的推销,这个小伙子针对我推出了独特的话术。
我们看第三个U,是什么?学习者答:明确具体
想吸引人,讲话就要言之有物。假如你今天早上上班,在地铁里看到一群画着京剧脸谱的搞行为艺术的,你到公司跟同事说“我今天早上起床,洗漱出门,楼下买了早点,刷卡排队进地铁……”估计你同事会不耐烦的打断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好,我们看最后一个U,是什么?学习者答:实际益处
这个就好理解了,你的话题能够和对方产生关联、给对方带来好处,能帮他省钱、身体好、让他心情愉悦等等。比如你约我去看胡歌的话剧,做为wuli宗主的迷妹,我当然高兴见到宗主啦。
A2:设计故事
在我拆书开始的时候提到了大家的自我介绍,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一个场景,可以是面试、可以是遇到10年未见的老同学,可以是相亲……选定场景后,运用4U公式来设计一个自我介绍。要求有人物、对话、起因经过,并至少包含2个U。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我们等下请一个组来分享。(在这个环节使用提问和回应技巧,问他们使用了哪个U)
面试场景,公司缺少一个产品经理。
面试官:欢迎来我们公司应聘,我是这次面试的面试官。我已经看过了你的简历,我们公司这次招聘的是产品经理,能先给我介绍一下你对这个工作的想法吗?
应聘者:我是李小飞,有3年的产品工作经验。在来贵公司之前,我对你们的产品进行了调研,贵公司的产品需要在用户体验和注册流程2方面改进(明确具体)。这2个方面影响了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如果不尽快改进,用户会流失的很快(急迫性)。如果我来担任产品经理,会主要在这2方面对产品进行改进,优化整个产品的体验,改善注册流程,让用户更快、更便捷的体验到公司产品(实际益处)。
好,第一个片段我们学习了开口说话吸引人的4U公式,那在吸引住人之后,我们接下来的表达还要注意什么呢?在学习第二个片段之前,大家先做一组测试题,看看别人在多大程度上喜欢听你说话。
A1测试题:(3分钟)
下面的题目,根据自身的情况,非常符合打5分,符合打4分,基本符合打3分,不符合打2分,非常不符合打1分。
1. 我是话题的中心人物,大家都喜欢听我说话。
2. 我邀请别人或向人推荐东西通常都能成功。
3. 我很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4. 对于比较重要的场合,我会事先构思自己想说什么,怎么说。
好,大家做完测试统计一下总分。
有没有得分在15分以上的?10分以下的有没有?
OK,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测试,反映了一个人说话受欢迎的程度。如果你的分数在15分以上,恭喜你,你是个特别知道该怎么说话的人。如果你的分数在10分以下,那就非常有必要修炼一下说话的技巧。无论你分数多少,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对表达有所帮助。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片段,在开口把人吸引住后,接下来要注意什么。(第一个片段是开口吸引人,第二个片段是接下来的话该怎么说,不能吸引住后又把人赶走。第二个片段的知识点在A3部分的表格里列出来了)
《商业写作的制胜诀窍》( Tips to Put Power in Your Business Wri- ting )作者查克·科斯特(Chuck Custer)建议企业主管在撰写商业信函或备忘录时应该将读者放在心上。
他说:“从现在起想象你的读者,就算你不认识他们也没关系。你可以把你的读者想象成你认识的一个人,然后写信给他。”
要将读者放在心上。你可以问自己:读者会了解我在说什么吗?他懂我刚刚用的专业术语吗?
我的文案有没有告诉对方重要信息、新消息或有用的信息?假如我是读者,这篇文案能说服我购买产品吗? 有个技巧可以让你写出“为读者而写”的文案,那就是直接在文案中使用“你”这个称谓,就像我在本书中称呼“你”。文案写手称这项 技巧为“以你为导向”。
明尼亚波利市的西北国家银行想知道,他们寄送出去的小册子到底有多少人会读,于是,他们在小册子里多写了一段话,然后寄给一百名顾客。这段话藏在四千五百字的技术性信息里,他们宣称,任何人只要跟银行开口,银行就会无偿赠送一张10美元钞票。
最后到底有多少顾客要求银行给这笔钱呢?答案是一个也没有。显然,你组织素材的方式,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效果。
我先不讲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先给大家说一件事儿。
很多小伙伴知道我是基督徒,我们教会有查考圣经的小组。我们小组一个姊妹怀了老二,我们几个人去看她。聊到老二的名字,她说老大叫恩奇,奇异恩典的意思。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基督教歌曲,有人听过吗?好,老大叫恩奇,老二是意外怀孕,名字叫恩亦,意思是也是恩典。当时她说完我们有个姊妹没反应过来,就问:“哪个亦?”我立刻回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那个亦”。我回答完之后发现提问的姊妹一脸懵逼。这时候另一个姊妹说:“就是亦庄的亦。”那个姊妹立刻就知道了。当时我就想:有文化真可怕!
