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TF2-4升级打怪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消除误会、扭转对抗性对话 学习目标: 通过掌握对比法&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让大家可以扭转对抗性对话

开场: Hello,大家好。我叫刘粤,大家也可以叫我光头刘。因为是光头,比较好认。我曾经就职于摩托罗拉、LG、富士等世界500强公司,后来在欧派培训部呆了三年。现在职业是培训和教练。现在加入拆书帮升级打怪,梦想在三个月后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们现在分一下小组,等一下方便讨论好吗?

【FAB法介绍图书】【实用类、理论类图书】
今天我们来拆解的是《关键对话》这本书。
F这本书有四位作者,凯瑞·派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 史威茨勒,全是知名的培训师和咨询顾问。这部书提供了一个沟通模型,让读者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和对方进行良好的沟通。
A通过20多年的研究和对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这本书联系实际、简明易懂,是一部深刻而有效的作品。
B 这本书不仅影响的你沟通方式,还可以对个人创业、改善企业、个人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今天拆的是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和创建共同目的这两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讨论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引发争论,有时候甚至上升到人格攻击的程度,最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大家相互之间的关系恶化了。其实我们都是为了把这个事情做好而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关键对话》告诉我们,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对话过程中,缺乏了安全氛围,由此引发了对方的防御机制。对方觉得你有不轨的意图,或者对他不尊重,所以导致整个对话无效,进入了关键时刻。

书中给出了三种方法来营造安全气氛:

1、    道歉;

2、    对比说明

3、    创建共同目的

 

道歉很简单,只要我们真的伤害了对方,我们就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来挽回对话。

但不是所有对话都是因为对方收到伤害,还有可能是因为对方误解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对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今天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会,扭转对抗性的对话。

 


我们遇到对方误解的时候,往往会错误地用情绪去进行对抗。情绪和理智就像个天平,情绪上来,理智就下去;理智上来,情绪就下去。

如果不澄清误解,对方会觉得你伤害了他们,或者你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回忆你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有没有因为误解,而可能和朋友、同事分道扬镳,再难回复到以前?

所以,我们要使用对比法来消除对方的误会,扭转对抗性对话,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对比法是这样的结构:NO-YES模式:

1、 打消误解;(否定部分)

2、 确认尊重,明确目的。(肯定部分)

 


1、第一步,打消误解,先要洞察对方可能误解的观点呢?

如果对方已经出现反驳或沉默等抵触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对方是不是误解了?他误解了什么?

只要你推测出来的,都可以直接用否定的方式提出来,进行澄清。

 

例如:我不是想要说服你;我不是想要让你难堪;我不是故意挑刺等等。

 

2、第二步,确认对对方的尊重,明确自己的真实目标。

说出对话你的真正的目的,可以使用“我希望。。。”这个句式。

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赞美在里面。

 

例如:我希望咱们能够达成共识;我希望我们一起完成这个目标;我希望这个事情不会有意外情况。

 


我有一次和同事在搬课程物资,我觉得应该找个推车过来搬会高效一点。所以我对同事说,你找个推车来推就好了。同事误解为我在下命令要他一个人全部搬完,表情就变了,直接回应我说搬不动。当时我很莫名其妙的,后来发现可能对方误解了。赶紧和对方澄清:我不是要你一个人全搬下去,我是希望有个推车,这样我们俩搬起来会更快捷轻松一点。因为你是个细心的人,这些工具放在哪里你最清楚。我是马大哈,所以才让你去拿,要不,你告诉我在哪,我去拿。

 


1、一次对比说明可能没用,可以重复使用直至澄清为止;

2、并非道歉;

3、可以用来预防和补救;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如果推测的误解不对呢?会不会影响我们自己的沟通。

不用担心你的推测对不对,这就是澄清的过程。如果一个不对,就澄清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澄清为止。如果对了,你就相当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如果不是误解导致的对抗性对话,我们下一个拆页会给出解决的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回忆一下之前你工作上,有没有因为同事之间的一些误解,而影响了工作进度之类的?以致于现在见面都互不搭理,心里有根刺,感觉不舒服?

 

在小组里面讨论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情况?你觉得对方误解的是什么呢?2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

 

有没有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1分钟

 

小伙伴A: 父母需求儿子金钱的资助,但是儿子没有那么多的钱。父母就误解了,认为儿子不愿意帮助父母。



假如,你下周进到办公司,一抬头发现遇见了对方,你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心里的那根刺还是要拔掉,你走向对方,打了个招呼,心里还计划起来如何运用对比法,去消除对方的误解呢?

