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皖子鼠。
我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目前就职于一家国有上市房企。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拆书,在接下来拆书的环节中需要大家的参与和讨论。我暂时把大家分为两个组,方便大家后续交流。
图书介绍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认知驱动》这本书。作者周岭是一位心智探索者,他的文章有知识、有深度,读起来很接地气。本书将通过“做成一件事”的心法和技法两部分内容,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通过创造个人价值来获取人生的成就、幸福和意义。
我选的这个拆页是这本书里边讲到的一个让自己在模糊或不确定的状态下如何突出重围的方法,即“假设”&“看现实结果”。请大家先花一分钟看一下这个拆页的内容
摘自《认知驱动》P117-125 第三节 假设:什么能力可以让自己快速进步
一个人要想变化,不仅要有强烈的意愿,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愿望有余而方法不足,他们强烈地希望自己变好,但总是苦于自己能力缺失。比如,缺少独立思考、没有人生目标、总是急于求成、情绪波动无常等等。这些困境就像一个个怪圈,使人们无论怎么努力都像在原地打转。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困境其实不难打破,因为他们的解决方法都涉及两种基本能力:“敢假设”和“看现实结果”。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掌握并运用这两种能力,就可以将类似的困境一网打尽。
阻碍我们进步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最主要的,通常是我们所做之事有很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总是处在复杂而困难的事情中,不确定自己想的是不是对的,所以我们止步不前,因为逃避模糊和不确定性是人类的本能。
但困难之时正是进步之机。如果此时有人敢直视模糊、敢于对不确定性作出脑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假设”,那他就能更大概率地突出重围,获取更多的人生优势。假设的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你的现有一个“想法”。只要我们能够依据当前所有的知识和可用信息,先作出一个假设,我们就不会卡在原地,就能够向前迈进,更多新信息必然会在后续的行动中慢慢浮现。如此,我们就有了快速进步的可能。
那么,一旦作出假设,又该如何判断它是否正确呢?答案很简单:看现实结果。
现实似乎总在提醒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告诉我们能学的东西其实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一次又一次给我们相同的反馈是,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事实。因为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我们人类急于求成的天性作祟,所以一个清醒的人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诚,接纳每次进步微小的现实,接纳行动初期笨拙的现实。只有开始接纳现实,真正的进步才会到来。
一分钟时间到了,这样我先来谈一下我对这个拆页的一个理解,好吗?然后这个等一下我会请大家做一个自己的一个关联和分享。 【what】 当我们面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时,我们往往止步不前。“假设+看现实结果”是一个帮助我们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可以突出重围,继续前行的方法。 【why】 我们都知道,做成一件事情,要有意愿和工作方法。当我们只有意愿,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方法的时候,就容易止步不前。 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假设,先找到一个方法,不管它是否正确,至少当下有了行动的方向,不至于停滞不前。 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的时候,曾遭到教会的强烈反对。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而且受到旧科学理论干扰,大家都认为他的结论并不科学。但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教会的神学对科学的束缚,把天文学拉回到科学研究的方向,而且启发了后来的科学家的思维。那么日心说在刚提出来的时候,它是真理吗?不是,它仅仅是一个假设。通过很长时间的验证,后来望远镜等工具的支持,才验证了当初的假设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哥白尼当时的假设,那么科学就不会进步。 【how】 想要突出重围的第一步是:敢假设。依据当前所有的知识和可用信息,假设出一个办法。 比如,在我的公司,每周都要召开经理办公会。经理办公会的议题涉及到各个部门,有关于营销策略的,有关于设计方案的,也有关于投资拓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等。我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其他部门的业务不甚了解,但是作为参会人,我也需要对各部门的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开始,我对于开会发表意见这件事情很抗拒,因为不了解业务,我提不出任何建议。于是,就和领导说“我没有意见”,但是,慢慢地地我发现,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多少都能说出点东西,我就有点着急起来。这时候,我运用了假设的方法。 开会前,我会提前先熟悉一下会议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先向汇报部门的部门经理请教。然后,假设自己就是总经理,站在他的角度,我会怎么思考。因为我现在是“总经理”,所以我必须对各部门提出的问题给予意见,并决策该议题是否可行。等到总经理做最后的总结时,我对比我刚才发言的内容和他总结的内容是否有一致的观点。如果有,就说明我的思考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说明我考虑的内容还不够周全。慢慢地,通过假设的方式我尝试着表达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些想法略显稚嫩,但是"假设"在帮助我思考,助力我更好地躬身入局,投入到每一次的公司决策中。 【where】 “假设+现实结果”的方法可以运用在方法不明确却又很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情况下。
A1-激活经验
【A1】指令清晰。学习者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并有一位代表分享了本组的一个经验。对现场学习者进行了分组
好的,刚刚我为大家举了一个开会提意见的例子,接下来我们做一个3分钟的小组讨论,请小伙伴们结合今天拆页所讲的内容,在小组中分享一个自己之前工作或生活中事例。你是否在工作或生活中曾经遇到过茫然的困境?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A2-催化应用
A2指令清晰。提醒每个学习者都写下了一个包含具体做法,其中包含具体的行动方案,有明确时限和可衡量或可观测预期结果的便签
通过刚才大家的分享,我看到了有意愿但没有方法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个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迷茫或不知该如何处理的事情,然后用“假设+看现实结果”的方法制定一个行动计划。计划需要按照SMART原则制定。
现在还有些剩余时间,有没有小伙伴要分享一下吗?
结束语
好的各位伙伴,感谢参与。今天我们的拆书就圆满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