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皖子鼠。
我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目前就职于一家国有上市房企。
我平时喜欢记录生活,写随笔的习惯已经坚持了20多年,翻看过去的文字就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去年,遇到了一个新的记录工具,叫做“语音写作”。目前,我已经坚持语写近400天,每天平均记录1万字,写下经历的事情、心情的起伏和思考的过程。
输出倒逼输入,阅读自然成为了我的另外一个习惯。在学习了赵周老师的拆书课后,我很认同“拆为己用”的阅读理念,于是我加入了“拆书帮”的大家庭,希望可以在这个温暖的团队里和大家一起成长。
拆书帮介绍
我理解的“拆书”是把一本书里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知识点拿出来慢慢品味、仔细琢磨、最后内化行动的过程。拆书帮的帮主赵周老师通过RIA的方法将这个过程教授给了大家。
R即Reading, 阅读原文片段。先是慢慢品味。
I即Interpretation, 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片段进行解读。再是仔细琢磨。
A即Appropriation,关联自身相关经验反思,并规划后续具体的行动计划,拆为己用。最后一步,内化行动。
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经常是看上去很近,其实很远啊。有了A2的行动计划后,心动就能真正付诸于行动啦。
拆书帮是一个学习爱好者的全国自发非盈利性社群,在这个社群里,有一群爱读书、爱进步、爱分享的年轻人,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拆书体会。你可以在这个社群里看到到许多高手的拆书过程,也可以加入社群亲自体验拆书过级的挑战。
我喜欢拆书的理念,于是我于2023年7月1日光荣地成为了拆书帮申活分舵的一名会员。
今天我分享的片段来自于周岭的《认知驱动》,主题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片段不长,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一下。
R-阅读原文
《认知驱动》P105
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自己长期乐观,而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这必然会令人悲观痛苦;但只要学会转换视角、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受好处,让自己保持当下愉悦——这正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最好的人生模式。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长期主义者,大多数人只能在短期内反复尝试。他们不知道做成一件事情的方法论,只能凭感觉行事,任由欲望驱动自己——别人说什么好,自己就也想要,然后简单地制定一个目标和计划,再凭毅立苦苦支撑,最后又在新年伊始时暗下决心,如此周而复始。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认知驱动这个武器,即无论在开始,还是在过程中,我们都要多花时间在这三件事情上: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有了这样的的指导,我们就会持续学习、持续思考、持续行动、持续感知,同时也必然会把自己的目标导向那些少量的、有真正价值的长远目标,并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I-拆书家讲解
【what】
这段文字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定一件有利于成长的事情,就要想办法坚持下去,设定一个做这件事情的期限,是30年还是50年呢?不要半途而废。
【why】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厉害,我们曾经尝试过很多项很多次,但是坚持一直做下去的却少之又少。许多行动都是三分钟热度,坚持没多久便无疾而终了。认知驱动的长期主义三要素会帮助我们改变观念,从当前、短期和长远的三个角度看待一个好习惯,从而更好地把一个习惯坚持下去。
【how】
那如何坚持呢?
首先,看清目标机制。不能人云亦云,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动目标。跑步是锻炼的好办法,但是它真的适合我吗?也许我的身边有许多瑜伽爱好者,我和他们在一起做瑜伽更容易坚持,那就放弃跑步选择瑜伽吧。
其次,注入长久动力。如果我们只看到目标本身,就会为了做而做,动力不会长久;如果看到目标之外的更多意义,动力就会完全不同。比如,当我们知道运动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健脑,保持身材,鼓励家人一起参与增进感情,那么就会多一份持续下去的理由。
最后,体验当下愉悦。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感觉到自己牺牲了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不容易坚持。比如,早起是在牺牲温暖的被窝,阅读是在牺牲手机娱乐的轻松,锻炼是在牺牲舒适慵懒的时间。要换一个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早起是让自己享受一次宁静的世界,阅读是和高手作者的亲密链接,锻炼可以让自己充满活力。
【where】
“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的坚持方法可以运用到培养好习惯的行动中。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五个有利于自我成长并值得长期坚持的习惯,分别是:早起、阅读、写作、冥想、锻炼。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愿意长期坚持的习惯开始培养。其中,早起可以和其他四个行动配合起来完成。比如早起运动,早起阅读。
A1-激活经验
我从初中开始坚持写随笔至今已经20多年了。回想自己为什么会坚持那么久?对照看清目标机制;注入长久动力;体验当下愉悦这三点,自我剖析一下。
A2-催化应用
刚才,在自我介绍的部分,我讲到了去年遇到了“语音写作”这个记录新工具。目前,我只坚持了一年,不能算长期主义。那么,接下去对比长期主义三要素写个行动计划,争取把“语音写作”也坚持个50年。欧耶!
