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始】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
【自我介绍】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网名是闯闯先森,大家可以叫我闯闯,我是在2016年年底的时候接触到拆书帮,目前是拆书帮的一名拆书家。
【图书介绍】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书籍叫《好好学习》
这本书主要是讲我们如何去探寻事务发展的底层规律以及如何去运用这个规律,这本书从今年2月份上市以来受到了很多大咖推荐,比如脱不花、万维钢、小马宋、彭小六等等。
我当时买来后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书,如果你想了解学习个人知识管理,在这里向你强烈的推荐这本书。
整本书的内容非常翔实,今天我给大家带拆的是其中我感触很深的一个片段——黄金思维圈。
【学习目标】
通过对黄金思维圈的学习使得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在做事前有先问为什么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计划】
今天我主要从3个方面带领大家学习黄金思维圈。What:什么是黄金思维圈?Why:为什么要使用黄金思维圈?黄金思维圈有什么好处?不使用黄金思维圈有什么坏处?How:怎么去使用黄金思维圈?
接下来请大家花3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下面的原文片段
【片段1】我们公司在帮助员工成长的过程中,会传授很多思考工具和方法。但我不止一次听到同事们的反馈,对他们而言,印象最深、影响最大、所产生的帮助也最立竿见影的方法是——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的最基本应用便是: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在前文中也提到了这个观点,但是没有做深入的介绍。本章我就详细聊一聊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基本方法。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3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拆书家引导思考】大家阅读完了原文片段,对于什么是黄金思维圈是怎么理解的?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分享一下自己读完这个片段后对黄金思维圈的理解。
#参与者分享#
学习者1:采用黄金圈进行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也就是why
学习者2:做事情需要问自己为什么:why
学习者3:what,Why,How 从现象到本质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
学习者4:思维分三层次,可以扩展一下
学习者5:认识世界有很多方式,黄金思维圈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事情的表象是怎么样的,第二个层面是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件想做的事,第三个层面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拆书家讲解】
好的,大家都很棒,都在跟着我的节奏思考问题。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黄金思维圈,以及为什么要使用黄思维圈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现在假设你们部门要主办公司的演讲比赛,在比赛正式开始前领导让你去贴下比赛宣传海报。如果你分别站在What、how,why的层面来思考问题,你会怎么做?
如果我们站在What层面去思考问题:做法就是在大家平常贴海报的地方贴完海报就完事了。我们只是简单的执行②如果我们站在How层面去思考问题:做法会是,我们想我们怎么去贴海报,在哪些地方贴效果会好一点,每个地方贴1张还是贴2张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③如果站在Why的层面思考问题:做法会是先想,贴海报的目的是什么?哦,是为了宣传本次比赛。那么其实为了宣传本次比赛,其实可以由好几种方式,可以是贴海报,可以发OA,可以发微信宣传
我们可以看到,站在what层面思考问题时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深林,考虑问题缺乏大局观的问题,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选择。而当我们站在why的层面思考问题时会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全面,同时也会让我们有更多选择,除了有How1,可能还会有How2,How3。
可见,我们要养成遇事先问why,然后再想how,最后执行what的习惯。
【A1引导】
其实黄金思维圈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常见,只是我们之前可能没有这个意识。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工作或生活当中,有没有是采用what层面来思考问题的例子?给大家3分钟时间。
[拆书家示例]
有一次领导过来给我说,闯闯帮我订个会议室,1个小时后用,然后领导就跑去开会去了。我当时就定了一个我们常用的能容纳10人左右的会议室。后来开会来了快20个人,有好几个都是站着的,虽然领导没说我,但我知道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
#参与者分享#
学习者1:太多了。有一次领导让我写一篇领导的发布会发言稿,我就按照他的要求写了。这个活动关系到我们公司的一个品牌活动。我没有和这个品牌负责人沟通,也没有想领导让我写这个讲话稿是为了实现让经销商在大的层面对新产品更有信心的目的,写完就算了。后来发给领导看,领导就说,我就是个录音机,复读机,而没有自己的思考,没去想这个应该怎么写得更好,写这个是为了什么。
学习者2:看书吧,只知道要看书,学习以提升自己。不清晰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学习者3:我是个程序员,有次经理给我分配任务,让我给他发一份服务器的配置给他,我就在服务器上面复制黏贴配置给他,但是最后经理还是自己写了一份服务器配置给客户。
以上我们学习了What(什么是黄金思维圈)以及Why(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黄金思维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最后一个部分:How(怎么使用黄金思维圈)。
【R2】从why入手进行思考和表达,听起来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我们都知道,说起来是一码事,做起来又是另一码事。我们大多数人在开始思考问题的时候,根本不是从why出发,而是从具体的what出发。比如,领导安排你通知别人开会,你可能就简单地去通知别人开会;领导安排你去贴海报,那你就去贴海报。很少会有人去问——“领导为什么让我安排他们开会?”“开会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为什么要去贴海报?”“通过贴海报我们想要实现什么目标?”
【拆书家讲解】
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有时或者经常从What层面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Why层面去思考问题?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思考,然后将你的思考分享给大家。比如,我觉得我有一段时间就是因为工作实在太多,然后为了表现积极所以都是想着尽快做完工作。
我们有时候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意识,有时候是确实事情太多了来不及思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额对策是不是就比较简单?我们今天学了这个知识,我们就可以时常提醒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
但是有时候是不是还存在这种情况咧,我其实也思考了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还是出了问题,这是为什么?
