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本次拆书没有通过】
【开场】大家好,我是π,软件工程师,为什么叫π呢,是因为我希望比T型人多一条腿,一条是软件工程本身,另一条则是与人连接的能力。我有很多角色,是儿子,是老公,是爸爸,是员工,还带着一个队伍,这些都需要由精力来维系,我们今天就来说说精力的管理
F: 今天选拆的图书是《精力管理》,作者是Jim和Tony,两位有着丰富的精力管理实践,本书给出了精力的四个来源和精力管理的训练系统
A: 【根据观察家意见修改】这本书常常用来和时间管理作为对比,传统的时间管理书籍主要围绕如何制定计划,安排时间,按时完成,而这本书则将重点关注在了对人精力的管理上
B:你有没有过通宵加班,当双眼模糊的将成果提交,身体已被掏空,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如何持续的保持旺盛的体力,依靠效率而不是时长来完成任务;你有没有过一天忙碌后瘫倒床上,却怎么也想不起今天都忙了啥,于是空虚袭来,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需要持续地找到最重要的事,全情投入,坚定的走向目标。这本书会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受益终生。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
1. 找到一件重要的事,明确它的价值,构建愿景
2. 对这件事进行第一轮的精力数据收集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种得毛,精力在哪产出就在哪
总是去处理火烧眉毛的事却不思考什么是重要的;明确了目标后不了解当下的精力分配是怎样。
这样的精力分配随机性大,难以高效,怎能不累?
这次拆书的准备就是一次活脱脱的反例。由于我没有认清现实,估摸着春节后开始准备拆书来得及,结果在悠南的催促下交了主题,在错过了给师父的交稿时间一天后才在凌晨发出。辜负了承诺,还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
管理精力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找到最重要的事,明确它的价值,并构建切实的愿景。回到例子,由于我有强烈的与人连接的意愿,拆书作为一个手段就很重要,我的愿景是尽早成为三级拆书家。
第二步是面对现实,收集自己的精力管理数据。我应该想到以往找片段都会花费四个小时以上,写逐字稿会花费六个小时以上,脱稿准备会花费一个小时,最少需要十一个小时,这样每天投入三个小时就需要四天的时间,有了这样的数据我就知道春节期间我至少要把片段找好。
第三步是行动,主要是建立习惯,今天的下一场拆书墨竹会给大家深入浅出
A1
请仔细回忆一下,最近一次,让你感到焦虑、仓促、精力跟不上、一直担心无法按时完成某件事是在什么时候,这件对你来说这么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请花两分钟的时间自己回忆一下。想到后,请在拆页背面的便签纸上写下这件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墨竹)拆书准备TF2-4,随着给师父交稿时间的临近越来越焦虑
A1+
根据拆页的精力管理三步法,请你明确这件事情对你的价值,你的愿景是什么,并进行第一次的数据收集,来看看以前在这件事情上的精力是如何分配的。想好后,请在小组内讨论,总共八分钟。最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墨竹)准备拆书通过TF2-4,一个月的时间在前两周没有按照计划找到拆页,如果应用拆页内容,先明确做这件事的价值,是提升自己的分享能力,短期的目标是将这次拆书顺利通过,应当完整的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充分准备,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很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