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日常沟通中锻炼淘金式思维;辨认观点中的理由,评估观点的可信度。【事件场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好难啊!处处都要做判断。像我最近考虑要不要买房子,有人说快买啊房子要涨啊有人说别买了跌跌再买。还有专家总是在电视和网络上分析要不要买股票。就连看个电影也不安生,《驴得水》的豆瓣评价好极端,要么9要么3。
【提问】哇塞我该怎么选择啊!?我到底要不要买房呢?
【影响】如果我们没法从众人之口评判出对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做出正确选择,得到成功。长此以往,还会丧失自己的主动权,总想着依赖别人替我做出决定。
【解决】大家希望掌握自己的主动权吗?(互动)如何避免这样的负面影响呢?你需要《学会提问》,这是一本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书。通过学习批判性思维,获取自己的判断方法,在倾听时独善其身,思考理智独立,牢牢掌握自己。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分辨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练习锻炼淘金式思维的方法。
【R1】请大家阅读拆页
【互动】
通过这段文章,我们认识到了哪两种思维方式?(淘金式思维和海绵式思维)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思维?
【回应与反馈】有小伙伴说是淘金式思维,大家怎么看?
我们先来分析看看~
【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
什么是海绵式思维?大家把手伸出来,想向你拿一个海绵,我们一捏,再把它放进一堆液体中,大家想想会是什么样?(互动)对,海绵迅速吸收液体,变成了--胖海绵(海绵宝宝图片)。海绵吸收的过程,发生了什么?(互动)大片的液体通过孔洞、丰富了海绵,对么?海绵对液体有挑挑捡捡吗?没有。几乎来者不拒。我们想象脑子是海绵,会发生什么情况?外面的信息,会呼呼地进到你的脑子里、吸收内化,来者不拒。这样好么?当然有优点,有什么优点呢?(互动)对,首先你是吸收内化信息成为自己的思维,这是积极向上的;其次你的成长非常之快,但是也有问题,对么?问题在什么地方?(互动)问题在来者不拒。
那就要提到淘金式思维啦!~大家请看图,想象思维像一个网筛,你有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就是网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一堆东西中筛出金子。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淘金式思维有什么样的好处呢?就是淘金式思维可以构建自己的体系,拥有淘金式思维的人会不断地与信息做互动,不断地提出质疑,批判性地看待信息,再将“合格的”信息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批判性思维者其实是淘金式思维方式。
【明确边界】
大家能不能举一个栗子,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分别有什么体现?读书的时候,有人会一字一句地读书,竭尽所能,为了记住所有材料,他会做笔记、划重点,确保自己没有遗漏重点,他会记住甚至宣传作者的观点和推理过程,而不做任何评价。而有淘金式思维的读者,会在读书过程中不断地提问自己,找出最合理的判断。
不过,这两种思维,是不是非要采纳淘金式思维而摒弃海绵式思维呢?其实这两种思维是互补的。想要淘金,需要先有可淘的东西,在思维中,可淘的东西就是知识基础,需要先有海绵式思维源源不断地吸取知识,再用淘金式思维网罗各个重要的信息,构建自己的体系。
那什么时候需要海绵式思维、什么时候需要淘金式思维呢?
当我们在某个领域是小白,要我们快速理解、掌握知识的时候,我们需要海绵式思维。比如作为新人入职时,要抱着海绵式思维去汲取信息;再比如考试时,需要用到海绵式思维了解考试各式各样的信息;再比如宝宝1-2岁时主要是海绵式思维,慢慢开始问为什么,其实是一种淘金式思维。
当我们在某个领域建立起一定的基础时,需要有选择地加强自我时,要用淘金式思维。比如工作熟练后,用淘金式思维快速精进;比如成人后,要根据自己的天分有选择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由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复杂,两种思维方式需要我们结合起来利用。
【步骤、how、举栗子】
怎么锻炼淘金式思维?我们要根据四个步骤提醒自己思考。
找目的:
我有没有问“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他的观点?
