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即时满足:让人嗨起来的动机心理学》 所属活动: 2025年7月19日下午练级场(杨家湾)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巧妙运用动机心理学

开场:

开场(1分钟)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胡英。

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就是:前组织长老,现会员发展长老,以及在拆书帮待了8年的老伙伴,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在拆书帮这几年,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人生大事。经历职业赛道转换、组建家庭、搭建个人成长系统。

我能重新启动拆书,也跟我今天带来的书有关。拆为己用,在带拆的过程中,践行书中的方法论,成为更好自己。

分组(10秒)

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现场学习者分为2组。

一、学习目标(1分钟)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今天学习后,面对某些行动上的困扰时,可以使用(行为)主动制造”健康棉花糖”的方法,设计出一套推动目标实现的行动步骤(澄清),从而能让自己动起来(界定)。

二、场景法介绍图书:(2分钟)

正式开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

【场景】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下决定开始减肥,结果没坚持多久没停止了;制定了完美的运动计划,但坚持了几天就放弃了;想认真执行存钱计划,却在某天突然买了一部新手机,计划就告吹了;发誓要把烟给戒了,可是又不自觉的点起了烟...

【提问】这种经历是不是很熟悉,当我们学习新技能、培养新习惯...每一次都满怀希望开始,却总以失败告终。遇到这类情形,你轻言放弃,还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呢?

【影响】如果对自己做出改变的能力丧失信心,会对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它会削弱行动力,限制自身发展,影响情绪,最终让你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泥潭。

【解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即时满足-让人嗨起来的动机心理学》这本书。本书讲解了不同类型/的心理动机/和心理学工具,能帮你找回生活中被忽略的潜在能量。

我今天带来的拆页片段,是通过转换大脑的念头,制定动机计划,主动制造对行动有益的健康棉花糖,训练大脑持续能生出行动力,从而带来改变,实现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三、【R】阅读片断(1分钟)

在正式讲解之前,先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花一分钟的时间做个简短的测试,看看大家平时对动机的执行情况

下面6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然后将自己的得分加起来。

下面描述的情形,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


【I】解释自测题

好的,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完自测题了。

请总分在25分以上的朋友举下手。评分在25分以上,可能你正处于对改变难以做到的困扰中,经常出现这类情况,会陷入自我内耗,损伤精力。相信今天的学习能给你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9-25分之间的朋友,你可以通过今天的动机课学习,再将行动力提升一些。

8分以下的朋友,说明你是一位相对优秀的策略型执行者,也可以给我们有困扰的伙伴一些指导。

三、阅读片断(1分钟)

好的,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我挑选的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

罗伯特的目标是健身塑形,但他能想到一长串开始锻炼的传统理由,例如:不锻炼可能会生病,想塑形,想为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

但问题是,所有这些罗伯特应该去健身房的原因都不足以激励他穿上运动鞋,关闭正在观看的电视剧。几天后,那些合理的“为什么”所带来的动机消失了,他不得不重新为锻炼找一个合理的动机。

此时,传统动机会促使罗伯特与开始锻炼的原因重新连接并紧紧依靠它,但他却只能看到了一颗巨大的“我不能锻炼”棉花糖。原始大脑想要吃了它,他只能竭尽所能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抵抗,最终却还是放弃了目标。

下面来看看罗伯特掌握了棉花糖以后,如何实现同样的目标。

首先,罗伯特可以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目标,并且堆叠棉花糖。假设你的目标是健身。如果你喜欢自己目前做的某项锻炼,那么找到健康的棉花糖就不是难事了。比如,你不喜欢跑步那就不要跑;如果你喜欢走路,就去走路;或者喜欢游泳,那就去游泳。罗伯特选择走路,因为可以把这项运动纳入早晨的通勤例程,也可以边走边听播客

