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牛慧芳。是爱阅读爱音乐,爱运动的乖乖女,也是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超能折腾的,在别人看来离经叛道的女汉子。我有三个梦想,第一,能让家人生活更幸福,第二,做一个有智慧有追求的妈妈,给宝宝做个好榜样;第三,找到自己的天赋使
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世界多一点美好。2016年8月,我了解到拆书帮,我发现它可以帮助我完成梦想。于是拉着大家一起上了拆书帮的“”贼船“”。2017年,我的愿望就是和大家一起努力,将太原拆书帮筹备分舵,转为正式分舵。
拆书帮介绍:
那么拆书是什么呢!要了解拆书,我们先了解下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考试为目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第二类,以拓宽视野,放松娱乐为目的的学习。第三类,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拆书是针对第三类学习,以成人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论。它认为学习能力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所以,拆书强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以此来解决成人读书,没时间没精力读,不懂记不住我看不下去的三大问题。
拆书的应用,分为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社群学习。个人学习就是便签读书法,让人读完一本书就达到参加同主题
2.消除“应该”法
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减少所有非理性的应该句式,使你不再受困扰。第一种方法就是问问你自己:“谁说我性感了,又有哪个规定说我应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知道你对自己过于苛刻。由于你是规则的最终制定者,所以只要你觉得某条规则没用,你就可以修改或者删除它。假设你告诉自己,你应该让自己的爱人永远快乐,如果根据你的经验,这种想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你可以将这条规则改写的更靠谱一点。你可能会说:“我可以让我的爱人有时快乐,但无法让他(或她)永远快乐,因为是否快乐,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个人,我和他(或她)一样都不完美,所以我不指望他(或她)会感激我所做的一切。”
在判断某个特定的规则是否有仪式,你最好问一下自己:“制定这条规则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如果我认为我应该让我的爱人永远快乐,这样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又要付出什么代价?”你可以使用表8-3中的双栏法权衡利弊。
表8-3 权衡“我应该让妻子永远快乐”这一信条的利弊
好处 | 坏处 |
1.如果她高兴,我会认为自己不过 是做了分内之事而已。 | 1.如果她不高兴,我会内疚自省 |
2.我会更努力地取悦她,争取做个 好丈夫 | 2.她会利用我的内疚来操控我。任 何时候只要她想让我服从,就 可以做出不高兴的样子,然后我 就会内疚,马上妥协。 |
3.她总有不高兴的时候,这会让 我觉得自己很没用。有时她不 高兴并不是因为我。但也会让 我白白地内疚一番。 | |
4.我最终会心生怨恨,因为是我 让他这样 死死地控制我的, 这太荒谬了。 |
另一种摆脱应该解释的方法很简单,感觉非常有效,他需要使用双栏法将“应该”替换成其他的字眼。你可以“应该”将替换为“如果……就好了”或“我希望……”。这样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听起来会更实际,不会让人产生反感。例如,如果你想说“我应该让妻子快乐”,你可以把它改为“如果我现在能让妻子快乐就好了,她看起来不太开心,我可以问问她原因,再看我是否能为她做点什么”。或者,如果你想说“我不应该吃冰淇淋”,你可以把它改为“如果我不吃冰激凌会更好,但是吃了天也不会塌下来”。
此外还有一种减少“应该”句式的方法。那就是让自己明白“应该”句式不现实。例如,如果你说“我不应该做x事”。此时你会假定:1.你实际上不该做x事;2.这样说对你有好处。但是,现实却可以让你吃惊的发现事实往往正好相反:1.实际上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2.“你不应该做x事”这样的句式会伤害你。
我们知道,当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之后就会产生内疚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给自己设置了“应该”规制,比如我们认为我们每次考试都应该得100分,否则我们就太笨了,我们应该让家人感到快乐,否则我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我们不应该犯错。有时候我们甚至要求自己应该未卜先知,比如,你前一天在网上买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但是当你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便宜了两百块钱。这时你就会内疚,你会想:“我真傻,早知道,我晚一天再买就好了”。
很显然,这样的要求对我们太高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内疚情绪对我们解决问题毫无助益,反而让我们开始自贬,降低自尊。为了消除这种精神暴力,你可以使用拆页中提到的“消除应该”法则。下次当你感觉内疚的时候,你可以
1.问问自己“凭什么说我应该?谁说我应该了?哪条规定说我应该了?”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接纳自己能力和认知有限,修改或者删除扣扣的应该规则,与自己和解。
2.可以将“应该”改为“如果…我好了。”
3.第三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意识到“应该”规则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A1环节
上学时了解到《晨间日记圆梦》,所以也想早起。可是已经持续一周后就放弃了。因为有一天跟朋友聚会睡的太晚没早起来,我就抱怨自己太懒了,不自律,内疚,觉得这点小事都坚持不了,一整天,情绪低落,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不着。可想而知,第二天又没早起,于是,妄下定论,我实在是太懒了,我自甘堕落,没救了。去年11月,我加入早起团,天早起打卡,分享各种经验,其中对我影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不再因为偶尔没早起而内疚自责。我将精力放在修正时间安排。如果坚持每天早起最好,即使偶尔因为客观原因没起来,我也开始接纳。这反而让我坚持早起的时间更长,持续到现在,马上就早起100天了。
A2环节
之前做十大认知扭曲测试的时候,我最多的就是,罪责自己和妄下定论。所以我是一个很容易内疚的人。通过学习这个拆页,我意识到,只有当我不再内疚,但我感觉变好之后,我才能将精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才能做出改变。所以,等我以后感觉内疚的时候会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想法,挖掘出自己潜意识里的“应该”规则,然后用上面的方法来问自己。我有必要遵循这个规则吗?可以怎么修改我的规则呢?
比如今天参加过级,在以前我认为我应该表现好才有价值,表现不好就证明我太笨。但是现在,我会提醒自己,我是普通人,如果我表现好,那就太好了,如果表现不好,我会分析问题在哪里,然后,好好练习,争取下次表现更好。
之前我认为我让家人幸福的方式就是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经济支持。但是我不能每次都帮到他们,所以每次都很内疚自责。现在我修改自己的“应该”规则,如果我经济允许,我会尽量帮助他们,否则的话我可以用其他方式帮助,关爱他们,比如支持、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