比如说,我要去加薪,老板说公司目前的问题,为什么他要这么说?
找问题:
在我想到别人的说法可能有问题时有没有把它记下来?
我们在和别人聊天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小问题“突”地跳进脑子里,不过由于谈话继续,就没有机会在当时提出;所以,我们需要在“突”的时候稍微记一下,谈话后,想想谈话中有什么问题,记在脑子里、记在笔记本上,好好回味,考虑下次应对的方法。
提评价:
我对别人说过的话有没有进行客观评价?
比如说我们要问自己,他刚刚这么说,客观吗?应该是怎么样?
得结论:
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我有没有在别人合理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
比如,我的分享结束后,针对淘金式思维和海绵式思维,你内化的结论是什么呢?
【A2】催化应用-教学习者编剧本
刚刚说到淘金式思维的锻炼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经常反思,聊天后运用这4个问题仔细思考,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请在座的各位当一回编剧,设计一个对话的剧本,包括人物、情节、对话内容等。这个对话可能是今后你会遇到的。请在对话过程中运用“淘金式思维”找目的、找问题、提评价、得结论这四个思考。大家可以把对话和思考的关键词写在便签上,4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展示一下。
【学习者现场案例】
舞象的剧本,是关于小伙伴向舞象推荐一个旅游地点。
@小伙伴:
人说山西好风光,所以山西一定是个好地方。山西是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寺庙特别多,每走一个山头就有一个寺庙。
@舞象:
你有考证过吗?你是亲自走过?还是从地图上看到?还是···?
@小伙伴:
这是数据计算的,约有1500个寺庙,网络上都能查到的。山西还有好吃的,陈醋、汾酒、竹叶青,竹叶青是武则天最喜欢的酒。
@舞象:
武则天最喜欢的酒?这个有考察过么?是不是有文书记载?
@小伙伴:
这个,好像没有···
(对话结束)
@舞象:
在这个对话中,我是这样利用淘金式思维的:1、找目的,小伙伴的目的是向我推荐山西,有可能想清明跟我一起去玩(笑);2、找问题,小伙伴说话的过程中有几处没有数据支持的,所以我提问了出来,比如“一个山头有一个寺庙”“武则天最喜欢的竹叶青酒”等等;3、提评价:我一直很客观地看待小伙伴的话,质疑后再选择是否相信,如我相信“一个山头有一个寺庙”,而不很相信“武则天最喜欢竹叶青酒”;4、得结论,我的结论是,山西确实是一个佛教圣地,拥有众多寺庙。
@小鹿:
鼓掌!真的很棒,非常完整!刚刚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对话的氛围可能略攻击性哈,那是因为我们今天在学习批判性思维--从别人的话中淘淘金。实际在交谈的时候,我们可能有些质疑不方便张口就提,但是我们可以记在心里,对于不确定、质疑的数字可以百度下,最终得到自己的结论。
【小总结】
感谢大家的分享,相信大家都掌握了锻炼淘金式思维的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除了可以应用在谈话交流中,也可以用在阅读中,去思考和挑战作者的观点。
淘金式思维方式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中要应用到的。我们刚刚小试牛刀,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测试,测测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吧!