罗伯特得到的指令是让新的棉花糖去关注当下的感受,因为原始大脑想要的永远都是即时满足。同时,他还可以在实际执行目标任务时,将自己体验到的好处(棉花糖)列举出来。

一号棉花糖:运动后,我发现自己更有能量

二号棉花糖:坚持走路后,我发现自己的身材变好了

三号棉花糖:我喜欢被新鲜的空气包围

四号棉花糖:我可以在运动的同时学习并拓展思路。

就这样,罗伯特的运动目标变得完全不同。转换棉花糖令动机游戏彻底改变。他不必再找到钢铁般的意志力去抵抗“我不能跑步”棉花糖,只要通过变换棉花糖来改变自己的关注点,同时训练自己的大脑去获取新的健康的棉花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四、拆书家带领(4分钟)

好的,我看到大部份学习者都已经看完了,没有看完呢也不要紧,我会带领大家一起分析下这个片段

【what】

这里是通过一个案例,讲了当人们有一个想要实现的目标,如果没有持续的正向棉花糖激励时,行动过程中放弃了。但如果有学会转换棉花糖,转换自己的关注点,让大脑主动选择健康行为,而非强迫自己坚持。

简单介绍下这里的“棉花糖”概念。棉花糖可以理解为【诱惑】,大脑里会产生有阻碍行动的“诱惑”,也会有促动行动的“诱惑”,我们把能促进行动的诱惑定为“健康棉花糖”。

【学习者互动】

在文中案例中,

不健康的棉花糖是什么呢?大家看看原文,是【我不能锻炼】

健康的棉花糖:【运动后有能量了】、【走路后身材变好了】、【新鲜空气很棒】、【可以边运动边学习】

【why】

大脑在最初产生的念头,能激发人开启任务。但新鲜感褪去,原始力量消失,不健康棉花糖,比如“我不能”、“我累了”、“我明天再做吧”出现,大脑的本能会在意志力消退时,轻易吃下这些“不健康棉花糖”,然后放弃目标。

与其让原始大脑决定它看到是健康的有利于行动的棉花糖,还是不健康的,需要消耗意志力抵抗的棉花糖,不如一开始就将目标设计一套棉花糖游戏,这样大脑能被持续满足着,不知不觉就能持续行动下去。

【学习者互动】

大家看案例中罗伯特如何解决锻炼问题?他做了三件事:

分别是什么呢?

首先,他替换让他觉得痛苦的运动形式,他不喜欢跑步,所以选择了什么?(用散步替代跑步)

其次,跟关联行为绑定,每天都要通勤,通勤的时候就选择走路,还可以边走路边听播客,强化连锁事件,走路也更有意义。

第三,是强化美好的感觉,比如他会记录能量状态,看到身材变化,这是正向反馈。

所以,从案例中可以看到:

提炼出一套可迁移的“替换-绑定-强化”三步法。

同样是运动目标,变换一下形式,就可以开心愉悦做下去。

【How:具体步骤】

第一步:替换:把“痛苦目标”变成“愉悦体验”(如用散步代替跑步)

第二步:绑定:将新习惯嵌入到现有日程(如“当通勤时就散步”)

第三步:强化:放大完成后的满足感

立即记录或庆祝小胜利(打个勾/给自己点赞)

这个方法通过游戏化的策略方式,能帮助我们关注有利于目标执行的积极感受,不断获得正向反馈,越干越上瘾。

【例子】

我自己实操的例子。每天吃完晚饭后,我都会习惯性坐到沙发上刷短视频,原本只想看10分钟,但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晚上什么都做不了,到临睡前懊恼万分。我不希望晚上刷小视频,我想利用晚上的时间搞学习。

当我读到书中案例后,实操了这套【制造健康棉花糖】的方法:

第一步,替换不健康棉花糖。

我用看“5分钟脱口秀”音频,翻看美食菜谱代替吃完饭想放松一下的需求

第二步,绑定。建立“搞学习的棉花糖”机制

一旦我拿起手机点开视频号时,就开始在手机上列学习任务清单

先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再刷一个视频

第三步,强化反馈。设置即时反馈系统

每学习25分钟,允许看1条收藏的高质量视频。完成任务后,在日历上贴个彩色贴纸

坚持3天达标,就奖励吃一根雪糕

在使用“转换棉花糖”游戏中,我发现这不是强行戒断,而是让学习像刷视频一样带来即时愉悦。从"必须学习"变成"学习能让我更快乐地玩"。

【预防异议】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有的伙伴找不到有效的“健康棉花糖”替代品,比如试用过听书替代刷视频,但依然觉得很无聊。这个时候不也不要着急,你可以认真想一想真实需求是什么,针对每项需求寻找3条替代方案测试,生活就像一场实验,多去观察体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五、【A3】促动参与(10分钟)