1.看清目标机制。我希望通过“语音写作”这个工具来实现记录生活的目的。相较于纸笔记录,语写的效率会更高。计划每天花1个小时至少记录1万字,记录内容围绕工作、生活展开。
2.注入长久动力。“语音写作”每天输出的过程中除了记录之外,还可帮助我整理思路,提升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平复自己的情绪,减少刷手机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计划每天记录1万字的内容包含:对工作的反思复盘;写成就事件;做感恩练习;记录情绪起伏,分析为什么会有情绪波动,下次再遇到此类事情会怎么处理等等。
3.体验当下愉悦。每周复盘,根据"语音写作”APP反馈,分析语速是否一直在提升,口头禅和语气词的频率是否在降低,表达是否更加流畅,完成1万字的时间是否在缩短。
明确了以上长期主义的三要素,我想“语音写作”这个工具会陪伴我很久吧:)
《认知驱动》P105
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自己长期乐观,而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这必然会令人悲观痛苦;但只要学会转换视角、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受好处,让自己保持当下愉悦——这正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最好的人生模式。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长期主义者,大多数人只能在短期内反复尝试。他们不知道做成一件事情的方法论,只能凭感觉行事,任由欲望驱动自己——别人说什么好,自己就也想要,然后简单地制定一个目标和计划,再凭毅立苦苦支撑,最后又在新年伊始时暗下决心,如此周而复始。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认知驱动这个武器,即无论在开始,还是在过程中,我们都要多花时间在这三件事情上: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有了这样的的指导,我们就会持续学习、持续思考、持续行动、持续感知,同时也必然会把自己的目标导向那些少量的、有真正价值的长远目标,并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what】
这段文字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定一件有利于成长的事情,就要想办法坚持下去,设定一个做这件事情的期限,是30年还是50年呢?不要半途而废。
【why】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厉害,我们曾经尝试过很多项很多次,但是坚持一直做下去的却少之又少。许多行动都是三分钟热度,坚持没多久便无疾而终了。认知驱动的长期主义三要素会帮助我们改变观念,从当前、短期和长远的三个角度看待一个好习惯,从而更好地把一个习惯坚持下去。
【how】
那如何坚持呢?
首先,看清目标机制。不能人云亦云,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动目标。跑步是锻炼的好办法,但是它真的适合我吗?也许我的身边有许多瑜伽爱好者,我和他们在一起做瑜伽更容易坚持,那就放弃跑步选择瑜伽吧。
其次,注入长久动力。如果我们只看到目标本身,就会为了做而做,动力不会长久;如果看到目标之外的更多意义,动力就会完全不同。比如,当我们知道运动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健脑,保持身材,鼓励家人一起参与增进感情,那么就会多一份持续下去的理由。
最后,体验当下愉悦。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感觉到自己牺牲了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不容易坚持。比如,早起是在牺牲温暖的被窝,阅读是在牺牲手机娱乐的轻松,锻炼是在牺牲舒适慵懒的时间。要换一个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早起是让自己享受一次宁静的世界,阅读是和高手作者的亲密链接,锻炼可以让自己充满活力。
【where】
“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的坚持方法可以运用到培养好习惯的行动中。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五个有利于自我成长并值得长期坚持的习惯,分别是:早起、阅读、写作、冥想、锻炼。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愿意长期坚持的习惯开始培养。其中,早起可以和其他四个行动配合起来完成。比如早起运动,早起阅读。
A1-激活经验
我从初中开始坚持写随笔至今已经20多年了。回想自己为什么会坚持那么久?对照看清目标机制;注入长久动力;体验当下愉悦这三点,自我剖析一下。
A2-催化应用
刚才,在自我介绍的部分,我讲到了去年遇到了“语音写作”这个记录新工具。目前,我只坚持了一年,不能算长期主义。那么,接下去对比长期主义三要素写个行动计划,争取把“语音写作”也坚持个50年。欧耶!
1.看清目标机制。我希望通过“语音写作”这个工具来实现记录生活的目的。相较于纸笔记录,语写的效率会更高。计划每天花1个小时至少记录1万字,记录内容围绕工作、生活展开。
2.注入长久动力。“语音写作”每天输出的过程中除了记录之外,还可帮助我整理思路,提升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平复自己的情绪,减少刷手机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计划每天记录1万字的内容包含:对工作的反思复盘;写成就事件;做感恩练习;记录情绪起伏,分析为什么会有情绪波动,下次再遇到此类事情会怎么处理等等。
3.体验当下愉悦。每周复盘,根据"语音写作”APP反馈,分析语速是否一直在提升,口头禅和语气词的频率是否在降低,表达是否更加流畅,完成1万字的时间是否在缩短。
明确了以上长期主义的三要素,我想“语音写作”这个工具会陪伴我很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