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黎甜,目前在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从事培训师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兼职作者,在简书、领英、今日头条等等平台上更新自己的文章,还经营了一个公众号。无论是培训师还是作者都需要我有强大的输出,那输出的前提就是输入,这就是我加入拆书帮的原因,我希望跟大家这群爱学习的小伙伴一起,更有效能的输入。
拆书帮是由一群爱读书、爱分享、爱进步的小伙伴形成的一个学习型组织。
每个参与的小伙伴都会学习和运用便签拆书法,将书中高大上的内容拆成自己的想法、经验和具体的行动步骤,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行动,真正的做到促成自己成长,而不是“看看而已”。
拆书的能力是有高有低的,我们也需要看到自己有进步,所以拆书帮还设置了1-3级拆书家,给我们通关打怪,每一级都有明确的能力技能要求,从低到高的排列,用量化的形式感知成长,而通关打怪的形式就是像今天这样的拆书认证沙龙,一群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把知识拆为已用。当然成为三级拆书家之后我们还有主题带拆、赋能班等等形式,完成拆书更高阶的运用,让拆书人和听众都能从30块钱一本书里拆出3万块的价值!
简单的逻辑学,P3
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进行简单的重复,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场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当似曾相识的事物再次发生时,经验就会作祟,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事情跟以前是一样的,按照以前的做法就可以了。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即使大体相似,也会有细节不一样,越是相似,越是要提高警惕,保持对细节不一样的敏感,才能够抓住关键点,总结出新的套路。
我们公司每年都需要用一个内部app做幸福测评,一年两次。对于我这样的老油条而言,今年下半年这一次应该已经是第八次了。有了过去七次经验,所以当周五下午收到邮件,我根本就没有看邮件细则,就说:我知道了,周末回家做。
当周六晚上打开app进行登陆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因为以前是用工号登陆的,这次改版了,换成用手机号码登录。所以与一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在做测评前需要进入我们的内网,把手机号码与工号进行匹配更新,才能够进APP登陆做测试题。直到第二天,把公司管理人员问了个遍,才找到个加班的人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真是经验害死人!
A2:
下周一公司搞年会,每年都筹备年会,事情其实都差不多,不外乎于装饰职场,优秀员工颁奖,准备节目,准备领导发言词等。经验又要出来作祟了,所以这一次在筹备过程中,我需要关注以下细节:
1.采购装饰品之前,确认有没有与往年重合?
2.优秀员工的数据是否准确,核对名单,员工名字是否打错?(主管偶有提交错了名字)
3.是否有今年入职的新员工准备节目?
4.领导是不是有新的想法或者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