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12月29日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平衡的自我提升 学习目标: 让大家学习到如何呵护自己的身体

开场: 我的三个标签:1、梦想家,2、行动家,3、学习者。
首先说说我的梦想家吧,我每年都会做梦,比如今年我就梦想自己成为一位老师。我在10月份参加了正面管教学校讲师班的培训,并且拿到了美国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证,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讲师。
第二个标签是行动家。2016年我组建了我们的学习团队,并且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 “悦读吧”、读书分享会、30天绘画等等。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名行动的巨人。
第三个标签是学习者。我把自己理解为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我也学会了从吸收到的知识中“淘金”,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是转化和内化。
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也叫RIA现场学习法)。
“折书帮”,实践有效的成人学习思路“,把图书的知识拆解为自己的能力。”阅读几百字的经典图书片段,再花五分钟联系自己的经验、拆解出自己的案例,你就完全可以从一本30元的图书中获得与一场3-5万元的培训同等的价值。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308页,习惯七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身体层面

 

身体层面指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

 

锻炼属于第二类事务,但是由于不具紧急性,因此很少人能坚持不断,结果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陷入了第一类事务,不得不面对健康问题和危机,而原因正是之前对锻炼的忽视。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我们并非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想想看每周只需要36个小时,或每天最少花30分钟锻炼。考虑到这一习惯对一周当中余下162 165个小时的巨大益处,这点时间真的算不上什么。

 

锻炼身体不一定要有专门的器材,当然,如果你想到健身房或者温泉浴场使用专门器材锻炼,或者喜欢网球、墙球之类的技巧性运动,那又另当别论。但这并不是“磨刀”的必要条件。好的锻炼项目可以在自己家里进行,可以提升你的耐力、韧性和力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高效能人士的习惯七——平衡的自我提升,就是个人产能。它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身体是我们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有效呵护我们身体的方法包括——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


如果你每天坚持有益的身体锻炼,就相当于向你的银行帐户不断地存款,你将会把属于你的会下金蛋的鹅养得结实,你的精神状态会越来越饱满,你的工作和学习将更加高效。如果你拒绝锻炼,那么你就相当于在不断地透支你的银行帐户,你养的鹅也会因为营养不足而拒绝下蛋,你的身体状况将会越来越差,甚至有一天你终将因为体力不支而病倒在床。


举个栗子,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焦裕禄,作为兰考的县委书记,他以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虽然铸就了“焦裕禄”精神,但同时却因为癌症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相反,以跑步为乐的作家村上春树,他将跑步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吃饭一样必不可少。跑步的偶遇与遐想,成为村上源源不断的小说素材来源,跑步、写书,他将这两项完美结合,并演绎到极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回顾我的2016年,工作和学习上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在锻炼身体这一块却做得很不理想。虽然我在年中制定了自己的运动计划,并且也曾经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每日运动打卡,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工作太忙、时间紧缺、偶尔偷下懒、天气状态不好等等)导致计划未能如期执行。现在到了年底,在总结自己一年的成绩时,对于锻炼身体这一块,内心感到无比的内疚。


同时,看到办公室的一位男同事,每天坚持跑5公里以上,从不间断,对于他的坚持力很是羡慕。


这是我在2016年中制定的运动计划:

blob.png

其中百人百天活动我只完成了一期,尤其是到了年底的时候 ,因为各种“忙”,锻炼几乎停止了。对此我很懊恼。


2017年我结合以往的经验及自己的健身习惯,对自己的健身计划重新进行了梳理。


1、制定年度运动计划。

大家可以看看我制定的2017年运动计划。

跑步者说之全家总动员.jpg

 

2、制定周计划和日计划,并落实执行。

按照番茄钟工作法中提到的“活动清单”及“待办事项”来制定一周的“活动清单”及每日的“待办事项”,并采用 画叉的方法对计划进行落实。

 

3、完成任务后进行适当奖励。

暑假和寒假各奖励一次全家旅游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