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Step1:学习目标 1分钟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体验到用正确的爱的语言对家庭.朋友.同事.亲子所产生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可以让关系更和睦。
Step2:图书介绍1-2分钟
我叫胡玲,是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音乐和Diy爱好者。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爱的五种语言>>。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盖瑞.查普曼博士。本书自1992年出版以来,持续出现在<<出版周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并数次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英文版销售已经累计突破500万册。本书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讲述了关于爱的五种语言: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书中的方法实用性很强,操作简单,充满趣味性。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你是否经历过你最爱的人,在情绪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对你大喊大叫.或者经常性地指责你的不满?这本书可以更
Step3:[R]阅读原文拆页(打印人手一份)2分钟
无论婚前的夫妇们有多么相爱,婚后总避免不了争吵和相互批判。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之间对于爱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爱的目的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为了你所爱之人的福祉去做些什么,无论如何,这是事实,当我们听到肯定的言词时,我们就会被激励,愿意回报。
马克吐温说:"一句称赞的话,可以让我活两个月."许多夫妇从不知道以言语彼此肯定具有惊人的力量。肯定的言词方式:1.鼓励的话语.给予口头的赞赏,是向你配偶表达言词的一种方式。例如"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我能理解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用同理心,而且是从配偶的观点去看这个世界。2.仁慈的话语。爱是仁慈的,我们以语言传达爱,必须用仁慈的话;这跟我们说话的方式有关。如:"今天晚上我很乐意洗碗。"也可以用仁慈的方式分享伤心,甚至怒气。如:"今天,你没有提出要帮助我,我觉得失望,伤心。"3.谦和的话语,爱是提出请求爱的目的不是得到你想要的。如:"这个周末你有时间打扫下厨房吗?"
4.其他肯定的方言.肯定的言词是五种爱的语言之一,而其中又包含了好多种方言。你也可以试试给予不直接的肯定言辞,就是当你的配偶不在场的时候,说些夸赞他或她的话,最后总有人告诉你的配偶,而且你会得到爱的满分。如:"他是个好父亲,很顾家也很有责任感。他在工作中很有进取心。"
Step4:[I]拆书家讲解引导 2分钟
无论婚前有多么的相爱,婚后如果不懂得婚姻沟通技巧,不懂得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来关注对方,婚姻的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果,对方也总是用指责和讽刺的语言挖苦或打压我们,那么,我们也一定感受不到对方的爱,日积月累,夫妻感情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导致谁也不尊重谁,谁也不愿听谁说。反而,夫妻矛盾日益激化。
用爱的语言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就是:
第一步:保持内心的平静,感受对方的感受。
第二步:用肯定的言词来同理和鼓励对方,具体有四种做法:
1.鼓励的话语:给予口头赞赏,从对方的观点看世界,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发他。
2.仁慈的话语: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3.谦和的话语:提出请求,而非要求。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
4.其他肯定的方言:在对方一些你喜欢的部分,表示口头赞赏。
案例:有一次我参加学习回家比较晚了,因为家住楼层比较高,电梯停电,我手上又拎着东西特别重,我只有打电话请老公下楼来帮我拎东西。已经睡着的他接到电话很不耐烦,电话那头传递着抱怨与愤怒的声音,我保持平静地等他下楼。两分钟不到老公还是下来了,一副不高兴的表情,边接过我手里的东西边抱怨说我回来晚了……我用柔和的语气和肯定的言词对他说:"你看起来很生气,不过还是谢谢你下来帮我拎东西"。接着他就没再说什么了,我感受到了他的情绪,理解他,同理他。如果我当时没有用到肯定的言词,那么,一场口舌之战必定会上演。
Step5:[A1]激活学习者经验 2分钟
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和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孩子使用过指责.抱怨.评判.说教.愤怒……哪几种习惯用语是你常用的沟通方式呢?从而导致了不欢而散的经历?比如说在夫妻.亲子关系中,使用了指责.抱怨的语气等等。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A组学习者小玲:
由于妈妈每天工作很忙,女儿经常抱怨妈妈没时间陪她,有时会对着妈妈大喊大叫,特别恼怒,还说:"现在你不花点时间陪我,以后你会后悔的…",妈妈听了,特别生气地说:"还不是为了你,不忙工作哪里有经济来源…",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Step6:[A+]反思加工 7-9分钟
刚才大家反思了过去的不当做法,今后在遇到相同的情形,你会如何利用所学的肯定的言词去赞赏他,如何用柔和的回复使对方怒气消退?如何提出请求以表达你的愿望?来处理好与家人.同事.朋友.亲子间的关系呢?请各位分组讨论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A组学习者小玲:
下次碰到女儿有情绪,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柔和的话语回复女儿,请求女儿的理解。和女儿商量,愿意花时间给女儿做她喜欢的早餐。平时多关心女儿,告诉女儿"很爱她",用语言和行动来鼓励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