【学习目标2】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阅读或者交谈时,能够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理由,评估观点的可信度。
【A1量表测试】
这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性格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质。他们当中有些特质可能你是非常赞同的,有些特质可能你是非常不赞同的,请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判定它们。先仔细看清每一特质,并确信你已经理解了它的含义,然后参看下表,在相应的题号下,按照下面的程度说明,将对应的数字打钩,以表示你对该项目的赞同程度。
程度 | 非常不赞同 | 相当不赞同 | 一般赞同 | 比较赞同 | 相当赞同 | 非常赞同 |
分值 | 1 | 2 | 3 | 4 | 5 | 6 |
1、谈话过程中,我总能找到对方的理由 | 1 | 2 | 3 | 4 | 5 | 6 |
2、我总是有条理地处理问题 | 1 | 2 | 3 | 4 | 5 | 6 |
3、我喜欢参与或观看辩论赛 | 1 | 2 | 3 | 4 | 5 | 6 |
4、我总能辨认出骗子的骗局 | 1 | 2 | 3 | 4 | 5 | 6 |
5、我总能找出他人言论中的不合理处 | 1 | 2 | 3 | 4 | 5 | 6 |
【I解释量表测试】
这是大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24分以上,你的批判性思维可能非常优秀,你们可以在我的拆解中通过淘金、批判获得自己的内化后的知识,所以一定要注意听;24分以下,你们需要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基础和系统的认知,所以请紧紧地follow我哦!~
【R】请大家阅读拆页
在批判性思维中,学会质疑、批判、不断地思考和拷问是最重要的。在评判他人的结论时,我们也需要淘金式思维,把获得的信息筛一筛、淘一淘。最先要淘出的是什么?理由。请看接下来的拆页,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下。读完抛媚眼哦!
一个人有没有头脑,主要的标志就要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看法,尤其当这些看法存在争议没有定论时更是这样。举例来说,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这样的声言理应遭到一下挑战:“请问你何出此言?”这个人的理由之后你才知道分晓。如果他的答案是:“因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你一定对这样的论证极不满意,因为这个人的理由不过是结论的翻版而已。但是,如果答案是关于两国预计的军事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证据,你在客观评价这一结论的时候就要认真考虑这些证据。请记住: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互动】
请大家迅速给这段话划重点!答:只有放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论证的价值。可怜了我的翻译,一句话整这么复杂。谁能用人话翻译下?--信不信结论,找理由是关键!
【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
我们在倾听别人的观点时,一定要找到对方的理由,才能对结论作出正确的判断。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理由呢?有两个原因(看我也给了两条理由):1、如果只对结论进行评价,对理由充耳不闻或者不理不睬,我们就很容易固执己见,整个人是闭塞、不开放的,倾听能力也是弱爆了,比如对方说“生儿子好”,我们这么多年陶冶出来的“男女平等观”就会跳出来反驳“放*,生男生女都一样!”你没有关注到,也许对方的理由非常新奇有价值,他可能站在目前人口学上男女不平衡的理由上得到的结论;你急于批判结论,丧失了学习和倾听的机会;2、找到理由,可以理解对方的立场,再与我们目前的看法对比,容易客观地评判和选择正确的结论,质疑有理有据。
【明确边界】
有人听到这里,找理由那么好啊,那我来找找,那谁谁,你三八节不给我买礼物,你就是对我不上心,被我找到理由了吧?找理由和找茬一样吗?不一样。和找借口是一样的么?不一样。找理由是什么呢。是当你倾听别人的观点时,客观地分析对方论证的理由,也就是论据,对吧?而非找茬啊。
【引出步骤 how 举栗子】
找论证中怎么找到理由?我们得请出我们的四步法!
圈,圈出指示词,比如“因为、由于、鉴于、由以下证明、证据是、研究显示、第一第二第三”
画,分别标画出理由和结论
编,在页边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列,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比如说这段文字,大家先看一下,然后我们共同根据四个步骤找出理由:
圈,指示词“研究表明”
画,结论“公共游泳池有可能成为危害健康的公害”理由“不严格遵守卫生法”“60%公共游泳池不能达标”“很多游泳者患病”
编,这时候我们发现“60%”其实是对“不严格遵守卫生法”的一个理由细化,他们是同类理由,标1即可,另外一个是“很多游泳者患病”,因此有2个理由
我们在空白处用自己的话罗列一下
通过学习找别人的论证中的理由,可以让我们养成听理由的习惯、质疑和批判的习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在论述时,一定要说理由。就像文章中举出的栗子,有人声称“中国会成为头号霸主”,结果你的理由是“就是知道”,别人一定觉得“脑子瓦特了”,观点完全没有可信度。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也要注意说结论时陈述理由,特别是工作中,给到建议、申请加薪等等,树立理性形象、提高成功率。
【A3】微行动学习
我们刚刚学习到了,找理由很重要,对么?我们还学习了,在阅读时通过找理由四步法可以练习找到理由的能力。
【引出问题】
现场有小伙伴提问
@舞象:有时候在别人说话时,找不到别人的理由,被说懵逼了没法反驳。像我上个月找房子,本来对房子有很多要求的,后来那个中介一直跟我说这个房子多好多好,我很懵逼,只记得最后他说房子我不要别人就要了,我不记得对方的话也不知道怎么筛选了。然后我租了这间房子,现在觉得好苦逼啊,房子我根部不喜欢。我就想问问,这个四步法好像不适用于对话呢?
