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周东旭,三个标签简介
金融保险业 18年;微峰法务衡阳分公司法佑运营中心合伙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中级调解员。
2025年5月,结缘拆书帮,将开启我的中年新征程。
【拆书与拆书帮介绍】
1、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个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
(1)愿景与使命: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和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力,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2)组织形式:拆书帮俱乐部。目前拆书帮在全球共有58家正式分舵,定期举办拆书活动。
2、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分类:个人学习的拆书法、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简要介绍长沙麓山分舵:2017年 7 月 11 日正式成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苦恼团队协作难、推进项目乏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横向领导力》,此书可教我们无职权也能引领他人,提升团队效率。学会书中的方法,让咱们成为职场隐形“领袖”。
R原文引导:
下面我把原书片段发给大家,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片段,看完之后,请大家在留言框回复666。
【片段来源】: 《横向领导力》
【页码】: P23
【主题】: 解决方案:采取横向领导方式,以避免直接告诉他人如何工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R原文片段:
如果你向别人指派工作任务时常常无法得到配合,你应该做什么呢? 从本质上说,横向领导方法是请求同事与你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单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扭转局势。不要妄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你应该努力改善团队共同工作的流程。你要让你的团队养成习惯,每个人都要努力改善合作方式。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整个群体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大家会共同把工作做好。简单地说你并不需要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改善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想影响同事的行为,你不能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必须以平等的身份把你的信息、分析、思想和建议提出来。你们是在对未来的合作方式进行非正式“协商”。既然是协商,你提出的建议就必须接受大家的检查。告诉别人应该做什么与邀请别人参与决策两者可是天壤之别。你所说的话既不能是命令、指挥、要求,也不能是对是非对错的明确判断。此外,你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应该非常具体,便于进行清且易于操作的实践,以引起大家的兴趣。
如果人们认为这种改变能让他们有所收获,那么他们更愿意帮助你改变你们的合作方式。当然,如果你们的做法能够有所改善,最终所有人都会受益。除此之外,假如你的同事参与到改善工作方式的决策中,那么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有所收获。你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以引起他们对这件事的兴趣,就像汤姆、索亚让朋友们粉刷围墙那样。不管汤姆是欺骗了朋友们还是满足了朋友们做事的兴趣,你都不应该对同事耍花招。改善合作方式显然比刷墙更有意义。为避免直接向同事分派任务常常引起的负面反应,你应该采取一些特别的做法如提出问题,提供建议,或者用实际行动做出示范。
【What】:横向领导是一种无需职权的影响力模式,核心是通过平等身份与同事共同协商,聚焦改善团队合作流程,而非直接命令或解决单个问题。它强调以“共探”代替“指令”,让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协作方式的优化,从而激发内生动力。
【Why】: 1.避免命令式沟通的负面影响:直接指派任务易引发抵触,破坏合作氛围。
2.提升团队可持续效率:优化协作流程能从根本上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比单次解决问题更长效。
3.激发成员主动性:让同事参与决策,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兴趣,形成“众人拾柴”的合力。
【How】: 1.以平等姿态沟通:放下“高人一等”的架子,用“建议”“提问”代替“命令”“要求”,例如不说“你应该这样做”,而说“我们试试这种方法,你觉得如何?”
2.聚焦流程改善:不纠结于单个问题的答案,而是梳理合作中的关键环节(如分工)。
3.让伙伴受益:通过沟通协作,让参与的同事在其中都有所收获,或物资、或荣誉、或成长等方面。
【Where】:适用于无明确上下级关系的团队协作。例如:跨部门项目、平级同事合作、临时小组任务等场景中,当需要推动他人配合但缺乏职权时,横向领导能有效减少抵触,提升合作效率。
【分享A1便签】
去年年底,部门要做年度客户满意度调研的总结汇报,我是项目统筹,肖同事负责整理200+份原始问卷的数据。距离汇报只剩3天,我催他要初稿时,点开他发来的Excel,发现数据只是简单按问卷提交时间排序,同一个客户的多次反馈散落在不同行,产品满意度、服务满意度等维度混在一起,连基础的筛选功能都没法用。
我当时正被其他部门催着要交叉数据,有点急躁,直接在工作群@他:“肖哥,你这数据整理得太乱了,根本没法用啊!必须按‘产品类型+客户等级+时间’重新分类,今天下班前给我新版本。” 消息发出去后,肖哥隔了半小时才回了个“好”。 当天傍晚他确实交了新表,分类逻辑是按我说的来,但我核对时发现,部分客户等级标错了(比如把“VIP”写成“普通”),甚至有两行数据完全重复——明显是赶工应付。
汇报前一天,我想和他确认几个异常数据来源,他要么说“记不清了”,要么说“当时录入时没注意”,态度很冷淡。最后汇报时,因为一组数据的疏漏,被领导指出“基础工作不扎实”,肖哥全程没帮我解释一句,会后还跟其他同事吐槽“有些人就喜欢瞎指挥,好像就他懂行”。
现在想来,那次冲突的根源就是我的沟通方式太“上位”。主要体现在三点:
1.沟通姿态不平等:用“必须”、“根本没法用”等否定性语言,把自己放在“评判者”位置,让他感受到被指责而非被协助;
2.改善流程提效率:没意识到肖哥并非故意敷衍,而可能是对数据整理的标准不清晰,增加了他的执行难度。在承接项目时,项目负责人应明确目标,拟定项目推进时间线,在项目推进中,可围绕目标完善流程并适时跟进,提高实效。
3.这样做会受益?在项目合作中,应该有意识的聚焦“我们的事”离不开每一个同事的通力合作,让参与的同事在子项目中有成长的收获感,在执行中要及时肯定、点赞积极的行为,在项目汇报时对贡献突出的子项目负责人要有表扬。
【分享A2便签】
【目标】(3个月内):
在跨同事协作中,用横向领导的沟通方式处理问题,让对方主动参与解决方案设计,最大程度上让每个同事都参与进来。
【行动】
1.以平等的姿态来做沟通:如下次再遇到数据整理问题,先私下找对方:“肖哥,这次咱们要给领导展示不同产品的满意度变化,我看你整理的数据里有很多跨产品的客户反馈(描述事实),如果分散着看,可能很难总结趋势(说明影响)。你平时和客户沟通多,对他们的关注点更敏感,如果按‘产品A/B/C+满意度维度’分类,或许有利于后续分析?你有更顺手的整理方式吗?”
2.改善流程有序推进:围绕目标,以终为始,按流程积极推进。事前,有启动会、分工会,定人、定时、定责、定标、定方案;事中,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有阶段检视会,鼓励子项目负责人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对进度慢的适时帮扶。
3.引导参与者获得价值感:事前,说明项目价值,肯定项目的推进需要每个同事的力量;事中,对领先的、做的好的人要及时肯定;事后,有总结复盘,表扬突出贡献者。通过这几步,让参与的同事感受到尊重,把“我的任务”变成“我们的目标”,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参与”。
【结束语】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横向领导力》节选部分,有助于我们提升团队沟通实效、提升职场影响力,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翻开原书。
感谢各位的聆听,演示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