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我今天TF2-3考级的小伙伴,大家可以称呼我Lotus。
《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斯。韦特利,本书是一本以成功为主题的心理学教材,2009年出版以来已再版5次。书里运用很多案例,图表,测试。可以让你在一边阅读一边寻找自我与不断自省的过程中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发掘自身的能力,增强自信与自尊。 同时本书还是拆书学员赋能班的指定教材,是拆书家们评分最高最有料的书籍-评分8.9分哦。 阅读这本书能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为自己赋能。
【R】阅读原书拆页
提及自己之前在TF1-2拆过《非暴力沟通》里一个关于管理愤怒的片段,里面讲到如果通过将愤怒转化成需求的方式管理愤怒,但是但是现场有学习者反馈,遇到自己不太清楚需求是什么的时候,当遭遇陌生人引发自己的愤怒的时候又怎么解决呢?
基于这两个疑问, 我今天带来了另外一个片段,出自《成功心理学》这本书的114页-片段的第一部分,这里主要关注的是当我们遇到愤怒的情形时,如何富有成效地管理自己的愤怒,减轻自己的愤怒。
我们常人面对愤怒的情形时,经常有两种极端的处理模式,一种是向外发泄:砸东西,吵架,指责,谩骂,批评,人生攻击等等;另外一个模式是默默忍受着不出声, 可是内心却翻江倒海犹如魔鬼任由愤怒撕扯内心-人们也喜欢管这叫内耗。 不管是向外发泄还是默默忍受,对我们自己的身心都有极大的杀伤力,向外泄愤损坏我们的形象,破坏与他人的关系。内耗又让我们承受着莫大的不平和心理淤积,时间久了火山也会爆发。所以今天这个片段带给大家的是当我们遇到愤怒的情形时,如何富有成效地管理自己的愤怒,减轻自己的愤怒,让我们能够不外损形象,又不被愤怒的魔鬼撕扯内心呢?
拆页:《成功心理学》P114粉色荧光笔的涂画的位置。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看到这个段落的感受是什么呢? 能告诉我你的理解吗? 或者最吸引你的关键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片段,我从片段里加工出这5个步骤:当你面对令你愤怒的情形时,不妨用这5个步骤, 这4个步骤由1个提醒+3个有序的提问和1个陈述组成:
我管它叫1-3-1法
Ø 1个提醒是:停下来/慢一下
Ø 3个提问:
· 什么事实/什么行为让我愤怒了?
· 究竟因为什么让我如此愤怒?
· 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帮助我减轻愤怒,看待这个情景的方式吗?
Ø 1个陈述:在不提及过去争议和冲突的情况下表达你的感觉和想法。
从字面上大家理解愤怒管理1-3-1法了吗?第一步停下来好理解吧? anyway, 让我来给大家发片段里的一个例子.
很幸运的是,这个例子正好可以解释中间比较难的3个步骤呢: 这个例子交代得很清楚情景哦。拆书家直接在拆页上突出来:
· 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行为令这个妈妈愤怒了?
· 然后我们再看看究竟是因为什么让妈妈愤怒了呢?
· 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帮助我减轻愤怒,看待这个情景的方式吗?
(预防性讲解-适用范围)最后按照这个步骤,这位妈妈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选择是否跟自己2岁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了。如果是陌生人,你们将来不用继续保持关系,你可以选择放弃最后一步,不过此刻你的愤怒情绪应该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吧。
大家会不会觉得当要发怒的时候提醒自己停下来好难啊?发怒的时候就是停不下来,这一点的确不容易。我们从出生到长大以及到将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成长,一直都在在修炼自己,我们需要时间不断练习。因为我们想让自己开心快乐, 所以我们要停下来思考我们的愤怒-所以一定要慢下来, 停下来。 我把它放在第一步叫做提醒。
OK,我们也会发现有时候我们发生愤怒的对象可能就是我们的同学,老师,父母,同事,朋友,爱人等等,这些我们需要继续保持/维持关系的人,我们有必要让对方知道我的感受和想法啊。 那么我们记得在这4个步骤的基础上加上最后一个步骤:在不提及过去争议或冲突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大家听完我的拆解,是不是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往或发生在身边某次处理愤怒的情景呢?(拆书还没开始之前妈妈与拆书家聊天了解到母子俩的确遇到一个关于在学校孩子跟同学打架的问题,临场用这个案例来做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下面是母女俩学习这个方法过程中对话:
妈妈:“你今天特别愤怒之后做出来的结果是什么?你当时有没有想到结果呢?”
女儿:“刚开始还好哦,他们就在我眼前晃,周围一群人叫我去看。然后越看就越想打人”
妈妈:“越看越想打人了,你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发泄对吗? ”
女儿:(点头)“嗯”
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你没有想过她是个男孩, 你是个女孩, 有想过你能打赢他吗?”
女儿:(摇头)“没想过”
妈妈:“在后面进行发泄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 你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吗? 当时是否想到后果? 今天邓阿姨告诉了你一个方法, 用这个方法来处理当时的愤怒情绪,你会怎么做?
女儿:“继续无视”
妈妈:“嗯,选择无视,这样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会不会还是很生气?
女儿:“无视就等于不生气了。”
妈妈:“今天我学到一个处理(愤怒)这个情绪的方法,1-3-1法,先停下来, 第二步,问自己几个问题,你为什么会生气?(换一个角度来看减轻愤怒)在你的角度可能会生气,但是站在他的角度呢,会生气吗?”
女儿:“他是故意的”
妈妈:“他是故意引起你的反感吗?
女儿:“他是故意在(海报)上面画的”
妈妈:“那个海报是你的还是他的?”
女儿:“是他的”
妈妈:“你能限制别人的自由,别人的行动?”
女儿:(摇头)
妈妈:“这一次你打了他,那么下次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你需不需要改变他的想法,你改变不了他的行为就要改变自己的想法”
女儿:(摇头)...(停顿一会)“我遇到此行为继续无视”
拆书家:由于时间的问题,我在这里稍微干预一下,第一个办法妈妈引导得很好,遇到让我们愤怒的情形的时候,我们先停下来。然后想想自己这个事情为什么不高兴,这么不爽他,直接想揍他。你还提到他是故意的。 你可不可以换个想法,比如:他可能觉得你太友好, 他想用这个方式引起你的注意;举个例子你换个想法的话,你还会这么生气甚至想打他呢? 如果你不喜欢他的这种方式,你会告诉她你的想法吗?你会减轻自己生气的感觉没有?
小小学习者(女儿):(点头)“继续选择无视”
拆书家:“你继续无视,你还会生气吗?“
小小学习者(女儿): (摇头)“我这个性格是会选择继续无视, 上课上了一半我就会忘了。”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需要暂停下来,这个演绎环节就到此结束了。
结束语
丝丝小朋友理解了我们步骤,遇到让自己愤怒的情况时,我们要先停下来,吵架打人的后果不太好,损坏我们的形象而且也会破坏与同学的关系。 所以我们愤怒的时候,控制一下自己先停下来,然后思考是什么行为让我们这么生气,再想想其他可以减轻我们愤怒的时候,看待这个情形的方式。最后告诉对方我们的感受和想法。 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结束,希望母女俩都有所收获,谢谢你们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