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福格行为模型》 所属活动: 拆书过级0717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有效改变行为困境,用福格行为模型培养好习惯

开场:

【开场】2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王兰宝,安徽人,现在在西安。用3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设计师、大学校外导师、践行终身成长的创业者

我完成过30多个设计项目,曾在10余所大学做演讲,付费学员3500+,竞赛获奖千余份。连续创业8年,21年~23年 连续三年所带团队营收超百万。

今天我要进行TF2-2的过级,主题是:有效改变行为困境,用福格行为模型培养好习惯

【学习目标】

学习者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理解福格行为模型的三个要素,能够在现场对之前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和复盘是哪个要素导致的失败。对自己想要养成的一个习惯,在现场有能力进行规划和尝试应用。

【分组】

今天的学习是线上,步进行分组,所有学习者合为一组。

开始之前我先对这本书做一个介绍。

【图书介绍】2分钟

【F 特征】

《福格行为模型》是由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福格博士所著,主要讲述了将复杂的人类行为,拆解为三个可量化、可调控的要素。即 “行为 = 动机 × 能力 × 提示”(B=MAP)的简化公式。

【A 优势】

这本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理论,传统观点认为 “做不到是因为不够自律”,心理学书籍教授我们强调 “提高动机”,增加心理方面的暗示。

而这本书认为 “行为失败多因能力不足或提示的缺失”,它提供更客观的归因角度。它拥有大量来自实验室与真实场景的案例。聚焦 “如何让行为 容易发生”。

其次的区别在于,这本书的可操作性强,无论你在个人习惯养成、家庭教育,还是商业设计,都有可遵循的路径。

【B 利益】

【B1本书】

帮你轻松实现行为改变,提升生活质量。

对个人来说,想告别 “三分钟热度”,通过 “微习惯” 逐步建立持续行动的信心,减少自我否定。对关系维护,学会用 “提示设计” 影响他人行为,减少说教与冲突,提升沟通效率。

这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书,适合所有希望告别拖延、提升行动力的人。

【B2拆页】

对目标实现,将宏大计划拆解为 “能力范围内 + 有明确提示”的小步骤,让 “成长、减肥、考证、副业、育儿” 等长期目标不再遥不可及,最终实现自我效能的提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拆页】3分钟

这里我选取了两个页面的拆页,原文在45-46页,现在大家花3分钟时间,先进行阅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10分钟

【WHAT】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福格行为模型”,是能有效培养我们养成一个习惯,或培养一个爱好的工具。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行为想要成功完整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动机、能力、提示。

当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且满足的时候,行为结果就会必然发生。

很多人想减少熬夜却在床上刷手机到凌晨,想戒掉零食却在追剧时忍不住拆开包装,想早起却总被“再睡5分钟”打败,想学习新技能,却总被短视频推送吸引注意力。

也许你也苦恼过,做出某个行为或者想养成一个好习惯时,会难以坚持。那今天的分享,也许会找到方法,遇到行为改变困境时,知道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我们。

【WHY】

人们在做某事成功时,会进行大脑复盘,通常把成功的行为,归结于某种品质,比如你很有耐心,你能坚持,你有一个聪明的大脑等。倘若失败可能会被揭露,你还不够努力,你太马虎,你太心急等 和失败有关的字眼。

学习福格行为模型,我们就能分析具体行为的产生原因,而不会再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错误的原因(比如性格缺陷或不够自律)。也可以用这个模型设计出一套能促使自己或他人改变行为的方案。理解福格行为模型后,我们便能明辨:所谓行为的发生,是心理、技能、客观条件共同推进的,它是一种规律的存在。

如果?

如果不做任何改变,可能会在一次次的行为改变困境中不断焦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太心急、不够自律等,长久下来对自我的否定,会引发更多畏难心态,甚至心理问题。

【反例】

有个反例。

我的十六型人格是enfp,作为一个P型人格,是很难为每天做一个计划的。就比如一个月前,我想向J人(计划型人格)学习,对未来一年做一份计划。但经常以失败告终,有时候失败因为忙碌一天完了就给忘记了,有时候定了目标,但是实际一直在变,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我就很痛苦,一度怀疑:做规划真的有什么用吗?做计划的人,是不是都在装着很快乐的完成自己的计划!

尤其当我知道了人格特性后,我就越确信,P型人格根本不适合做计划。所以也就放弃了做计划的这个习惯的养成。

【HOW】

看完《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后,我发现书,养成一个健康的习惯,或者行为改变需要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且满足的时候,结果才会发生,才会有效。

所以,当我们想让某个行为成功的发生,如做某件事或养成一个习惯,你便可以尝试一下从三个要素出发,做三个步骤:

第一步:辩动机。

第二步:估能力。

第三步:寻提示。

1、分辨一下做出某个行为时,心里动机够不够强,动机也是做出行为的欲望,强动机是行为发生器。

2、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对能力进行合理判断。比如,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的人想要取得很好的名次,大概率能力是不足的!如果能力不足,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下难度,这样可实现程度就变高了。

3、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可以是客观的外部环境,比如一个想要减肥的人,不仅可以在周围环境中,张贴肥胖症带来的危害便签,还可以张贴健康带来的好处。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失败的可能。

【反例纠正】

根据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我对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做了一次复盘思考。之所以失败,是动机不足吗,能力不够吗?还是没有提示呢?

