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25年9月19日过级团战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表达感受三步法

开场: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欢迎大家来到我的3-1过级。

【自我介绍】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彭光耀,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二级拆书家。第二个标签是工艺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第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

一、【学习目标】

【拆书技能】: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在遇到事情产生情绪时,能够应用(行为)“表达感受三步法”(澄清),准确的表达出自身的感受(界定)

二、【图书介绍】

【拆书技能】: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事件场景】

先来分享我自己的故事。

8月20日,我早上坐公交车上班时,坐在我后面的一位乘客,在看抖音视频,声音很大。我抱怨说:能不能别这么大声音!

【提问】

你有没有在公共场合被噪音打扰的时候?你当时是如何处理的?是抱怨对方的不良行为,还是选择隐忍?

【影响】

在公共场所长时间被打扰真的挺痛苦的,抱怨有可能引发冲突争吵,隐忍不说对自己身体也不好。

【解决】

面对这个场景,是不是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怎么解决呢?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出感受而不是表达想法,避免抱怨引发的冲突争吵,也不用压抑自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三、【原文片段】片段来源于《非暴力沟通》得到电子书P44-45页

【拆书技能】: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在一次工作坊上,一位大学生提到他的室友在夜晚将音响开得很大声,一整夜他都无法入睡。我询问他对此事的感受,他说:“我觉得晚上把音乐放得这么大声是不对的。”我提醒他,虽然他用了“觉得”这个词,但他所表达的是他的想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次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我觉得,那样做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一个想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激动地大声说:“我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感受可言!”

很明显,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感受。遗憾的是,他体会不到感受,更不用说表达了。对许多人来说,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对律师、工程师、警察、企业经理人、军人尤为困难,流露情感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而在家庭中,家人之间无法交流情感,是很悲哀的。乡村歌手瑞芭·麦克英特尔(Reba Mc Entire)在父亲过世时写了一首歌,名为《我未曾认识的伟大人物》。许多人渴望与父亲建立情感连结,却从未能做到,她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份感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四、【I】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技能】:【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打勾)

【拆书技能】:【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想法和感受的案例。

【why】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表达感受并不容易。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人不能很好地区分想法与感受,自然很难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表达的是想法,就相当于在发表评论,则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受到了评价和指责,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御心理,进而引发冲突。

如果我们认识到表达“想法”的误区,做到准确地表达“感受”,不仅有利于化解冲突,还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结。

【概念辨析】

什么是想法,什么是感受?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一起看下。

【概念示例1】

我认为阅读是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这是想法还是感受?

是想法,这是我对阅读价值的认知和判断。

【概念示例2】

我觉得今天的天气很适合去户外散步。这是想法还是感受?

是想法。这是我基于今天的天气状况,按经验推理出适合户外散步。

【概念示例3】

我参加了宁波分舵的线下活动,我觉得活动办的挺好的。这是想法还是感受?

也是想法。这是我根据自己的观察,再加上逻辑分析,推导出来的,这个想法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

【概念示例4】

当我听到晋级通过的好消息时,心里一下子涌起一阵喜悦。这是想法还是感受?

是感受。这个喜悦是我的情绪状态。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想法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评判,而感受是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绪。

【how】

那要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呢?我将“体会和表达感受”的过程归纳成“表达感受三步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说出事实:不做任何评判地说出引发自己身体感觉或情绪状态的客观事实。它包括事情、语言、行为或结果。

第二步,体会感受:准确细致地体会出客观事实给自己造成的情绪感受。

原书中为大家列出了很多描述感受的词汇,非常精准地将我们常见的好的和不好的感受做了细分。我列举了一部分情绪词汇。

(a)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的词汇: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兴高采烈、感激、感动、激动、开心……

(b) 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的词汇: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烦意乱、忧伤、沮丧……

第三步,表达感受:根据找到的体会情绪的感受词,我们就可以用“我感到+情绪词汇”来表达感受。

【正面案例】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一个生活中的案例:

有一天,我们家娃很晚才回来,到家之后,我和她开始了一段对话。

我:“你一个人出去玩了吗?”

娃:“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玩了。”

我:“我看时间已经晚上6点了(说出事实)

我本来想批评她,因为晚上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这个引发了我的担心情绪(体会情绪),但是想到自己学过的表达感受三步法,我改变了自己的说法。

我:“晚上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我感到很担心(表达感受)。”

娃:“我准备跟你打电话的,可是手表摔坏了。”

我:“下次手表坏了,可以借一下同学的手表打个电话给我,这样我也放心一点。”

娃:“好的,知道啦。”

按照上面的表达感受三步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了说教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完成了一次有效的亲子沟通。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会问,遇到冲突时仅仅直接表达感受就能够解决问题吗?这个问题提的好。其实表达感受只是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如果要创建更加稳固的沟通环境,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三个要素(即事实、需要和请求)配合使用,我们今天只是刻意练习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关注的人际关系,想与对方建立友好关系时,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表达正面情绪,也可以用来表达负面情绪。而在一些场合是不适用,比如在商务谈判时,表达个人感受可能会被认为不够专业和理性,从而影响谈判结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五、【A2】催化应用

【拆书技能】:【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A2】请学习者编写一个带有具体场景和具体应用的小故事。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场景,比如下次月考,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想要跟他交流。月末,妻子工作忙,还要忙家务,需要丈夫分担家务。下周部门有重要活动要开展,同事拖延进度的情况。想想在类似的场景里,你和对方会开展什么样的对话。

请大家根据刚刚学到的表达感受的三步法,编一个故事。

请大家注意,编写的要求有三点:

1、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故事内容是未来的场景,是你在未来一周或者一月需要正确表达感受的事情。

3、大家要把表达感受的三步,运用到故事里面。

好的,现在开始编写,时间3分钟。之后我会邀请一位学习者来分享。

过渡语:好,时间到,有请一位伙伴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答案,时间是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鱼渔分享:

丈夫:老婆,结婚周年纪念日到了,我给你买了一束花,你喜欢吗?

妻子:看到你这么在意我,为了我买了漂亮的鲜花(事实),我是蛮开心的,体会到了幸福(体会感受),我感到很幸福(表达感受),但是这个花不实用啊。下次可以换个礼物吗?

丈夫:你喜欢什么实用的礼物呢?

妻子:我觉得化妆品比较实用,还可以让我变的美美的。

丈夫:好的,马上给你买。

妻子:太开心了,谢谢老公。

回应与反馈:非常感谢鱼渔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开始你说你先生买了花,但是你觉得应该买化妆品。这个是在表达想法。拆书家通过引导学习者,收到花之后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学习者她是开心的,幸福的,如果先生买化妆品送给她,她会感到更开心。最后学习者可以通过表达感受三步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区分想法与感受”,理解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表达感受三步法”,拥有了准确表达感受的沟通能力。

今天的过级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