 

大家思考一下那个场景,加工成一个具体的对话过程,写在A2便签上。2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哪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A2


小伙伴B:下次我再见到那位同事。我的意思不是你面试的流程没有做好。我的意识是希望你把面试的流程写出来,把你好的经验总结出来。教会我们更多人。

 

这个拆页说的是误解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会产生对抗性对话。我们来看下一个拆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对抗性对话中,如果对方不是被伤害,也不是误解,那就有可能是因为觉得你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忽略对方的需求或者利益。所以对方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关键对话》告诉我们,找到双方的共同需求,营造安全氛围,由此可以卸下对方的防御机制。我们这个拆页的学习目标是掌握书里的另一个方法,找到共同需求,扭转对抗性的对话。

 

人性的一个特点是先要考虑自己的需求,这不是错误的,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礼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

沟通的双方也一样的,当需求不匹配的时候,分歧就可能出现了。比如说对方要你帮忙做一个事情,会花你很长的时间,你这个时候心里可能就有对抗情绪产生,关我什么事?

所以,最好的对话是建立在双方共同的需求上的,这样的对话才能营造安全的氛围,并且富有成效。

你下次请别人帮你做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让对方收益,那对方肯定更乐意。

 

书里提供了一个四步法——创建共同目的,我称之为共需四步法。如图所示。

第一步,自我调整;

第二步,了解需求;

第三步,找到共需;

第四步,制定方案;

 

第一步是让自己调整到愿意继续对话的状态。你如果不愿意,那么对抗性就一直都在。

可以给出两种方法。

1、 控制自己停止对话,离开现场或者让自己默数10个数。

2、 问自己一个问题,本次对话,我原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第一步很难,情绪上来就会控制不住。

目标和情绪是相互制约的。情绪上来,目标就下去,目标上来,情绪就下去。

当然,知易行难,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炼。这个也是情商的一种表现。

 

第二步了解需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并尝试揣测对方的需求。

1、 什么原因你想这样做?

2、 你想要的是什么吗?

 

比如说,什么原因你想呆在家里?因为我受不了喧闹的环境。这是说你想要安静是吗?是的。

 

第三步找到共需,大家的需求有重合的地方,就按照重合的需求去设定目标。这样就会让对方觉得这个沟通对他来说,是有利的。

 

如果双方的需求没有重合的地方怎么办?可以再次向对方提出问题,一起商讨:

什么样的目标是能让我们双方都满意的,又可以避免争执的?

 

比如说,你想安静,我又想和你一起外出,我们怎么做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呢?

 

第四步就很简单了。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制定解决方案好了。

 

举个栗子,周末你想出去看电影,你的另一半想呆在家里看书。两人为了这个事争论了起来。

 

眼看一个舒服的周末就要毁掉了,我先停了下来,决定和老婆重新沟通。因为我的目标是过个开心的周末,而不是别扭的周末。

 

这就是做了第一步,调整自我。

 

接下来我问对方:“你为什么想要呆在家里?”

对方说:“因为我受不了喧闹的环境。”

我说:“就是说,你想保持安静,是吗?”

对方说:是的。

 

各位,这是第几步?

没错,第二步,了解需求。

 

我想了想,说:我想去看电影是因为我想和你出去外面逛逛,呆在家里太闷了。或许我们可以找个地方,既安静,又可以让我们享受两人世界的?

这是第三步,找到共需。

 

对方想了想:要不,我们去白云湖好了,那里人少风景又好。

这就是最后一步了,制定方案。

 

现在大家是否清晰了共需四步法的做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Ok,接下来我们来设计一个场景,让大家练习一下如何应用这四步法。

你和另一半讨论去旅游的事情。你想就近找个地方,你另一半又想去西藏,结果一言不合就闹僵了,你的另一半甚至说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本来是个开心的事,结果变成闹心。你张开嘴正打算反击。好,停。大家是否听清楚了这个场景?


这个场景我们有没有遇到过?有,什么样的情况?结果怎么样了?

是的,情绪上来了,目标就下去了。这就是一个天平。

 

好,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场景。

第一步,让自己可以积极起来沟通。各位,如果是你,你在争吵前原本的目标是什么?

1、  开心的旅游

2、  幸福的二人世界

3、  …..

 

好的,那么第二步,有没有了解相互之间的需求是什么?

 

就近找个地方的需求是什么?

可能是想方便,也可能是省钱对吗?还有呢?

 

想去西藏的需求可能是没去过,想尝鲜对吗?或者追求那种人间仙境的体验是吗?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可能?

 

好的,那么到了第三步。如果一个是要方便,另一个是要体验人间仙境,两个人的能不能找到一个地方即是交通便利的,又是风景如画的?或者是能省钱的,又是没去过的地方呢?

 

最后,第四步,制定一个方案,可能就是去附近省份的从没去过的风景如画的知名景区,比如说江西的武功山。对吗?

 

这就是我们讨论的思路了。


好,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先进行讨论,每个小组两个人,一位是想就近找个地方逛逛的,一位是想去到西藏。大家自己代入角色,想象自己是什么需求,然后写下来。这一点大家是否清晰?