突然发现动机是够的。

计划能力也是有的,但仍需提高规划的能力,或者我降低难度,一年的规划似乎对我来说有难度,那我规划一天,是不是也可以呢?好像行得通。

然后就是“提示”这一要素,我发现规划完了,那些计划就躺在纸上,下次在看到了已经几个月过去了。于是我就思考,怎么能每天看到我制定的计划呢?

最终我找到了每天都会看手机,能不能在手机解锁瞬间就能看到今天做了什么,还没做什么。结合一个名为“todo清单”的app,忽然发现我已经坚持快10天了,我无比开心,好像通过福格行为模型,作为一个大P人,也能向计划性人格一样,拥有一点计划的能力了,养成了一个能为自己计划的好习惯。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也许我对一年甚至十年的规划,都可以游刃有余!

这是我使用福格行为模型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大家可能会问:我知道了这个模型,有哪些实践场景可以使用它呢?

【WHERE】

这个模型一般来说应用于需要思考的、想做出改变的、较为复杂的场景,比如你想养成一个习惯或习得一项能力,如冥想、游泳、跳舞、书法等。

但基本的生理行为,诸如吃饭、喝水、自由呼吸不适用,也没有意义。

【预防异议】

有小伙伴可能觉得,想事情本身都都要命,还要想这三个要素,这么做太麻烦了。我想说的是,当某些事你比较确信完成,无需每次都要使用它。但当你遇到模糊点的时候,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妨使用一下这个模型,毕竟思考这件事不会有太多金钱、物质上的极大浪费,总之一些事花一些时间思考清晰再去做,是值得的!而且作为一个工具,它的存在的意义在于,迷惑的时候,多了一条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10分钟

【A2分步催化1】拆书家提问设计-1.5分钟

这个思维模型想百遍,不如实战一遍,大家说出一个近期想要养成的好习惯。今天既然来了,不妨就把这个思维带回去,甚至能掌握它!

今天是线上分享,大家在3分钟内在公屏,聊一聊想要养成的/想要摆脱的习惯,有2名成员分享了完整的案例后,我们挑选一位代表,分享一下,并预判不做出变化,坏习惯的走向是持续不变、变差、还是向好?

想一想!经常熬夜、想早起却起不来、经常拖延、做事三分钟热度、容易放弃、饮食不规律、做事纠结、控制欲强、做一个新业务、新抉择……你在工作或生活中,会设计哪些情境呢?

【A2分步催化1】学习者案例-3.5分钟

好时间到!有没有同学,想分享一个自己想要改变的习惯呢?

学习者:柴静

那我分享一个。我想要培养的技能力就是书法,我前年的时候,想写毛笔字。就买了一些文房四宝就想要练一练,每周想起来练个两三次,也坚持了一个多月,然后去就这个事就给搁浅下来了。

然后去年又怀孕,今年生完宝宝,就突然有一次去我们老师那个工作室,他正在那个写毛笔字。我就跟他一起在那写了两下,然后我就又突然想学学习写毛笔字。

这个月我就又开始练习写毛笔字,把我之前的那些买的那些字帖,然后临摹的那些工具都找出来。这个事应该又有一个月了,我大概练了有个四五次,我想怎么能养成一个,每天都能写一篇毛笔字的习惯。

这是我想要养成的一个习惯。

谢谢柴静的分享,你分享的这个习惯确实很有代表性!

【A2分步催化2】拆书家提问设计-1.5分钟

那面对想要做出改变的情境或习惯,有哪些要素(动机、能力、提示)是可以进行升级呢?以指导和促成向好的行为发生。

现在和我一起构想一下,明天一早到工作岗位上,接了杯水,准备开始今天一天的工作。想起今天的拆书,可以停顿一下问问自己,哪些事可以和以往有不同的做法呢?如何做能把把这个习惯进行强化呢?

不妨一起构想出来,现场制定一个目标和行动计划!

思考一分钟,稍后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他是如何使用福格行为模型的。

【A2分步催化2】学习者案例-3.5分钟

好时间到!有没有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应用的?

在动机、能力、提示三个要素中,你是通过制定目标,规划步骤,强化某个习惯的养成呢?

请annie来聊一聊吧。

那我分享一下,你把那个页面打回来可以吗?

好,第一个是变动机,第二个是估能力,第三个是寻提示,我想分享的就是,近期肩颈就是非常不舒服。可能加班工作,可能吹空调,喝冷饮。

有一次加班到10:30感觉我出来的时候,整个脖子和肩颈都是麻的麻木的那种感觉,回到家缓了半天没缓过来。我就想到了之前我也是这种肩颈很不舒服的时候,去上瑜伽课,然后就想养成一个每天练习瑜伽的习惯。肩颈就没有再犯过,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练习,就想把练习瑜伽的这个习惯给他培养起来。

从动机角度,因为我的身体出现了不适感,所以我的动机是挺强的,我想去改变我的身体。

那估能力方面,可能时间上要去合理分配,再一个就是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这两个我觉得是 ok 的。

最后是寻提示,就是我又想到了朋友,里面有一个是瑜伽教练。我跟他关系很好,想让她作为一种提示,跟他说每天发一段练习作为监督。最近就时间还比较充裕,把这个练习锻炼起来。

这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谢谢annie的分享。

【结语】1分钟

通过你的讲述,比较清晰的理解了福格行为模型的三个核心要素。再次谢谢annie的细致且精彩的分享,看来今天的感悟还是很深刻的!期待你的改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福格行为模型”。明白了一个行为的发生,一个习惯成功的改变,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动机、能力、提示。下次当我们遇到行为改变困境时,都可以尝试用福格行为模型。

感谢今天的聆听,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