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我叫沐恩。一个符合能量学,易学,以及我的喜好的名字。
我的3个标签是:
(1)我是一位情商训练师,我可以用体系帮助大家提升情商能力,也就是社会情感能力。
(2)我是一名热爱分享和输出的学习者。有缘接触了拆书帮,感觉增加了一个可以分享和帮助更多人的能力,特别感恩。
(3)我是一位有生命能量的妈妈。我主张用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力养育才是最高级的养育方式。
【学习目标】
在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面对不中听的话的时候,能够将注意力从“评判”转向“感受和需求”上,以更平和的方式回应冲突,而不是用对抗的方式来处理。
【分组】
我们今天现场会有讨论分享环节,首先我们对现场进行分组:我的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
【图书介绍】2分钟
【F 特征】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的实用书籍,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这本书融汇了他50多年的实践经验。
【A 优势】
这本书是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一。因为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引起了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非暴力沟通培训的风潮。这本书与其它沟通类书籍相比,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可读性特别强,简单易学,方法操作性强,案例生动容易理解。它不仅是一套沟通技巧,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如何用爱和理解去倾听他人,用非暴力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B 利益】
【B1本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课题,而沟通是人际关系最大的枢纽。本书通过化解冲突,改善关系,提升觉察力等方式,赋能行动,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化解人际关系压力,让我们感受更多的平和和幸福。
【B2拆页】
听到不中听的话,不想破坏关系但又控制不住抱怨和愤怒的情绪?那这次的拆页给到了你更多的方法,可以在不破坏关系的情况下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仅流淌了自己,还让沟通对方也get到了你的需求,双赢。(其实孩子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适用)
《非暴力沟通》--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P48-49页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请注意以下例句表达失望的方式有何不同。
例1: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例2:
甲:他们取消了合同让我很不高兴。
乙: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对自己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这个例子中,甲认为,他人的行为使她不高兴;而乙认识到,她的观点使她不愉快。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还鼓励乙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她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例如,乙可以这样表达她的愿望:“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想重新聘用我们在去年解聘的员工。”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WHAT】
当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除了习惯性的攻击自己或者指责别人,这个拆页告诉我们还有更好的对话选择方式来面对这些不好听的话,还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希望)……”这个句式, 来发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更清晰地解决这个不中听的话带来的情绪困扰。
【WHY】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选择了情绪发泄之后,发现并没有真正的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却停滞在了不愉快当中,被持续影响着。因此我们要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否则会总是出现冲突,。对自己和对关系都是破坏性的。
【HOW】细化步骤
1、理清事实。理清事情的客观结果,并描述出来,而非评价出来。比如我看到你一个小时写了五个字,而不是说你到底在干什么,一小时就写了五个字?这句话里的“就”字就是评价了,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对抗情绪。
2、表达感受。表达面对这个结果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看到你一小时写了五个字,我觉得很着急,很生气。而不是说:真是烦死人了,写个作业怎么那么让人烦。
3、需求探索。探寻自己感受背后的需求,而非对别人的要求。感受到我的焦虑了,我担心你学习不好,担心你这个习惯会影响你的成长。(高认知的父母可以加一句:我知道我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我可能需要管理一下我的情绪了。)
【案例】
孩子一次测验,考的不太理想。孩子的爸爸一个电话过来,说:“你是不是天天瞎忙没管上孩子?你是不是考虑减少一些工作?”下面开启一段“暴力沟通”:
“你有病吧,不工作喝西北风啊”
“你少在这胡扯,你天天在家躺着也不用喝西北风,就一天给自己找些事儿”
“你那么伟大你管啊,你别工作了你管孩子,我赚钱”
“我能有你会管吗?你不是很厉害会教孩子吗?”
挂了吧。
你看,我要是直接对抗,局面瞬间恶化开始吵架,到最后就不欢而散了,这样的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但当我学习了听到不中听的话可以如何沟通以后,我就可以这么回应:
1、理清事实。描述事实而非评价。我说:“成绩确实有波动,不在我们的期望值里。”
2、表达感受。表达面对这个结果的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我说:“这个成绩我看到了也有些焦虑,有些担心,但听到你这么说我很委屈。”
3、需求探索。探寻自己感受背后的需求,而不是对别人提要求。我说:“我感觉我的努力没有被看见,我是希望被安慰被看到的。”
看,这样沟通之后,孩子的爸爸发现我跟他一样着急,他的焦虑情绪会有所缓解。我表达了需求,虽然他可能在情绪中没办法安慰到我,但他也没有了攻击我的想法。我们会慢慢冷静下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沉浸在情绪中。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关系等较为亲密的关系中。毕竟只有关系不错,才会有不中听的话,无关紧要的人我们也无须在意。
【A3现场演练】场景设计、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们刚刚学习了当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该用的三个步骤。复习一下。1、理清事实。理清事情的客观结果,并描述出来,而非评价出来。2、表达感受。表达面对这个结果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3、需求探索。探寻感受背后的需求,而非对别人的要求。
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因为弟弟要来到我住的城市工作,因此我的妈妈让我带弟弟去找房子,帮助他租一套性价比高的房子。我请了两天假带他逛,但他总想要便宜的,但还想找那种市中心环境好的,因此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房子,但我已经不能再请假了。这时候妈妈知道了,打来电话说:“工作比你弟弟都重要,你就是懒得帮助他,这么点事都弄不好。”
面对这样不中听的话,我们该如何回应呢?现在请大家分小组开始演练。五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组的伙伴来分享一下。
【A3现场演练】学习者案例
核桃扮演“我”,Emma扮演“妈妈”
妈妈:怎么你弟弟去好几天还没找到房子啊,我听说你还不想去给他找了,还要去工作?你工作那么重要,你就不能先帮你弟弟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你作为姐姐你就不能照顾下他吗?当个姐姐那么自私自利。。。这么点事儿都弄不好。
我:首先,这个房子确实还没有找到。我请了两天假,带他看了十套房子,有的他嫌太远了,有的觉得装修破,有的觉得超预算,总而言之看了十套都没看上,也不确定她想要什么样的。第二,我辛苦给他找了两天,你上来就给我此打一顿,我很委屈,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我,好像我什么都没干。我希望我的付出能被看见,希望你心里是有数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事情,你可以了解下情况,看到我的付出,不要上来就指责我。
【回应和反馈】
理清了事实,表达了具体做了什么和结果。
表达了情绪,很委屈。但可以减少些抱怨,否则会只听到抱怨而忽略了情绪。
探索需求,我希望被看到。
非常感谢分享者认真的讨论和分享表达。
【结语】1分钟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今天我们的拆页主题是,听到不中听的话怎么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表达,1、理清事实。理清事情的客观结果,并描述出来,而非评价出来。2、表达感受。表达面对这个结果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3、需求探索。探寻感受背后的需求,而非对别人的要求。
希望大家拆为己用,生活更加平和愉快,谢谢大家。