 

然后,你们选出一位作为积极主动要扭转本次关键对话的人。

 

最后,你们俩讨论这个对话,应该如何应用共需四步法。

 

写下你们的思路,以往很多情况,小伙伴都没有写下思路,一会就忘了。

 

我们接下来的内容是要演练的,所以忘了思路,演练就达不到效果。

 

请问指令是否清晰?好的,5分钟的时间!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提出来。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请在小组内进行演练。

要求如下:

第一,   一开始要有冲突。也就是两方要演练出这种气氛出来;

第二,   主动调整的人要应用我们刚刚学到的四步技能;

第三,   衡量演练是否成功不在于结果。在于对话的氛围从对抗性转变成了合作性。

我们的关键在于学会运用这个技巧。至于事情最终怎么解决,总有它的可能性的。

以上三点,我的表述是否清晰。

 

好,小组演练开始。5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提出来。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哪一组的小伙伴愿意上来演练一次你们刚才的对话。温馨提示,要体现出共需四步法哦。 3分钟


小伙伴A:亲爱的,51假期三天我们去哪里旅游?

小伙伴B:去西藏。

小伙伴A:你知道花销要多大。我们要赚钱养小孩。

小伙伴B:及时行乐。

小伙伴A:你当时追我的时候说喜欢我的规划,现在你要及时行乐;

小伙伴B:你是不是觉得我没有钱,对不对?

小伙伴B:好,我们先冷静一下。我是想去那边体会民族风情,为什么你要去桂林?

小伙伴A:近,又省钱。我们只有三天假,去西藏,来回两天就没了。

小伙伴B:有没有什么地方是能满足我们俩需求的?

小伙伴A:桂林很好。那边也有少数民族的风情啊。

小伙伴B:嗯,是的,那我们就去桂林吧。

小伙伴A:太好了,那这次的花销就我来了。我们接下来计划一下吧。


谢谢,掌声鼓励一下。


在这个对话里,有没有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先停下来了。

第二步有没有?有了解对方的需求?

第三步有没有满足双方的需求?

到了最后计划就出来了。非常棒的对话。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共需四步法。

第一步,自我调整;

调整自己的心态,放下对抗,积极沟通

第二步,了解需求;

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

第三步,找到共需;

开发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共同目标;

第四步,制定方案;

根据共同目标制定解决方案。

 

这个方法其实不止运用在情侣间或同事间,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对抗,都可以使用。


关于咱门今天的拆页内容,有没有什么困惑或者疑问?可以现在提出来。


小伙伴C:对比法,是一定要先否定后肯定吗?

拆书家:不一定。可以先肯定后否定。模式可以灵活。可以在肯定部分增加一些赞美。

小伙伴C:先肯定的话是肯定哪一部分?

拆书家:说出自己的需求,和非暴力沟通很像。你会误解我不在乎你。我的需求是我和你两个人好好地去玩一下,不是不在乎你。最后赞美一下,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庭愿意省钱。


小伙伴D:刚才演练中的第三步是不是跳过了?

拆书家:他们的需求匹配了,所以很容易就解决了,你感觉他们好像没有提到。

小伙伴D:我们的需求不一样,所以,我们提高到了一个高度,去创造一个双方更高层次的需求,然后再制定一个计划。

拆书家:你们小组探讨的是更深入的程度,去沟通行为背后的动机或需求。是的。如果我们双方的需求不匹配,我们需要去探讨一个更高层次的符合双方需求的目标。


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接下来请大家想象一下,接下来一周的工作生活中,你可能会有遇到哪些对抗性的对话;你要如何让自己停下来,思考如何应用共需四步法呢,扭转这个対抗性的对话,顺利完成你的目标呢?在便签上写下你的A2,要符合smart原则哦。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与其他目标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谢谢。


哪位小伙伴上来分享一下自己的A2。

小伙伴E:我下周要参加赋能班的学习,但是担心主管不乐意,同意了一次就会有下一次。我本来想请两天,我决定请一天换一天。这样他应该会满意的。

拆书家:你的需求是?

小伙伴E:就是能够去上课。可以申请调假。

拆书家:你主管的需求是?

小伙伴E:他想我不要请太多假。也怕人手不够。

拆书家:你们共同的需求是?

小伙伴E: 我可以去上课,但又不会请太多天假。

拆书家:所以你的方案是?

小伙伴E:请一天换一天。

拆书家: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小伙伴E:暂时就是这样了。

很好,掌声鼓励一下。


当对抗性对话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找回自己的目标。通过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解,或者通过共需四步法,找到共同的需求,然后去制定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只是两个简单的技巧,却可以让你扭转对抗性的对话,顺利解决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知易行难,还是再次邀请大家多多练习,拆为己用。

  

最后请大家用便签写下想对我说的话,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