@小鹿:谢谢舞象的问题!我试着复述下你的问题哈:你觉得在对话过程中往往找不到对方的理由,导致无法理性思考和反驳。我的理解对么?
@舞象:恩恩,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么?
@小鹿: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
@大家:同意~
【明确问题】
@小鹿:既然大家都有共鸣,我们就用微行动学习的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在日常对话中,找不到对方的理由。给大家5分钟时间内部讨论。请大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验,追问问题本质。
【讨论本质】(5分钟后)有没有哪一组可以分享下的?
@小雅:交谈时找不到对方的理由,这个本质是没有集中精力听,或者说话主题分散。
@小鹿:很棒,还有小组补充吗?
@天马:还有可能是我们对论证过程不敏感,我之前买房,中介介绍好处时说“我是党员不会骗人的”,我居然当时就信了。这个本质也是我对论证这件事不敏感。
【明确本质】很好,谢谢小雅和天马。那么我们总结下,在日常交流中,我们找不到对方的理由,其本质是因为1)注意力不集中;2)双方不在谈论一个话题;3)本人对论证过程不敏感,请大家在便签上记一下关键词。
【解决方案】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要应对“沟通时找不到对方的理由”的问题,应该有哪些解决方案呢?请大家组内讨论,把解决方式的关键词写到白纸上。5分钟后,请小组分享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现场案例】
@小雅:当我们与人交谈,却没有找到对方的理由或者论据时,我们可以1、礼貌询问,请教对方解释一次;2、没听明白可能是两者说话主题分散了,如去医院看病,医生说“开药”,我却想“下一步治疗计划”,所以可以相互交流,回归到统一主题;3、如对方提出结论,我不是很信服,我就可以当面询问;如果当时的情况不方便问,我可以谈话后百度搜索,得出客观的结论。
@天马:有时候当下要做出结论,比如说我买房被“党员”忽悠,我觉得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着急,推辞下,回去冷静想想,下次再给他结果。
@小鹿:谢谢大家的解决方案!我来总结一下:1、听对方的谈话,找不到理由时,礼貌询问对方;2、发现两人聊天主题不一样时,统一主题;3、对方有结论无理由,可以当面询问,或者回去搜索;4、为了避免在找不到理由--“懵”的时候下结论,请对方等一等,下次再聊。这是大家合力给出的解决方案,请大家注意应用。
【A2】催化应用
刚刚我们找到了交谈时找理由的方法。我们双管齐下,在阅读中也请大家练习找到理由的能力。请大家在本周内看一本书,阅读至少3个有论证的片段,运用找理由的4个方法来练习。
请大家拿出一张便签,把阅读计划写下来,书的名字、阅读时间、怎么应用找理由的四大方法、阅读中你有没有其他练习计划。给大家2分钟,然后我找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现场案例】
@舞象:本周末看《乔布斯传》,看其中一个章节,至少用3段做四步法,我会在书上划下四步法的操作步骤。
@小鹿:谢谢舞象,其实这个便签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一周之内要完成。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批判性思维的基础知识。海绵式思维打底,淘金式思维构建体系,找到理由进行批判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