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今天要分享的拆页来自于《高效教师——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作者是琳达·梅特卡夫,是焦点解决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学校老师的,但是这本书中的焦点解决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它的正向导向,未来导向,目标导向、解决导向、行动导向和短期导向的实物要素,都将带给我们极大的赋能力量。今天带来的拆页源自这本书的焦点解决的标志性问句——刻度化问句。
从这位伙伴开始3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如果前面已经有人进行了分组,就沿用前的分组。
拆页讲的刻度化问句,这种问句是运用量尺的概念,引导当事人对他所叙述的事物、经验做更具体的描述。最常用的量尺是设定一端为0或1,另一端为10,如拆页中的图所示,到于两端所表示的意义则视讨论的问题而定,量尺两端的数字可以依照实际情况调整。例如1到100或1到5等。这种问句用途广泛,可以用来评估当事人的期待、动机、信心情绪状态,或某个关系的品质,目的在于引导当事人将笼统模糊的描述,转化为具体可评量的描述,进而确认当事人的观点、经验与期待,以订定明确的目标,它的优点是:将改变视为一系列的小步骤,不是一步到位;透过数字或图像的具体计量,让当事人对于问题解决产生积极正向的态度;可以评量当事人的改变情形及他的主观感受,透过具体的评量,容易看到当事人的改变与进步。拆页中是将刻度化问句当成了一种目标设定的方法,分为四步:
第一步:寻找改善的蛛丝蚂迹:你怎么才能知道,你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第二步:评量当下的状态:在1-10分之间,10分代表你完全实现了目标,1分代表你完全没有达成目标,你现在可以评几分?
第三步:设定目标。下星期你希望自己可以评几分?
第四步:一小步的行动。为当你提升0.5分时,也就当你开始最细小的改变时,你会做些什么?
下面我来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过去的四周,我成功地改变了我与女儿的关系,
我清楚地知道当我们可以正常交流,共同做我们喜欢的事时,我们的关系就开始发生改变了。
在1-10分之间,10分代表我与女儿关系非常好,1分代表我们的关系很僵。我从4分开始改善,那时候我和女儿一天吵三次,很少可以坐下来好好说话。目前达到了6分,我们可以一周之内五天不吵架,能一周共同做一件我们都喜欢的事。
在过去四星期里,我像爬楼梯一样,每星期给自己评分,一小步一小步前进!第一个星期我问自己下星期想评几分? 4.5分!我做什么可以达到这个分数呢?,晚上睡觉前不管女儿做什么都忍着不说话。从周一开始执行。那个晚上看着她不断的磨蹭,又不能说,那心像被一千只猫抓了一样!第二天我怕自己忍不住,不得不发了个誓:如果我忍不住了,说一句老公就罚我500块钱。总算过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奇迹发生了,女儿自己早早处理好睡觉了,一切发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完美。我不得不承认女儿完全有能力做好她自己的事,是我管得太多了。第二周,我坚定的问自己下星期想评几分,5分!怎么才能做到呢?从女儿最喜欢的地方入手,于是我跟女儿一起读了《浪矢杂货店》并进行了40分钟的讨论。第三个星期,5.5分,我写了女儿的22个优点,并大声告诉她。第四个星期,6分,我和女儿一起去逛了文具店。
下个星期,我希望自己可以达到6.5分,为了提升这0.5分,我决定跟女儿一起去东湖绿道骑单车,做一次饼干,请大家监督。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一、下面请大家跟着我的问题一起盘点一下我们在过去四周取的进步和所做出的一小步一小步的行动,并用便签记录下来。
1、在过去四周里你成功改变了哪方面的状况?
2、你是怎么知道,你希望改变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的?
3、当提高第一个0.5分时你做了什么,第二个?第三四?4、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在过去四星期内取得的进步和所做出的努力。
三、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进步和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者案例记录:
1、在过去四周成功改变了“宅”
2、当我走出来,行动,参加活动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3、当我提高第一个0.5分的时候,我出去跟朋友一起喝茶,然后参加拆书活动,演讲社团的活动。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在便签写下下星期你希望达成的目标和提升0.5分时,你会做的行动方案,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行动起止时间,拍照发至我们的微信群,让我们一起监督和见证你的进步。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下周我想养成早睡的习惯,在11:30时定一个入睡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