现在咱们对照这个片段,看看我那样说话犯了什么错误。
原文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学习者答:把读者放在心上)
换到说话的场景下,就是要明确你的听众是谁。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古诗词,都喜欢李商隐,我说的这句诗人家不熟悉,所以我没有把听众放在心上。
接着往下看,“读者会了解我在说什么吗?他懂我刚刚用的专业术语吗?”
我说得那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听完这一整句诗词,人家反应不过来到底是哪个字。而且语句称不上简单,对不对?
所以,句子不能过长,而且要简单。
接下来看,“他懂我刚刚用的专业术语吗?”
说道专业术语,在2种情况下用用也无妨,第一种是跟相同专业的人交流,你们说什么对方都懂。第二种是广为人知的专业术语,比如软件、硬件这些词,普罗大众基本都知道,不用你再多解释。除了这2种情况,尽量不用专业词汇。
有一档综艺节目《跑男》大家都看过吧?里面有一期把男女分组,让女生组回答“汽车后面的2.4L”是什么意思,让男生回答化妆品中“胜钛”这个成分的作用是什么,结果男女两组全军覆没。所以专业词汇给人的认知会带来极大障碍,从而影响你说话被人接受的程度。
我们看原文最后的例子,最重要的信息藏在4千多字的技术性信息里,结果没一个人看到。这告诉我们什么?(学习者答:抓住重点,不要跑题)
对,先说重点不要跑题。这类似第一个片段里的明确具体,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对片段二的理解就说到这儿,现在是大家的时间。
(我的这个例子里,体现了知识点中的步骤,把读者放在心上、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在术语的运用中,给出了边界:2中情况下适用。另外,手册没有明确逻辑、步骤和边界之间是“或”还是“和”的关系,因此没有全部体现三者。)
A3:现场演练。
在座各位都跟别人推荐过东西吧?无论吃的喝的玩的,或者是手机上的订阅号APP,有过推荐失败的情况吗?小组内分享一下当时怎么推荐的。(3分钟)
学习者A:目前我在创业做一个回家吃饭的平台,把回家吃饭的概念推广给小区的邻居。推广过程中需要敲门给邻居推广,我们告诉人家,我们是一个回家吃饭的平台,家庭式厨房DUDI,粮油都是超市采购的,欢迎来体验一下。我们这样说完之后,人家一般都是说一句“谢谢我不需要”。
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你向别人推荐东西,这个东西其实很不错,但对方仍然拒绝了,被拒绝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失败如果让你再推荐一次,根据今天的咱们学到的这些知识,你会你有哪些可能推荐方案或推荐思路?请每个组把你们讨论出的方案或思路写下来,比如首先我会怎么样,其次怎么样……等下给大家分享。
下面表格里我列出了片段一和片段二的知识点,方便大家参考。
4U | 注意事项 |
Urgent(急迫感) | 明确你的听众是谁, |
Unique(独特性) | 运用短句,使用简单词汇; |
Ultra-sPecific(明确具体) | 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 |
Useful(实际益处) | 重点在先,不跑题。 |
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对方不接受你推荐的东西,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个是对方不需要这个,第二个是推荐语不够诱人,第三个是价格不符合对方预期。我们组给出了下面这个例子来解决上述问题。
学习者B:hi nounou,好久不见啦!
学习者C:是啊,最近一直加班。
学习者B:你是在大望路住吗?
学习者C:是的。
学习者B:我前几天去吃了一个餐厅,茶餐厅,味道还不错,性价比也高(明确具体)。是一个台湾餐厅,正好你是台湾人(明确听众),家乡的味道。像你加班下班比较晚(突出重点,),他家营业到夜里4点钟。
学习者C:是吗?我经常半夜下班找不到东西吃。
学习者B:你可以去他家吃点粥之类清淡的东西,宵夜不要吃太油。而且最近一周都在打折(急迫性),很划算。
学习者C:听起来不错,哪天咱们一起去吃吧。
A2:行动计划(5分钟)
请大家想一下,本周内你需要和谁聊天说话,大概内容是什么。运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把说话的前几句打个草稿,回去把草稿贴到你能注意的地方,本周内实践一下效果。
好,我今天的拆书到现场接近尾声了,我们回顾一下,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了一个说话的公式,是什么公式?对,4U公式,还学习了吸引人听你往下说的技巧。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大家回去多多实践这些技巧,成为一个会说话、善表达的人。
补充A2例子:
学习者F:
我们公司做了一个家庭教育产品,教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我之前跟别人推荐我们的APP,说半天别人也不太明白我们究竟想做什么。现场的小伙伴帮我一起整理了一个话术:
我们是一个在线教育的APP,曾经有个妈妈通过在我们这儿的学习,挽回了她叛逆到不肯上学乃至离家出走的孩子,也有濒临离婚的夫妻在我们这里学习后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而重归于好。
我们的APP叫“洗碗课堂”,意思是用洗碗的时间来听音频学习,省时省力,还能通过社群和其他家长交流。如果有疑问,还可以在线向我们的教育专家请教。方便大家交流,我们把家庭教育分为0-3岁、学龄前、小学阶段和青春期4个阶段,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怎么样?做为父母,你动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