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12月15日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解码的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 学习用“创造者”视角看问题

开场: 大家好,我是黎甜,接下里的时间里我将进行1-2的拆解。
首先我们先分组,3人一组,分左右两组。
盲目地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采铜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精进》P17

解码的基本规律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为了说明这个基本的规律,我们来想象一只在玩具店里经常能见到的“会说话的小黄鸭”。这只会念儿歌、会讲故事的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1、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2、在家人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3、在玩具工程师的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想要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事实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面临着“会说话的小黄鸭”的问题,大多数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角色,他们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而只有少数人才会从“家长”的角度,去审视构成这些内容的材料,对他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非常少的人,会从一个创造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人事让我和小帅哥打面试通知电话,并给我们每人一张话术。打了几个电话后,小帅哥问我:为什么你通知别人,人家愿意来,我通知,人家不来呢?

我说:那就要对比下打电话的区别了。于是,他先打了一个,我后打了一个电话,打完之后,他说:我知道了,我只是一字一句念话术,很僵硬,但是你是“说话术”有语言语调的,有感情,很自信,让他们觉得很靠谱。

我说:分析得很好,我为什么可以带入情感呢,因为我知道这个话术为什么这样写!你知道这个话术这样构成吗?为什么这个是第一句,这个是第二句呢?顺序可以换吗?可以换其他话术吗?你只有真正理解这个话术为什么这样构成,你才能灵活运用,甚至说出更好的话术!

小帅哥的念话术就是“孩子”视角,仅仅接受信息的基本内容。而我想推荐的是“创造者”视角,去研究这个信息的构成,甚至把这个信息当成模板,自己才能创造出类似或者更好的信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请举例你的生活工作中用“创造者”视角看问题的例子!

学习者案例记录:锦康:以前看自己专业的书,就是书传达的信息,什么知识是什么概念,有什么用等等,现在读研了,看专业书就会想这本书为什么会这样写,分为哪几个部分,用在实际工作中我可以怎样改进等等。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请写下你怎样运用“创造者”视角看书?(具体的时间、事件)

学习者案例记录:

1、本周看专业书《xxxx》

2、用便签法记录我看书的收获

3、再用一张“创造者”便签,进行创造者视角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