#参与者分享#
学习者1:走偏了
学习者2:想多了,前怕狼,后怕虎
接下来,请大家花4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下面的片段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黄金思维圈就是让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先问why,了解事情的目的,可是关键是有时候事情的目的并不都是那么简单,领导让你贴海报,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贴海报其实是为了宣传比赛。但好多时候事情的目的并不是浮在表面的,它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
比如你是一家水果店老板,你的特色是水果新鲜。所以在店里墙面上张贴着“新鲜水果,快速送达”之类的宣传语。可是你的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因为周边还有不少水果店,怎么样才能让你的水果店,脱颖而出呢?
我们可以用问为什么的方法,来洞察客户的深层需求——
我们在水果店询问一位购买水果的典型用户:下班后的妈妈。
问:为什么大家喜欢新鲜的水果?
用户:我觉得新鲜的水果味道最好。
问:为什么味道对你这么重要?
用户:因为味道好,我的小孩就喜欢。
问: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吃苹果对你很重要?
用户:苹果对他的健康好。
问:为什么孩子健康对你这么重要?
用户:因为我想要做一个好妈妈。
问:为什么照顾家庭对你很重要?
用户: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购买新鲜水果这一行为的背后是妈妈守护家庭安全、健康,做一个负责好妈妈的底层价值观动机。因此,我们可以将原先what层面描述“新鲜水果,快速送达”的宣传语,更换成类似“我们与您一起守护家人健康”的观点。
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常常会提到用户需求有真需求和伪需求之分。
在我看来,伪需求看到的是需求的what层面,而真实的需求是要在what的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从why入手,这一简单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拨清迷雾,直指重点。
【拆书家讲解】
其实这里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找到真正的Why的方法——5why分析法。最早用于丰田生产系统,用来检查生产故障的根本原因,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丰田生产方式》这本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这个分析方法往往能帮我们找到问题的本质。关于5Why法我就不进行一个详细介绍了,大家可以私下进行了解。
好了,刚才我们又讨论了我们为什么会采用what层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以及我们采用了Why层面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但是有时候还是出错,这个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的why,所以对于真正的目的隐藏的比较深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5Why分析法。
关于怎么更好的使用黄金思维圈,为了大家用起来更方便,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四步法(也可叫12字口诀)
第①步:停下来。遇到事情先停下来,不要着急立刻去执行。
第②步:想一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复杂问题用5Why分析法)
第③步:找方法。要实现这个目的我有哪些方法?
第④步:再实践。选择最优方案执行。
好了,至此我们已经将整个黄金思维圈的知识学习完了。
【A2引导】
在拆书帮,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拆为己用。很多时候为什么看了书却觉得没用,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具体落实到实处去真正使用,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读了书,真正用了,才能发挥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如何将今天学习到的黄金思维圈运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去?请大家想一想对于今后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怎么使用黄金思维圈?。给大家5分钟时间。写完后PO出你的计划。
[拆书家示例]
[情况描述]我们领导有时让我给他拍一些我们公司车辆的照片。我经常就是尽管多拍一些,然后让他去选择合适的,其实有时候会浪费很多时间,最后选择照片也比较麻烦。
[运用黄金思维圈]
1、 收到领导指令后,不要急于立刻拿着相机往楼下跑,先停下来,防止应激性反应
2、 想一想。领导让我拍照片的目的是干嘛?他是只需要局部部品照片,还是需要整车全局照片。我可以直接问领导他的用途,跟领导确认好目的。
3、 怎么拍才能满足领导的要求,确定拍摄方式,角度。
4、 为领导拍摄好照片,供他使用。
#参与者分享#
学习者1:可能接下来会被培训公司安排去讲一个通讯员的培训课程,
以往我就只是按培训公司的要求去做课程,但是其实对企业的需求不是很了解,
最后出来的效果也不好。运用黄金思维圈的话:
1、收到培训公司的需求后,不要急着准备课件,先停下来。
2、想一想,这个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什么要做的培训,他们需要培训些什么内容。
3、怎么设计课件与互动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确定培训的方式、内容。
4、开始写课件。
学习者2:我可能会被分配一些BUG任务,1.先不改动,2、这BUG是需要达到什么效果。
3、是从底层模块修改,还是从controller层解决,确定哪个改比较快。
4、如果controlller层修改比较快,就尽量controller层修改。
【结束】
那么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参与。
【问答集锦】
学习者1:怎么知道挖掘的why的正确性?
答复:①一种比如领导让你做什么事情,你可以先学着揣测,
实在不行你可以去问领导是吧。在市场中也有市场调研来了解顾客的需求
②还有一种情况,你确实没法直接得到目的的时候,你只能是按照5why法去分析,
但是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最坏的情况就是你分析出来的why是错的,
然后你进行修正,这样通过试错找到正确的why
学习者2:确定这样思考会更高效吗?而不是更麻烦吗?
答复:嗯 短期来看是的,更麻烦,但是当你熟练掌握之后就很快了
学习者3:HOW的层面,在程序员上面,选择比较少
答复:这个可能是选择少和没有选择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