好的,通过刚刚的拆页学习,下面请大家做一个演练实操下,内化这个方法。

(场景事件)

已处于中年发福的小华,一直想培养运动的习惯,他很羡慕每天晨起跑步的小陈,奈何每天晚上意气风发,但第二天闹钟响起时,动机全部消失无踪。他很苦恼,于是找小陈求助。

(角色扮演):现在我们来分组演练。小组内分别选一名扮演小华,一名扮演小陈。给大家5分钟时间,就刚才学到的转换健康棉花糖的方法,小陈带着小华制定开始运动起来的行动计划,比如,将“痛苦的晨跑”转换为“充满诱惑的晨间仪式”。

讨论完成后,请2位朋友现场演练。

(学习者演练)现在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情景演练,时间是4分钟。

小华:陈啊,你看我越来越胖啦,我好想跟着你一起晨跑呀,可是我早上起不来呢

小陈:你真的想晨跑吗?

小华:呃,我也不是必须要早晨跑步,我就是想让自己先动起来

小陈:你这个想法蛮对的。你先让自己能起来,除了跑步,你还可以做啥

小华:或许我可以先早起在小区散步。对,早上空气清晰,散步也很舒服,或许过一段时间,也可以跑一跑了

小陈:你每天几点能起来呀

小华:我6点可以起来,但起来就忙着搞孩子了,也没想着出门

小陈:你想想可以把什么事跟出门放一起

小华:哦,我可以先出门给孩子买早餐,我可以先在小区转一圈,再买早餐。就可以借买早餐来实际早上散步想法了

小陈:嗯,你这个安排蛮好的。买早餐,完成散步,这样你肯定可以坚持下去

小华:是的呢,我还可以一边散步,一边看看沿途的花花草草,拍拍早上的太阳,然后发朋友圈,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哇,想想就美

小华:我还可以分享到老公和孩子一起的家庭群里,让他们看到妈妈的好状态,这样我也会越干越起劲

小陈:在这棒啦,你可以能坚持下去的。

六、【A2催化应用】(1分钟)

小伙伴们讲的都非常棒,拆为己用是拆书帮学习的秘笈。所以这里要给大家布置个小作业,今天回去后,大家找一件自己想做但一直难以启动的事情,运用今天学到的设计“健康棉花糖”的方法,制定一套可促使自己行动起来的策略,可以跟身边的朋友分享你的实施步骤。

接下来一周,把你应用“制造健康棉花糖”改变旧习惯的执行情况发到咱们的学习群里,让大家见证彼此的改变。

A2【学习者案例记录】

Mok 同学回家实操了“拥有一个掌控感”的早晨

1. 替换:把痛苦目标替换成愉悦目标

把早上出门散步替换为起床后不刷手机,让自己内心平和稳定

2.绑定:把新习惯嵌入到新日程

听到闹钟响后,舒缓10分钟就起床洗漱吃早餐

3.强化:放大完成后的满足感

为了庆祝早间没有刷手机,用视频原创了阅读的内容

对于早上有了掌控感,同时有不同的输出方式,很开心。

七、结语

结束语: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

希望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制造健康棉花糖”的工具,能让大家都能提升“一切随心,万事胜意”的心理自决力。

PS:如果大家对动机心理自我引导有兴趣,我邀请伙伴加入我的【动机小组】,一起践行“嗨起来动机心理学”,参与者可以选择一件自己想做但一直难以启动的事情,实验书中的28天动机大师课,一起见证改变。

如果有兴趣可以单独加我微信联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